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亞
臨睡前被一組廣告戳中了內(nèi)心。
一個留學美國的男孩,第一次融入美國氛圍,大家約在他家來一場全球美食饕餮。外國朋友們都表示正在趕來的路上,并攜帶了本國的代表美食。男孩慌了,向國內(nèi)的媽媽求助一道最簡單的菜——“媽,我問你,番茄炒蛋是先放番茄還是先放雞蛋?”
語音遠程教程并不順利,男孩很生氣:“媽,你這是說的什么?你這不行??!”在男孩一籌莫展之際,媽媽發(fā)來了視頻教程……果然,番茄炒蛋備受歡迎。在外國朋友問到時差時,男孩才想到,中國和美國的時差是12個小時。
鏡頭切到凌晨的中國4點20分。因為兒子留學而每晚睡不踏實的媽媽,一收到微信就醒了,和老公七嘴八舌,都想幫到兒子。兒子說:“媽,你這發(fā)的什么東西???”媽媽沒有半點猶豫,系上圍裙,親自教學,爸爸直播。
兒子拿起手機,發(fā)現(xiàn)一長溜兒的未讀微信,他這廂沉浸在完成任務,以食會友的喜悅中,那廂老夫妻還在苦苦等待他的回應。得到兒子的認可后,媽媽回復:“好的。”配上笑臉表情包。沒有怨言,他們很開心,天涯咫尺地幫到了兒子。
最后兩句話更是戳心:“想留你在身邊,更想你擁有全世界。但你的世界,大于全世界。”我還想再加一句:“如果你不在身邊,我就在你的全世界待命?!?/p>
沒錯,我哭了,這樣的事,剛發(fā)生在我身上:我新書上市,爸媽買了10本,回家反復摩挲,來回復讀,我可以想象我媽戴著老花鏡,一字一句一絲不茍的模樣。
我媽發(fā)現(xiàn)我書里有一個疑似錯別字,馬上找我來求證。我是她的全世界,所以在她眼里,這是件天大的事兒。我正在忙,那是我日常更新之前最緊張的修改時段。我還是手忙腳亂回了一句:“不知道,我還沒看到書?!蔽覌尩玫搅斯膭睿l(fā)來圖片邀功。我的煩躁終于占了上風,冷冷地說:“知道啦,在忙?!?/p>
有一晚,她又來找我視頻,我正在電話會議,無暇顧及。第二天早上,我媽突然來了,帶來兩個大箱子,里面都是我愛吃的:鯧鳊魚、大閘蟹、海蜇,連我幼時愛吃的炒米糕,她都硬是裝了一大袋。我翻翻里面還有毛豆和扁豆,嗔怒道:“這些你也一千公里拖過來,香港都有賣??!”我媽笑了:“家里的味道怎么能比?”
世上父母,有誰又會記得兒女的冷漠怠慢,他們是我們的來時路,卻漸漸被遺忘在某個岔路口,但仍耐心等候隨時被召喚。
世界和你,我選擇了世界。愛情和你,我選擇了愛情。事業(yè)和你,我選擇了事業(yè)。朋友和你,我選擇了朋友。只有在這深夜臨睡,萬般皆休,癱在枕上做最后的刷屏,配著這一道西紅柿炒蛋,才想起媽媽溫柔的菜,爸爸故作無謂的開心,還有自己半年沒回家的恍然。潸然淚下,捶胸頓足,發(fā)誓明天就要對父母再多關懷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