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其廣
摘要:為什么我們的學生越是到了初中年級越是"不喜歡"參與到語文課堂學習中來呢?為什么我們的語文課總是有人認為學不學對考試成績影響無所謂呢?我想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我們初中的語文課堂的效率太低了,課堂效果太差了,以至于挫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如何提高語文課堂的高效性,讓學生對語文課堂有興趣,讓學生對語文課堂有新的認識呢?我覺得應該在如何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上狠下功夫。
關鍵詞:高效課堂;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074-01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語言更是豐富多彩,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就顯得更重要。語文課中,文中借助生動而細膩的語言,真摯而豐富的情感,深邃而博大的哲理浸潤著學生的心理。那一幅幅優(yōu)美動人的畫卷,一個個感人肺腑的場景,一件件如數(shù)家珍的精品,要求老師以一個最出色的導游人員,一位優(yōu)秀的住持人的身份,帶領著學生去觀賞、去品讀、去體味、去感悟。所以,我們教師應該好好利用課堂這一陣地,營造出和諧的課堂氛圍、高效的學習課堂。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想讓學生學好語文,就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師要憑借語文的課程資源,讓學生感受語文的韻律美,鏗鏘美,情韻美,修辭美,跌宕美,意境美,語言美精神美,從而喚醒學生學好語文的強烈愿望。要創(chuàng)設寬松、自由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讓語文課堂閃發(fā)出靈性。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的問,自由地讀,自由地想,自由地答,自由地評價,自由地選擇。語文教師要懷著一顆寬容地心,以一種善意的、平等的姿態(tài),同我們的教育對象一起渡過愉快的成長的生命歷程。熱愛是最好的老師一個語文教師,如果自己都不熱愛自己所教學的語文課,不欣賞自己所教的語文課中的教學內(nèi)容,就不會上好語文課。因此,我們要培養(yǎng)自己的欣賞語文的品質。學會欣賞語文課程體系,欣賞語文課程中的每一篇文選,欣賞語文課中的每一個知識點,欣賞上語文課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欣賞學生學習語文課中的一些細節(jié),欣賞學生學習語文課后的收獲,欣賞學生的作品等。只有我們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語文課中的一切過程和素材以及活動,我們的心理才會是愉悅的,我們的精神才會飽滿,我們才愿意以十二分的熱情投入到語文教學工作中去。
語文課知識含量大,涉及面廣,包羅萬象,比如說教育學、心理學、倫理學、社會科學,以及歷史、地理、醫(yī)藥學等等。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必須具備博覽群書的優(yōu)秀品質。只有博覽群書,才能對這些相關的知識有所儲備,有所理解,才能合理、正確解釋和解答語文課中出現(xiàn)的一些相關問題。
只有博覽群書,才能使教師不斷地豐富、充實和發(fā)展自己,才會有上好語文課的能力,具備上好語文課的氣勢,才會把上語文課當成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包袱。
2.善于適時引導、點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教育的真諦在于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去啟發(fā)智慧,而不僅僅是教給知識。知識是無止境的、是教不完,而啟蒙后的智慧可以自己發(fā)現(xiàn)和生成知識。教的本質在于引導、點撥。教學過程中提倡教師與學生的平等,并不等于教師在課堂中作用的淡出,而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學生發(fā)展的促進者、引導者。強調教師與學生平等交流、自主對話,實際上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善于抓住學生思維活動的關鍵點,及時引導、點撥,才能真正優(yōu)化課堂教學,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又如在教學《傷仲永》這一課時,同學們在討論時有一個同學提出了"家庭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的好壞是一個人成才的關鍵",并列舉了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貧困地區(qū)的學生因家庭困難就算考取了大學也沒法上學的事例。他的觀點再班上引起了激烈的爭論,雙方都各據(jù)一辭,無法說服對方,最后學生提議讓我做公證,我就適時地給以點撥,并沒直接肯定誰對誰錯,只是列舉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家境優(yōu)越的同學的學習狀況和家境比較貧困的同學的學習狀況,讓他們自己去對比。最后學生通過再次的討論明白了"家庭經(jīng)濟環(huán)境的好壞并不是一個人成才的'關鍵'",通過這樣的引導,能夠引發(fā)學生的更深入思考,自己去判斷事情的對錯。既培養(yǎng)了學生對事物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又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得到了提高。
3.以現(xiàn)代教學手段為契機,構建高效課堂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輔助手段,在現(xiàn)代教育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同時也是服務學生這一個宗旨的要求,以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教學目標,積極引導他們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同時,應當以學生為課堂教學主體,采取雙向互動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二者相輔相成, 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老師都是一根粉筆、一塊黑板進行的,而新課程的改革實施,讓錄音機、投影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搬到了課堂上,這些教學工具一到來就讓學生產(chǎn)生濃烈的興趣,尤其是計算機和多媒體的利用,不僅讓單調的課堂變得非富多彩,還非常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此外這些信息技術效率高、容量大,幾乎可以做到無所不容、無所不包,同時它具有的神秘背景、彩色畫面、清晰的圖形和知識結構,都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知識接受能力進行提升,促進了學生的樂創(chuàng)和愛創(chuàng)。
總之,中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符合現(xiàn)代教育理論因材施教原則,遵循"新課標"倡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的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理念,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他們的潛力,促進每個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進而達到"面向全體,發(fā)展全面"的教學目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