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法富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451)
深水半潛式起重鋪管船是深水油氣田開發(fā)的頂級工程裝備,能夠在惡劣的深水環(huán)境條件下進行J-lay海管鋪設、大型結構物的吊裝等多種海洋工程作業(yè),能夠大幅提升中國海洋石油工程的深水作業(yè)能力。目前深水海洋工程船舶大多配置動力定位(DP)系統(tǒng)。動力定位系統(tǒng)設計技術一直為國外所壟斷。動力定位技術涉及電氣、控制、輪機以及水動力等多個學科,直接關系到船舶系統(tǒng)的可靠性與工程造價。
船舶動力定位能力分析是半潛式起重鋪管船總體設計中關鍵的一環(huán)。一般來說,船舶主尺度設計決定了設計環(huán)境條件下船舶受到的環(huán)境力?;诖谁h(huán)境力對船舶使用推進器進行配置并對推進器布置位置進行優(yōu)化,主機功率及電氣系統(tǒng)設計需滿足動力定位要求。如果推進器臺數和功率沒有達到最優(yōu)狀態(tài),則電氣系統(tǒng)設計和主機選型都會造成極大的浪費,從而增加工程投資。
為此,本文從準確估算船舶環(huán)境力、推進器配置與優(yōu)化及控位能力計算三個方面,開展深水半潛式起重鋪管船動力定位能力分析。
為了便于描述船舶運動,引入右手坐標系O-XYZ,原點位于船中與基線的交點,X軸平行于船體基線指向船首,Z軸豎直向上,如圖1所示[1]。
圖1 坐標系及載荷方向定義Fig.1 Coordinate system and load direction
風浪流的方向指的是其傳播方向,風浪流方向角α是指風浪流傳播方向與X軸方向的夾角。由此可知,隨浪方向為0°,迎浪方向為180°。
深水半潛式起重鋪管船主尺度如表1所示。
表1 船舶主尺度Table 1 Principal parameters of the ship m
海洋環(huán)境條件在工程設計分析中可分為靜態(tài)環(huán)境條件和動態(tài)環(huán)境條件,其中靜態(tài)參數包括水深、氣溫、水溫和濕度等,動態(tài)參數包括風(季風和熱帶氣旋)、波浪和海流。另外,海洋環(huán)境條件還包括內波、海生物等因素。作業(yè)環(huán)境條件的選取要綜合考慮船舶在設計環(huán)境條件的有效作業(yè)率、安全性和經濟性?;谧鳂I(yè)海域的常見海況,選定作業(yè)環(huán)境條件如表2所示。
表2 作業(yè)環(huán)境條件Table 2 Operation metocean conditions
海面上的風速和風向都是隨機變化的,這給測定作用在船舶上的風力及風力矩帶來困難。本文在計算過程中,對風載荷做常值處理,只計算其中定常風力部分,忽略低頻風力。
風載荷主要通過風洞試驗、模塊法、美國石油學會(API)方法[3]、國際海事承包商協(xié)會(IMCA)方法[1]等途徑獲取。船舶概念設計及基本設計階段,在沒有風洞模型試驗數據的情況下,一般采用荷蘭Marin公司開發(fā)的WINDOS軟件或規(guī)范經驗公式計算風載荷。由于規(guī)范經驗公式得出的風載荷偏于保守,采用WINDOS軟件計算結合同類船型風洞試驗系數進行修正的方法得到作業(yè)工況的風力系數,如圖2所示。WINDOS計算模型如圖3所示。
(a) 起重作業(yè)工況
(b) 鋪管作業(yè)工況圖2 作業(yè)工況風載荷無因次系數Fig.2 Wind load coefficients in operation conditions
圖3 WINDOS計算模型Fig.3 WINDOS calculation model
流力在系泊分析中常作為定常力,假設流速不隨水深變化,為均勻流。由于起重工況與鋪管工況吃水相同,故計算采用同一流力系數;計算采用的方法與風載荷計算相同。流載荷系數如圖4所示。
圖4 作業(yè)工況流載荷無因次系數Fig.4 Current load coefficients in operation conditions
目前求解二階漂移力的方法主要有三種,包括基于物體表面積分的近場積分理論、基于動量和能量守恒的遠場理論[4]以及法國船級社(BV)發(fā)展出來的中場積分法。二階波浪力理論復雜,多采用軟件建模方法進行計算。進行動力定位能力計算時,通常只考慮二階波浪力中的定常部分。本文采用遠場公式,利用挪威船級社(DNV)的SESAM/HydroD軟件進行計算。水動力計算模型如圖5所示。
圖5 水動力計算模型Fig.5 Hydrodynamic model
推進器有全回轉式、吊艙式、槽道式等多種形式。針對半潛式起重鋪管作業(yè)需求及下浮體結構特點,同時考慮少備件、推進器均勻受力等原則,目標船宜采用同一型號的全回轉推進器??紤]環(huán)境載荷和推進器的推力-功率曲線,配置12臺4500kW的全回轉推進器能夠滿足動力定位需求。推進器位置如圖6所示,推力及功率參數如表3所示。
半潛式起重鋪管船DP系統(tǒng)起重作業(yè)時為DP3,要求在任意艙室發(fā)生損壞情況下,在要求的作業(yè)海洋環(huán)境下仍能保持定位和艏向[5]。目標船最危險損失工況為一個機艙或者配電間損失,此時3臺推進器損失。推進器故障模式為如下4種模式。
圖6 推進器布置位置Fig.6 Sketch of thruster location
表3 推進器推力及功率Table 3 Thruster capacities
故障模式1:T1,T3和T12推進器故障。
故障模式2:T2,T10和T11推進器故障。
故障模式3:T6,T8和T9推進器故障。
故障模式4:T4,T5和T7推進器故障。
鋪管作業(yè)時,DP系統(tǒng)為DP2,所有活動工作部件要求有冗余,不應因為單點故障而導致動力定位失效[5],對應故障模式為單臺推進器失效。
動力定位能力曲線是動力定位能力的評價標準,通常情況下包括抗風能力曲線和推進器推力使用百分比曲線,其定義分別為:(1)風向0°~360°變化,DP船所能抵抗的最大風速極坐標曲線;(2)風向0°~360°變化,DP船抵抗要求的海洋環(huán)境,推進器推力使用百分比極坐標曲線。
本文分析深水起重鋪管船在ERN(Environmental Regularity Numbers)[6]環(huán)境條件、起重和鋪管作業(yè)環(huán)境條件下的動力定位能力。ERN計算時,采用最大風速極坐標曲線來評估船舶動力定位能力;在環(huán)境條件固定的起重及鋪管工況,采用推進器推力使用百分比極坐標曲線來評估船舶動力定位能力。
表4 計算工況Table 4 Calculation conditions
(1) 進行控位能力計算時,風浪流按同向考慮。
(2) 進行環(huán)境載荷計算時,未考慮動態(tài)部分分量,計算時風力和平均波浪漂移力考慮一定的動態(tài)冗余。
(3) ERN計算時,推進器推力極值按照DNV規(guī)范中公式[6]確定,4500kW全回轉推進器推力最大值限定在695kN。
(4) ERN計算時,取鋪管作業(yè)時風流系數,鋪管作業(yè)力不計入。
(5) 鋪管作業(yè)時,不考慮推進器損失與海管充水兩種模式的疊加。
計算工況的依據是2.3節(jié)中推進器故障損失模式及規(guī)范中關于ERN[6]計算工況的定義。具體計算工況如表4所示。
多推進器推力分配是一個非線性約束優(yōu)化問題,也是船舶動力定位能力評估中的核心問題,一般應用優(yōu)化算法將其簡化為包括目標函數、等式約束和不等式約束的數學模型,然后利用優(yōu)化算法進行求解[7]。
本文運用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fā)的“動力定位能力解決方案”軟件[8]進行J-lay鋪管作業(yè)控位能力評估。
表5 ERN計算結果匯總Table 5 Summary of ERN calculation results
(1) ERN計算結果為(99,99,99,98)。ERN計算在環(huán)境力危險角度匯總如表5所示,各工況最大抗風能力圖如圖7所示(篇幅原因,此處僅列出Case1工況曲線)。
(2) 起重及鋪管作業(yè)工況,船舶動力定位能力匯總如表6所示。各工況推進器推力使用百分比如圖8所示(篇幅原因,此處僅理出Case5,Case9,Case10和Case14四個工況的控位能力曲線)。
圖7 動力定位能力圖(最大抗風能力)Fig.7 DP capability plot (maximum wind speed envelope)
表6 作業(yè)工況動力定位能力匯總表Table 6 Summary of DP capability in operation conditions
(a) Case5
(b) Case9
(c) Case10
(d) Case14
針對半潛式起重鋪管船動力定位能力進行了計算分析,結果表明:(1)DNV ERN參數前三個達到99%,最后一個參數為98%,表明船舶動力定位能力良好,可在全球范圍內作業(yè),滿足設計要求;(2)推進器配置合理,能夠滿足在作業(yè)環(huán)境條件下船舶360°全方位定位要求。
后期需根據模型試驗結果,對環(huán)境力進行修正,進一步優(yōu)化推進器配置,降低整個項目的工程造價。
[1] The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ractors Association.IMCA M 140 Rev.Ι.Specification for DP capability plots [S].2000.
[2] Det Norske Veritas.DNV-RP-C205.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al loads [S].2014.
[3] 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API-RP-2SK.Design and analysis of stationkeeping systems for floating structures[S].2005.
[4] 劉應中,繆國平.船舶在波浪上的運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87:202-225.
Liu Ying-zhong,Miao Guo-ping.Ship motion in waves [M].Shanghai: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ress,1987:202-225.
[5] 中國船級社.鋼質海船入級規(guī)范[S].2015.
China Classification Society.Rules for classification of sea-going steel ships [S].2015.
[6] Det Norske Veritas.Rules for classification of ships [S].2014.
[7] 張法富,劉波,劉鴻雁,等.動力定位系統(tǒng)推力分配算法研究[J].船海工程,2013,42(2):125.
Zhang Fa-fu,Liu Bo,Liu Hong-yan,et al.Research on thrust allocation algorithm of DP system [J].Ship & Ocean Engineering,2013,42(2):125.
[8] 張法富,劉波,楊輝.動力定位船控位能力計算軟件平臺構建研究[J].船舶工程,2015,37(1):69.
Zhang Fa-fu,Liu Bo,Yang Hui.Research on setting up DP capability calculation software platform for DP vessels [J].Ship Engineering,2015,3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