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翠艷
(遼寧省彰武縣平安鎮(zhèn)林業(yè)站,遼寧 阜新 123000)
目前全市現(xiàn)有楊樹資源近13.3 萬hm2,主要樹種為80年代培育的群眾楊和彰武小鉆楊,這兩種楊樹品種引進初期生長迅速,抗旱、抗寒、抗病性強,成為阜新地區(qū)主要栽培品種。但近幾年來,品種明顯退化,大部分楊樹林分質量低下,苗木質量問題是林分質量退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亟待對苗木進行提純復壯,培育優(yōu)質壯苗,為林業(yè)生產(chǎn)培育優(yōu)質壯苗。本文旨在探討阜新地區(qū)主栽楊樹“群眾楊和彰武小鉆楊”的提純復壯技術。
試驗地位于阜蒙縣王府鎮(zhèn)架其營子村林科所試驗基地,海拔166 m,土壤為潮褐土,成土母質為現(xiàn)代沖積物或黃土狀老沖積物,地下水深4~6 m。植被屬華北植物區(qū)系與蒙古植物區(qū)系的交錯地段。氣候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夏季多為西南風,秋冬季多為西北風,1月平均氣溫-12.3~-13.6 ℃,7月平均氣溫23~25 ℃,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6月平均34.2 ℃,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1月,平均-25.2 ℃,無霜期140 d。平均日照時數(shù)為2 865.5 h,年平均降雨量為494 mm。
選用不同部位的種條、不同粗度的插穗、不同浸泡時間、不同扦插密度、不同施肥量與施肥種類等五種方法,進行對比試驗,觀察其對苗木扦插成活率及苗木生長的影響,探索楊樹良種壯苗培育技術。
從種條不同部位取插穗進行扦插試驗,調(diào)查插穗成活率,結果見表1。由表1可知,從種條中、中下、中上部剪取的插穗成活率高,種條梢部芽飽滿但木質化程度低,扦插成活率低,不抗旱;基部木質化程度高但芽瘦小,發(fā)育不充分。
表1 種條不同部位插穗成活率
截制不同粗度的插穗進行扦插試驗,觀察成活率和苗木生長狀況,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選用1.0~1.5 cm插穗效果最佳,一般不能超過2.0 cm。太粗或太細扦插苗的成活率和合格率均較低。
表2 插穗不同粗度與苗木生長狀況
在扦插前對插穗進行不同浸泡時間的扦插試驗,觀察插穗成活率。從表3可知,插穗浸泡時間3~5 d的成活率最高,浸泡時間1~2 d次之,6~8 d最差??梢姡逅虢?~5 d吸收的水分足以用來軟化表皮及皮層,促進愈傷組織與不定根盡快形成。沒有浸泡的插穗成活率比較低,苗木質量差。可見適宜的浸泡時間可促進插穗成活率的提高。
表3 插穗不同浸泡時間與插穗成活率
進行不同扦插密度的試驗,觀察其對苗木生長的影響,調(diào)查不同密度苗木生長狀況,結果見表4。每公頃扦插16.5~18萬株比較合適。側根數(shù)、苗高、地徑等生長指標比較好,苗木合格率達到95.8%。苗木扦插密度越大合格苗比率越小,苗木質量越差;扦插密度越小,出苗量越小,經(jīng)濟效益低。
表4 不同扦插密度與苗木生長狀況
土壤是苗木生長的重要生態(tài)因子之一,土壤肥力是育苗的基礎,施肥是育出壯苗的關鍵。不同施肥量與種類對楊樹扦插苗生長的影響的。結果見表5。由表5可知,隨著肥料量的增加,地徑加粗,苗高增高,側根數(shù)增多,苗木合格率提高。因此,苗木產(chǎn)量與質量的高低,施肥量和種類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表5 不同施肥量、種類與苗木生長狀況
培育楊樹優(yōu)質壯苗在選好苗鋪地的同時,應選擇粗度在1~1.5 cm的條材最佳,剪穗應選擇條材的中間段,扦插前浸泡3~5 d,扦插密度每公頃為16.5~18萬株比較合適,扦插后一定要加強后續(xù)管理,及時澆水和施肥,在施用基肥的同時,在苗木生長季節(jié),根據(jù)苗木大小進行追肥2次。因此在楊樹育苗工程中,應堅持以上主要技術標準,培育優(yōu)質壯苗。
[1] 于大川,周闖,項文昕.豐產(chǎn)晚熟沙棘品種“晚秋”根系生長規(guī)律對移植成活率影響的研究[J].內(nèi)蒙古林業(yè)調(diào)查設計,2013(1):82-83,89
[2] 張秀艷.鄉(xiāng)土楊樹品系提純復壯育苗技術[J].防護林科技,2014(2):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