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澤雨??
摘 要: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近義詞的辨析,是一個新手教師在課堂上最怕遇到的問題之一,教師往往難以第一時間找出兩組近義詞的最大區(qū)別而導致無從辨析;也往往解釋起來過于冗長而占用太多的課堂時間,導致教學計劃無法按時完成。所以,近義詞辨析無論是對于對外漢語教學還是對于留學生的詞匯學習來說,都是一個不能忽略的難點。本文通過分析留學生近義詞使用偏誤的具體例句,嘗試整理總結(jié)近義詞辨析的角度和方法,以方便對外漢語教學中近義詞的辨析和教學。
關(guān)鍵詞:近義詞;辨析方法;教學
例句:(1) “嗜好”和“喜歡”
我就是嗜好雪碧,其他飲料我都不感興趣。
(2) “滿意”和“滿足”
他太不講理,不能滿意他的要求。
(3) “鏟除”和“清除”
馬路上的雪要立刻鏟除。
(4) “忽略”和“忽視”
媽媽整天忙工作,忽略了我的健康。
以上四個例句,是真實存在于留學生漢語學習中的句子,我們往往可以通過漢語的語感很輕松的找出四個句子中的錯誤,但是“為什么留學生會出現(xiàn)這樣的近義詞使用偏誤?如何教學才能讓留學生避免近義詞的使用偏誤?”這才是一個對外漢語教師真正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 留學生辨析近義詞的難點分析
以第一個例句為例,這里的“嗜好”是不恰當?shù)?,應該換成“喜歡”。那么怎么給學生解釋,又怎么讓留學生在最快的時間里找到兩個詞的區(qū)別呢?
書中指出:“嗜好”和“愛好”均有動詞、名詞兩種用法,意思相近。兩者最大的區(qū)別就是感情色彩上:“愛好”偏于褒義,詞義較輕;“嗜好”側(cè)重貶義,詞義較重。所以“愛好”支配的對象往往是具有積極意義的事物或崇高的目標,“嗜好”支配的對象往往是含有不良傾向的事物。因為雪碧只是飲料,并不是不良傾向的事物,所以在這個句子里用“嗜好”是不正確的。正確的應該填“喜歡”。
但是留學生在一開始學習漢語時,很難想到兩個近義詞有什么樣的感情色彩的區(qū)別,他們可能只知道“嗜好,愛好,喜歡”這幾個詞都表示喜愛的意思。一些參考書中,包括我們平時進行教學時也往往是分析具體兩組近義詞的辨析,這就導致了我們所遇到的問題往往不可能跟學生所遇到的近義詞辨析正好重合,書中也不可能列出所有相關(guān)的具體近義詞的辨析組合。所以,通過上文中的例子,筆者認為留學生在辨析近義詞中出現(xiàn)的問題是:
1. 無從分辨兩組近義詞的差異。
2. 難以分清兩個近義詞的用法。
二、 留學生近義詞偏誤的原因分析
筆者通過分析四個典型例句的近義詞使用偏誤,同時結(jié)合前人的相關(guān)研究成果,得出了三條可能造成留學生近義詞使用偏誤的原因:分別為英漢互譯導致的偏誤、近義詞之間存在相同語素導致的偏誤以及詞義交叉產(chǎn)生的偏誤。我們可以根據(jù)例句逐一進行分析。
我們這次從第二個例句開始分析:“滿意”和“滿足”作動詞時,都含有“認同”的意思。而將“認同”代入句子中時,我們發(fā)現(xiàn)句子是可以成立的。這就是說“滿意”和“滿足”具有詞義交叉,這種交叉導致了留學生在使用這組詞時往往會因為兩者意思相近的那一部分而混淆使用。
第三個例句:“鏟除”和“清除”,這組近義詞又有相同的語素“除”,表示“去掉”的意思。留學生在造這個句子的時候,知道要“去掉”馬路上的雪,所以,會用到“除”。只是相較于“清除”,學生可能會從字面上分析“鏟除”這個字,想到要用鏟子鏟雪,“鏟”除。于是,就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進行了造句。這樣做只是單純的考慮到了單個語素的含義,卻沒有想過語素整合起來的詞的含義。
在分析第四個例句時,筆者通過查詢“忽略”和“忽視”兩個詞的英文含義發(fā)現(xiàn)它們都是“ignore”,也就是說,英語為母語的同學在辨析這組詞時,通過母語遷移,就會導致他們難以分清兩者的區(qū)別,而造成使用上的偏誤。
同理,第一句中“嗜好”和“喜歡”,前文我們已經(jīng)具體對這兩個詞進行了詞義辨析。我們知道兩者在詞義上是有交集的,而且,筆者通過查詢英文“嗜好”一詞為“hobby”,而這個詞在英語中既可以表示“嗜好”也可以表示“愛好”,也就是說,它在英文中可能不存在積極消極的嚴格定義。這也可能是留學生出現(xiàn)偏誤的原因之一。
所以,中英文翻譯的差異,兩組近義詞的詞義有所交叉,含有相同語素,在以上一種或者多種音素的影響下,就可能會導致留學生思考近義詞的使用時產(chǎn)生這樣或那樣的偏誤。
三、 具體教學中的近義詞辨析
(一) 抓住重點,一語中的
就是要明確找出近義詞之間的差異,如詞義方面、色彩義方面。在具體的對外漢語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留學生在詞匯課堂上進行近義詞辨析方面的提問,教師可以針對具體的課堂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回答。如果是僅僅涉及單個學生的問題,教師可以告知下課后進行回答。如果是班級多名同學問及該近義詞辨析,可以用幾句話重點的進行解答(尤其是非漢字課堂教學時)。這里就應該注意近義詞辨析的第一個原則:“抓住重點,一語中的?!苯處熞軌蜓杆僮プ蓚€詞在詞義方面,或者色彩方面的最明顯區(qū)別,而不是簡單的解釋兩者的含義,或用其他意義相近的詞代替。
以中級班為例,留學生在有一定的漢語基礎(chǔ)時,他們更容易出現(xiàn)近義詞辨析的情況,一旦教師不能清晰、簡明、準確的解決課堂上出現(xiàn)的近義詞辨析問題,就很可能會導致一節(jié)閱讀或聽力課最終變成“近義詞辨析”課。
教師在具體進行近義詞辨析時,需要根據(jù)學生的漢語基礎(chǔ),相應的考慮回答的方法和內(nèi)容,初級班要盡量簡潔、清晰。中高級班則可以考慮詞語的異同點講解和近義詞辨析方法的說明,但也要注意抓住重點,講解清晰明確。
(二) 近義詞辨析要結(jié)合語境
近義詞在進行辨析時,往往可以通過具體的搭配,具體的語境進行辨析,這樣做的好處是清晰明了,同學們可以通過具體事例較為輕松地了解一組近義詞的不同之處,尤其是在中高級班的詞匯教學中使用例句,一方面有助于留學生對詞語意義異同點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助于留學生對詞語的實際應用。
如“傷害”和“損害”,在詞義方面、色彩意義方面進行辨析之后,可以采用具體搭配,具體語境的形式進行區(qū)分。教師可以用搭配的形式表示傷害的對象主要是人:傷害身體,傷害感情……而損害的對象對應事業(yè)、利益、健康等:損害利益,損害健康……
再通過具體的例句:
“提意見可以,但不要傷害雙方的感情。”
“你這樣做只會損害公司的名譽?!?/p>
在語境中我們就比較容易看出傷害和損害的不同,使留學生也更加容易理解和使用。
也比如若出現(xiàn)兩個近義詞因為包含一定的詞義的共同點,其某些詞語搭配相同時:“認為”和“以為”,都有“覺得”的意思。所以我們都可以搭配說:“我認為你做對了。我以為你做對了?!鄙厦娴膬蓚€短句都可以說得通,且都沒有語法錯誤,僅看這一短句,是無從辨析兩個同義詞在使用中是否出現(xiàn)了偏誤。所以要將這兩組詞分別帶入句子,或語段中。從詞的用法方面,也就是從具體的語句所表達得的意思上進行分析。
比如“認為”多指作出的慎重或正面的判斷,所以一般代入的例句為:“這件事經(jīng)過我慎重地考慮,我認為你做對了?!痹谶@里“以為”就不合適。因為“以為”多指從主觀想法出發(fā),作出的一般性的猜測和判斷,有猜測的成分。
總之,在對外漢語的教學中,近義詞辨析是教師不得不面對的難點之一。所以,對外漢語教師在進行近義詞辨析時更加需要掌握近義詞辨析的邏輯和方法,而不是依照漢語的直覺或?qū)x詞死記硬背而進行講解。
參考文獻:
[1] 劉乃叔,敖桂華.近義詞使用區(qū)別[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4.
[2] 劉叔新.現(xiàn)代漢語同義詞詞典[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
[3] 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4] 唐雪凝.對外漢語語用的多維度研究[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7.
[5] 郭志良.對外漢語教學中詞義辨析的幾個問題[J].世界漢語教學,1988(1).
作者簡介:耿澤雨,吉林省長春市,東北師范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