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晴
摘要:《陸犯焉識》這部小說是嚴歌苓的代表作之一。小說是圍繞主人公陸焉識所展開描寫的,而其中,兩位對于陸焉識非常重要的女性恩娘馮怡芳和妻子馮婉喻的命運更加吸引讀者。本文淺顯的探討了兩人的悲劇命運以及其悲劇命運的成因。
關鍵詞:悲慘;女性;成因
《陸犯焉識》這部小說主要是圍繞陸焉識這個男主人公展開書寫的。書中其它的人對于情節(jié)的展開僅僅是起到了推動作用。但是,書中的女性形象雖然著墨不多,卻很有特點。尤其是書中與男主人公羈絆最深的兩個人,恩娘馮怡芳和妻子馮婉喻。書中前半部分多次提到陸焉識是被這兩個女人的可憐綁住了自由,而在筆者看來,卻是陸焉識以及他所代表的封建的家庭毀了馮怡芳和馮婉喻兩個女人的人生。
一、悲劇的命運
馮怡芳和馮婉喻是《陸犯焉識》中兩個十分重要的女性形象,兩個人的命運雖然是有差別的,但都是被毀掉的。
馮怡芳年紀輕輕嫁進陸家做填房,并且很快就失去了丈夫守了寡。而在傳統(tǒng)的大戶人家,一般年輕的女人守寡并且沒有子嗣,就會被送回娘家。馮怡芳就是這樣的情況。況且,在陸家這樣一個大家族中,這不僅僅是家里多了一個人這么簡單,還關系到家族中其它成員的經濟利益問題。所以,馮怡芳肯定是逃不過被送回去的命運的。但是,就是因為她會哭,引起了陸焉識的同情心,他開口讓馮怡芳留在了陸家。而這也是馮怡芳悲劇命運的開始。作為一個正常的年輕女性,她也是有愛與被愛的需求的。但是由于傳統(tǒng)道德的束縛,回娘家對于她來說就已經是一個不能夠被接受的事情了,再結一次婚是更加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她只能把她的全部感情需求寄托在唯一跟她有關聯(lián)的男性的身上,也就是她的繼子陸焉識。雖然陸焉識叫她恩娘,但是,她并沒有把陸焉識當做自己的兒子,至少在感情上,她更多的是將陸焉識當做自己的情人,甚至是小丈夫。她將一個女人對男人的幻想與感情放在了陸焉識的身上。這份畸形的感情鎖住了她和陸焉識,同時也害了她的侄女婉喻。她為了能讓自己與陸焉識之間的羈絆更深,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婉喻拖進這樣一條深淵里面。書中說:“女人都這么可怕,都有著與生俱來的危機感,永遠覺得她的天下坐不穩(wěn),永遠欠一點安全,必須長千萬個心眼子,一刻不停地往你身上纏繞羈絆?!本褪且驗檫@樣一個不是理由的理由,這個已經被殘害的女人,就將另一個女人的一生給毀掉了。而婉喻,受家里的安排嫁給了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卻卑微的祈求著這個人的愛。陸焉識的每個笑臉對她來說都算是施舍,她以為陸焉識給她的是愛,殊不知在陸焉識自己看來,他所給的不過是同情憐憫。而她為了自己以為的愛,頂著被婆婆折磨的壓力,把婆婆給她的陪嫁祖母綠當掉給陸焉識買了一塊白金歐米茄,然而她的付出并沒有被她的丈夫所認同。而且,作為妻子,卻要與自己的婆婆爭奪自己的丈夫,與自己的丈夫在家里說話要像偷情一樣。她在這個家里,承受著本不應該承受的委屈,自己卻覺得是理所當然的。這種不自知的委屈讓她的命運看起來更加的悲慘可憐。
二、悲劇的成因
馮怡芳和馮婉喻兩個女人的悲劇命運,究其成因,筆者認為,有三個方面:自我、社會、男人。
(一)自我
首先,任何悲劇命運的成因與這個人自身都脫不了干系。一個人自己不放過自己才是最大的悲劇。馮怡芳年紀輕輕的就喪夫,在那個已經開始開化的社會里,她本可以有一個更好的選擇,但是她沒有。她怕別人說她是一個不守婦道的人。所以,她寧肯使自己被逼到心理畸形的程度,也不愿意放過自己。她的后半輩子都在想怎樣能夠贏過婉喻,怎樣能夠在陸焉識的心中占據更加重要的位置,即使到了最后病入膏肓的時候,她還在同婉喻爭奪陸焉識,她的身份是恩娘,但是她卻把自己當做了陸焉識的正牌妻子,處處為難婉喻。她拼命地介入陸焉識與婉喻的婚姻中,企圖從中獲取一點兒溫暖與存在感,這讓她變得更加的可悲。而馮婉喻,家里安排她嫁給一個不認識的陌生人,她不懂反抗,順從地嫁給了陸焉識。在婆婆那受了欺負,她也只是默默地承受。焉識施舍給她多少愛,她就接受多少,不懂得索取。她唯一為自己所做的努力,也只是在焉識給她一點兒溫存的時候投給他一個充滿女性魅力的眼神而已。遺憾的是當時的陸焉識并沒有接收到婉喻這一點點的努力。并且,當陸焉識被捕入獄之后,他要與婉喻離婚,婉喻明明不愿意,但是,兒子讓她離婚,她只好簽了字。她這一輩子都沒有真正的聽從自己的意愿,她一直不會為自己去爭取??梢哉f,她的悲劇,有相當的一部分是她自己造成的。
(二)社會
書中的馮怡芳和馮婉喻有一個非常顯著地共同點——解放腳。所謂解放腳就是曾經纏裹的腳在社會風氣改變之后又放開了。也就是說,馮怡芳和馮婉喻都是受過傳統(tǒng)的封建禮教教育的。就像是解放腳,雖然放開了裹腳布,但是腳已經變形了。任誰都能夠看出來這雙腳曾經經歷過了什么。封建禮教對于人,尤其是女人的影響也是一樣的,很少有人能夠擺脫這種影響。馮怡芳之所以要受這份罪,也主要是因為她從思想上就沒辦法擺脫封建禮教帶給她的束縛和當時的社會對于守寡女人的桎梏。她依賴男人所給予的庇佑,當她必須離開時,她想到的是不能夠再嫁一個好男人,而不是自己應該怎樣生活。這個社會給她劃定了一個牢籠,可悲的是她自己也并沒有想要逃出這個牢籠。而馮婉喻,從最開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后來的相夫教子侍奉婆婆,她人生的每一步都深刻的體現(xiàn)了封建禮教對她的影響。她的生命中有太多的不公平,婆婆對她的欺壓,丈夫對她的敷衍欺瞞等等。她對這些不公平采取了“看不到”的不抵抗政策。當一直欺壓她的婆婆去世的時候,她表現(xiàn)出的是十分真切的悲傷。她做到了傳統(tǒng)禮教中的孝,但是她忘了自我。
(三)男人
陸焉識做為書中唯一的男主角,是兩位女性故事的中心人物。看似他是一個被女性剝奪了自由的人,是一個受害者。但是筆者認為,他才是真正的施暴者。他因為憐憫而將繼母留下,開啟了繼母寂寥的后半生。他因為憐憫事事順從繼母,包括娶婉喻為自己的妻子。因為他的憐憫,他毀了婉喻的一生。他憐憫婉喻,給了她愛情的幻象,使得婉喻抱著這個幻象生活了一輩子。并且為了這個幻象付出了難以想象的代價。而陸焉識對婉喻態(tài)度敷衍,僅僅是因為:“在美國住了五六年,懂得了美國男人不拿女人當人,當裝飾、寵物,因此真面孔是不給寵物和裝飾看的?!本鸵驗檫@個大男子主義的原因,他將痛苦施加在了婉喻的身上。他因為憐憫,對于恩娘不同尋常的感情,對于恩娘的邀寵,對于恩娘與婉喻之間的暗戰(zhàn),都采取了不管不問的態(tài)度,甚至會配合恩娘,使恩娘對于這種變態(tài)的感情需求更加的依賴。從而使得恩娘對于婉喻的折磨無休無止。他以為他一直是一個憐憫者,他是在同情著恩娘和婉喻的。然而事實上,正是他的所謂的憐憫,使兩個女人一生的幸福葬送了。尤其是婉喻的幸福。如果他是真正憐憫婉喻的,他就不應該答應娶婉喻。所以,就這一方面來說,不是陸焉識的自由被兩個女人綁住了。而是兩個女人因為他所自以為是的憐憫毀了屬于自己的人生。
總的來說,作為書中的兩個十分重要的女性人物,馮婉喻和馮怡芳的命運應該說是悲慘的。而造成她們悲慘命運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還應該是她們自身。因為如果自己想要主宰自己的命運,就沒有人能夠阻止她們。
參考文獻:
[1]李丹.《陸犯焉識》的電影化書寫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13.
[2]嚴歌苓.陸犯焉識[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
[3]李文杰.論嚴歌苓的女性寫作[D].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07.
(作者單位: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