辛 燕,王婷婷
(乳山市人民醫(yī)院,山東 威海 2645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其高血壓的患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其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的發(fā)生率亦不斷提高,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為心律失常的常見類型,其預后較差,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亦威脅了生命安全,故在臨床中實施早期的診斷尤為重要。心臟彩超診斷可對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的判定提供科學的依據[2],本研究為探討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應用心臟彩超診斷的有效性,回顧性分析收治的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及健康體檢者的心臟彩超診斷結果進行對比,具體報告如下。
選取本院收治的30例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收治時間在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間,將其作為研究組,并選取同期接受心臟彩超診斷的30例健康志愿者作為對照組,具體如下:
研究組-男、女性患者占比各為1 7、1 3例;年齡范圍上限值:7 0歲,下限值3 4歲,年齡平均值(47.49±6.14)歲;病程范圍上限值:15年,下限值1年,病程平均值(8.25±1.63)年;其中合并冠心病15例,肥厚性心肌病6例,擴張型心肌病9例。
對照組-男、女性占比各為16、14例;年齡范圍上限值:72歲,下限值35歲,年齡平均值(48.40±6.30)歲。
對比兩組體檢者的各項資料數據差別較?。≒>0.05)。
兩組體檢者均予以心臟彩超檢測,指導其呈左側臥體位,對胸骨左緣進行探查,并放置探頭至心尖處,設定5 MHz為探頭頻率,對胸骨左緣長軸切面、心尖五腔心切面及心尖四腔心進行觀察,并記錄收縮壓、舒張壓、LVEDD(左室收縮末內徑)、LVM(左室重量)、LIMII(左室重量指數)及LVEF(左室射血分數)等指標。
觀察2組體檢者經心臟彩超診斷的收縮壓、舒張壓、LVEDD、LVM、LIMII及LVEF等指標。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對本次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例(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經心臟彩超診斷的收縮壓、舒張壓、LVEDD、LVM、LIMII及LVEF等指標均較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表1 對比兩組體檢者經心臟彩色超聲診斷的各種指標(±s)
表1 對比兩組體檢者經心臟彩色超聲診斷的各種指標(±s)
注:△與對照組對比,P<0.05
組別 n 收縮壓(mmHg) 舒張壓(mmHg) LVEDD(mm) LVM(g) LIMII(g/m2) LVEF(%)研究組 30 151.36±7.25△ 91.66±4.87△ 52.69±3.52△ 253.47±6.78△ 142.99±4.97△ 71.35±2.02△對照組 30 120.45±7.11 75.36±4.54 48.16±3.22 203.44±7.69 103.43±4.03 65.11±2.52 t 16.67 13.41 5.20 26.73 33.86 10.58 P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高血壓為臨床中常見慢性疾病,常合并心、腎等器質性病變疾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高血壓所致的左室肥厚為常見的合并癥類型,其患高血壓病可導致左心室肥厚[3],然而左心室肥厚所致的心率衰竭使得病情加重,導致惡性循環(huán),危及患者生命。當左心室趨于衰竭亦提示了心臟病變邁向終末階段,如氣短、心悸、咳嗽及勞累為左心衰竭的主要臨床癥狀,在晚間患者易并發(fā)胸悶及呼吸困難等,故在臨床中采取及時、科學的診療手段,為臨床中制定醫(yī)療方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延緩疾病進展的關鍵。
有研究表明,高血壓患者由于血容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亦使得心臟的負擔加重,長久以往導致心臟肥厚,繼而出現心臟擴大,雖部分高血壓患者使用降血壓藥物可促使血壓維持在正常水平,但心臟的重量亦在增加。高血壓患者所出現的左室肥厚的類型亦具有顯著差異,目前認為,導致左室肥厚的發(fā)病機制并非高血壓一種因素,其甲狀腺旁素、甲狀腺素及內皮素異常則均會刺激心肌肥厚的出現,關于超聲心電圖的檢查,主要為對室間隔、左室后壁厚度予以測量,觀察左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室收縮末期內徑等,以此得出左室射血分數,判定左心室肥厚[4]。
冠脈造影為臨床中對高血壓左心室功能肥厚、衰竭診斷的金標準,但其診斷費用較高,且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對患者造成較大的損傷。隨著診斷技術的不斷提高,彩色超聲檢查在高血壓左心室功能肥厚、衰竭診斷中廣泛應用,可對患者的心臟結構進行直觀、動態(tài)的顯示,結合患者的心功能分級情況可將其病情的進展程度有效的反映。本文研究數據顯示,研究組經心臟彩超診斷的收縮壓為(151.36±7.25)mmHg、舒張壓為(91.66±4.87)mmHg、LVEDD為(52.69±3.52)mm、LVM為(253.47±6.78)g、LIMI為(142.99±4.97)g/m2及LVEF為(71.35±2.02)%,均較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對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應用心臟彩超診斷的有效性顯著,亦提示了上述指標可準確反映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的病情變化,對于其左室舒張能力及心肌改變具有明顯的敏感性,可為該疾病的診斷結果提供有力依據。楊黎娜學者[5]在《心臟彩超用于診斷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價值分析》一文中,分別取高血壓左心室肥厚伴心力衰竭的患者,健康體檢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均對其實施心臟彩色超聲診斷,表明了上述指標在健康人群及高血壓左心室肥厚伴心力衰竭具有較高的敏感性,亦提示了經彩色超聲診斷的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對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應用心臟彩超診斷可準確反映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的病情變化,對于其左室舒張能力及心肌改變具有明顯的敏感性,可為該疾病的診斷結果提供有力依據,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實施。
[1]蔡 冬.心臟彩超診斷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價值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7,4(34):6556-6556.
[2]蘭榮慶.心臟彩超在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中的臨床診斷價值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7,24(12):116-118.
[3]L?nnebakken M T,Izzo R,Mancusi C, et al.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Regression During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in an Outpatient Clinic (the Campania Salute Network):[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17,6(3):e004152.
[4]紀建新.心臟彩超診斷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價值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1):83-84.
[5]楊黎娜.心臟彩超用于診斷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價值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2):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