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福
甲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fù)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泵魅招旃珌恚胍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p>
乙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嘆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發(fā)政舉事,無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數(shù)百人,被服以立,無不曰:‘吾君麗者!內(nèi)外不聞吾過,是以至此!”由宋君觀之,人君之所以離國家失社稷者,諂諛者眾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國。
(選自《新序》)
丙
楚莊王欲伐越,莊子諫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亂兵弱?!鼻f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王之兵自敗于秦、晉,喪地數(shù)百里,此兵之弱也。莊躋為盜于境內(nèi),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亂也。王之弱亂非越王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蓖跄酥?。故知之難,不在見人,在自見,故曰:“自見之謂明。”
(選自《韓非子》)
【賞析】
楚莊王要討伐越國,莊子勸諫莊王,大王曾經(jīng)兵敗給秦國、晉國,喪失了幾百里的土地,這就是士兵戰(zhàn)斗力弱了。莊躋在楚國境內(nèi)當(dāng)強盜禍害百姓,官吏卻不能將其拿獲,這就是政治混亂了。大王政治之亂,兵力之弱,似乎也不在越國之下,但卻想討伐越國,這就說明了大王的智慧也像那眼睛一樣了,看得到別人,卻看不到自己。楚莊王于是就取消了這次軍事行動。由此可見,一個人的智慧不在于他能夠評價別人,而在于能夠正確地評價自己,因此說:“能夠正確地自我評價才稱得上有智慧?!?/p>
鄒忌算是有自知之明之人了,面對妻妾和客人對自己的贊美能得出“妻子偏愛自己,妾畏懼自己,客人有求于自己”的結(jié)論,而宋昭公卻一直被諂諛者包圍,聽不到諫言,最終流亡國外。
古人云:“人貴有自知之明。”鴕鳥身重翅小,不妄想飛向藍天;海豚無腳不徒勞爬上陸地。茫茫人海,蕓蕓眾生,自知者能施展自己的才華,成就一番事業(yè);不自知者往往一念之間前功盡棄,貽人笑柄……
西楚霸王的悲壯自刎與越王勾踐的臥薪嘗膽形成極大反差,同是帝王,兩種截然不同的抉擇迎來的也是不同的人生。很多時候失敗與成功之間僅一步之遙,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失敗之后當(dāng)事者缺乏自知之明。沒有自知之明的人在失敗之后總是唉聲嘆氣,怨天怨地;有自知之明的人則會從自己身上找到失敗的原因,從而最終迎來成功。
有自知之明的人才會懂得取舍。正是源于同樣的追求和執(zhí)著,魯迅先生毅然決定了棄醫(yī)從文,以筆代槍開始了斗爭。因為他知道學(xué)醫(yī)可以治好人們?nèi)怏w上的疾病,但治愈不了國人內(nèi)心的頑疾。他放棄了,但他也成功了,筆鋒犀利的他在黑暗的舊社會,給人們照亮了前行的路。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當(dāng)一條路走不通時,應(yīng)該學(xué)會換個方向走,或許成功的曙光已悄然升起在前方。
“認識你自己”,這是刻在德爾菲的阿波羅神廟的箴言,這句話提醒世人要學(xué)會自我認知。然而,“知人者易,自知者難”,認識自己,是一個曲折的過程。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自知之明呢?
首先,不要為自己的優(yōu)點、長處而沾沾自喜、盲目自大。保持適度的謙卑,是必要的理智?!度龂萘x》中的楊修不正是因為恃才放曠、無所顧忌而遭來殺身之禍嗎?才華是把雙刃劍,倚才賣弄,不知收斂鋒芒,受傷的往往是自己。因此,學(xué)會韜光養(yǎng)晦,學(xué)會守拙蓄勢,學(xué)會相機而動,才能不斷地發(fā)展和完善自我。
其次,不要為自己的缺點、短處而自怨自艾、萎靡不振。樹立堅定的自信,是必需的心態(tài)。史鐵生罹患殘疾,也曾有過迷惘,但在母親的關(guān)懷、鼓勵之下,以及自己的反復(fù)自省之后,他堅持筆耕不輟,用心書寫人生,以真誠的文字建構(gòu)起了廣袤而豐富的精神家園,讓生命鍛造出鐵一樣的剛強與堅韌。
此外,要懂得求諸他人的批評?!爱?dāng)局者迷,旁觀者清”,涵養(yǎng)自己寬闊的胸懷,學(xué)會傾聽他人的意見,是達成正確的自我認知的必經(jīng)渠道。劉備謙于三顧茅廬,求賢于野,才贏得了促成三分之勢的股肱之臣;唐太宗善于察納雅言,以激濁揚清,才開創(chuàng)了“貞觀之治”的承平盛世。批評與自我批評一樣重要,虛懷若谷,從善如流,才能不斷地完善自我。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有自知之明是君子的風(fēng)度,是做人光明磊落、心胸坦蕩的體現(xiàn)。知道自己的短處才能學(xué)習(xí)別人的長處,以人之長補己之短,知己知彼才能百戰(zhàn)百勝。
人貴有自知之明,不是哪一個人的事,而是每一個人的事,是全社會的事。這是一種修養(yǎng),也是一種需要,更是一種美德。人貴有自知之明,應(yīng)從自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人人做起,愿全天下的人都能有自知之明!
【思考練習(xí)】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臣之妻私臣
(2)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3)至于鄙
(4)自見之謂明
2.下面句中加點詞語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①鄒忌修八尺有余
②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
B.①于是入朝見威王
②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
C.①時時而間進
②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D.①內(nèi)外不聞吾過
②及魯肅過潯陽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2)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國。
(3)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
4.請結(jié)合語段分析造成鄒忌妻妾及客人對他不同評價、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各是什么,你從中得到了怎樣的啟發(fā)?
【參考答案】
1.(1)偏愛(2)如(3)邊境(4)稱得上,算是。
2.B.拜見(A.長,身高/整治,治理;C.偶爾/私自,偷著;D.錯誤/到)
3.(1)我與城北徐公相比,哪一個美?(2)所以宋昭公逃出了國家后能夠醒悟,最后得以返回國家。(3)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地方,卻看不到自己的睫毛。
4.原因:妻妾及客人對鄒忌有不同的需求;而宋昭公卻一直被諂諛者包圍,聽不到諫言。啟發(fā):對別人的意見要慎重分析,要有自知之明?;颍阂3智逍训念^腦,虛心聽取和接受別人的意見,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