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小紅++++周生茂++++郭元元++++黃皓++++文俊麗++++秦健++++吳永升
導讀:香蔥為百合科蔥屬植物,用途廣泛。廣西香蔥種植歷史悠久,規(guī)模大,通過對香蔥的茬口安排、育苗、整地、定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等關鍵點總結,集成一套適合廣西地區(qū)的香蔥高效栽培技術。
香蔥(Allium schoenoprasum L.)為百合科蔥屬多年生簇生草本植物,食用嫩葉和假莖,味辛、性溫,可作調味和裝飾菜,有助消化、解熱、通便。香蔥原產于亞洲中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香蔥辛香氣味濃郁,產品柔嫩,具有殺菌和預防感冒的功效,是一種上等調味香料蔬菜,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也是我國出口加工蔬菜的主要品種。
香蔥種植簡單、投入少、產量和經(jīng)濟效益較高,在廣西規(guī)模化種植已有10多年,成為“南菜北運”和“西菜東運”的特色蔬菜種類之一[1]。廣西柳州市柳江縣的香蔥基地通過無公害蔬菜基地認定,獲得農業(yè)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并被列入上海世博會期間廣西供滬的 5 個蔬菜基地之一[2];百色市田東縣中平村2011年被評為“廣西香蔥第一村”,建立了千畝無公害蔬菜標準園,促進了香蔥的無公害標準化生產,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一村一品”,極大地提高了香蔥市場競爭力,有力推進了香蔥產業(yè)化進程[3];此外,在廣西貴港、南寧、玉林、賀州、桂林等地,香蔥也是主要的蔬菜種類之一。經(jīng)多年栽培,廣西多地已摸索出子姜—香蔥—香蔥、超級稻—香蔥—香蔥及早稻—秋花生—冬香蔥等栽培模式[4~6],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質,提升了農戶的經(jīng)濟效益。然而,廣西香蔥產業(yè)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集中表現(xiàn)為連作障礙導致土壤退化嚴重、病蟲害為害逐年加重、不合理施肥和灌溉等,針對這些現(xiàn)象,制定了廣西香蔥高效栽培技術,以期提高香蔥的生產效益、確保廣西香蔥產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1 品種要求
宜選用具有產量高、品質好、分蘗能力強、無性繁殖能力強、適應性強、香味濃、色澤深綠、抗病蟲害能力強、耐熱性好、長勢旺盛、假莖粗7 mm 以下等特點的香蔥品種,如四季小香蔥、福建細香蔥、廣東水蔥、白頭蔥和德國全綠小香蔥等。
2 茬口安排
廣西香蔥以夏、秋、冬三季栽培為多,每年 2~4 月是香蔥開花期,可作為種苗育苗期,不進行生產。
3 育苗
3.1 苗床準備
種植 667 m2大田的香蔥需苗床 80~100 m2。選擇地勢較高、地質好的地塊,精細整地,每667 m2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 2 000 kg、N∶P∶K=15∶15∶15的三元復合肥 20 kg作基肥,深翻混勻耙平耙細后作成寬 1.2 m、高0.3 m的苗床。為防止地下害蟲為害,播種前可用 50%辛硫磷乳油 100 g 拌過篩細土 5 kg 撒在床面。
3.2 育苗方式
香蔥可采取直播或者分株繁殖的育苗方式。
3.3 直播育苗
①浸種催芽 香蔥的種子必須用新籽,且種子質量應符合 GB 8079 中二級以上要求。667 m2用種量2~3 kg。通常小香蔥田間定植與育苗面積比例掌握在10∶1左右為宜。播種前,將香蔥種子在福爾馬林 300 倍液中浸泡 3 h或用 0.2%高錳酸鉀溶液浸泡 20~30 min,撈出用清水洗凈晾干后浸種。種子放入55℃溫水中不斷攪拌并保持水溫10~15 min,再加冷水使水溫降至30℃左右,繼續(xù)浸種 24 h,除去雜質和秕籽后,洗凈瀝干,用濕毛巾包好,在15~20℃的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沖洗 1~2 次,當70%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②播種育苗 將香蔥種子與10倍體積的基質摻勻后,均勻地撒播在提前淋足底水的苗床上,密度為 4~5 g/m2,再均勻覆蓋一層1 cm左右厚的基質。保持土壤濕潤,播種后一周左右即可齊苗。苗期可淋施0.3%的尿素液促苗,移栽前一周淋施0.3%的N∶P∶K=15∶15∶15三元復合肥液。
③分株繁殖 細香蔥有不開花和開花不結籽的品種,由于根系發(fā)達、分蘗能力強,多采用分株繁殖。即把前茬健壯的商品蔥作為下次移栽用苗。移栽前,切除蔥管的2/3,再移栽到苗床上或者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地里,待香蔥長至株叢繁茂時即可分株移栽。
4 選地整地
4.1 選地
產地環(huán)境應符合GB/T 18407.1-2001《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蔬菜產地環(huán)境要求》的規(guī)定。選擇遠離工業(yè)三廢污染的區(qū)域,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層深厚、疏松、富含有機質,近1~2年來未種過蔥蒜類作物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塊作為栽培田,土壤pH值適宜范圍為5.9~7.4。
4.2 整地
前茬收獲后精細整地,將土壤深翻晾曬以殺菌滅蟲,或畦面淋施福爾馬林100倍液消毒透氣后使用。碎土,并施足基肥,每667 m2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 2 000~3 000 kg 或生物有機肥 150~200 kg,加鈣鎂磷肥15~25 kg,N∶P∶K=15∶15∶15 三元復合肥 50 kg,硼肥1.5~2.0 kg及防治地下害蟲的3%辛硫磷顆粒劑1.5 kg,酸性土壤可撒施生石灰粉50~
75 kg/667 m2。種過蔥蒜類的田塊重茬種植整地時可用敵克松1 kg對水45 kg進行土壤噴霧消毒,或使用土壤重茬劑。因香蔥根系分布較淺,肥料及藥劑不要施得過深,以20 cm 左右為宜?;适┤牒笈c土耙碎拌勻,然后作畦,畦向盡量按南北向,以利通風。按1.5 m起畦,畦面寬1.2 m,溝寬0.3 m,畦高0.2 m。整好畦面后鋪好滴灌帶,并在定植前一天淋透底水。冬季種植可以覆蓋銀灰膜或者黑膜用以增加地溫。
5 定植
一般播后30~40天,蔥苗高15~20 cm,2~4片葉時定植。若蔥苗過高,可在定植前截去部分管狀葉,留15~20 cm管狀葉以減少蒸騰作用。無論是分株繁殖,還是育苗移栽,其定植方法相似。定植前,將幼苗挖起,剔除病株、傷株、殘株、弱株和散瓣蔥,選擇飽滿、新鮮、無病蟲害的分株來定植。香蔥分蘗能力強,定植前需剪去過長的須根,僅留2~3 cm,以促進新根發(fā)育,并用 72%霜霉疫凈(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8%甲霜靈可濕性粉劑 1 000 倍和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 000 倍的混合液浸根 20~30 min,晾干定植。定植時,株距8~10 cm,行距15~20 cm,每穴栽植3~5株,將種苗根基隆起部分埋入土內,隆起部以上的干白蔥株露出土表,以入土5~7 cm深、澆水不倒秧為宜。定植時注意壓緊壓實,定植后及時給幼苗淋透定根水,提高幼苗的成活率。endprint
6 田間管理
香蔥根系不發(fā)達,根毛少、分布較淺,根部吸收肥水的能力也較弱,既不耐旱也不耐澇,既喜肥又不耐肥,要根據(jù)苗情做好水肥管理。
6.1 水分管理
幼苗定植后應采用微噴帶灌溉技術,保持土壤濕潤,見干見濕,掌握小水勤澆的原則,促進緩苗和根系生長。一直到收獲以前,始終保持畦面濕潤,以滿足蔥白生長需水。若遇多雨天氣則要注意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防止根系和鱗莖腐爛造成死苗。做到早晚澆水,夏季勤澆。忌正午氣溫高時澆水,以免燒根死蔥,同時導致香蔥生理不適,誘發(fā)多種病害。采收前3~5天停止?jié)菜欣诓墒铡?/p>
6.2 追肥管理
一般追肥3次。移栽苗活棵后,每667 m2 施5 kg尿素提苗促蘗;分蘗盛期施用5~8 kg尿素,4~5 kg氯化鉀作壯蘗肥;收獲前15~20天,每667 m2 施15 kg尿素作返青肥。結合防治病蟲害可噴施0.3%磷酸二氫鉀液和0.2%尿素液2~3次,以促進蔥苗健壯生長。
6.3 溫光管理
香蔥生長和分蘗的最適溫度控制在12~25℃。當夏季露地氣溫過高,嚴重影響香蔥的正常生長時,必須采用遮陽網(wǎng)覆蓋。冬季平均氣溫降至 15℃以下時,可采用小拱棚覆蓋,以防凍害,確保香蔥正常生長。
6.4 除草、培土
香蔥定植成活后,應根據(jù)情況及時中耕除草,防止雜草叢生及土壤板結。整個生育期可中耕除草2~3次。操作時,注意不能傷及蔥根。香蔥生長后期根部要注意培土1~2次,培土宜在上午土溫較低時進行,以不超過葉身和葉鞘的交界處、不埋沒心葉為宜。
7 病蟲害防治
7.1 香蔥主要病蟲害
香蔥蟲害主要有薊馬、斑潛蠅、蔥蠅、蚜蟲、斜紋夜蛾、紅蜘蛛等,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葉枯病、銹病、白粉病、紫斑病、灰霉病、疫病、軟腐病等。
7.2 防治原則
以防為主,綜合防治。優(yōu)先采用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合理使用化學防治。
①農業(yè)防治 選用抗性強的優(yōu)良品種,培育適齡壯苗。實行水旱輪作、間套種,避免連作。前茬退茬后,清潔田園,深翻曬畦,用生石灰進行土壤消毒。及時摘除病葉,拔除病株,帶出田外深埋或焚燒。增施磷、鉀肥和有機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合理密植,及時排除田間積水。
②物理防治 播種前采用溫湯浸種;利用銀黑膜、防蟲網(wǎng)阻斷蟲源及雜草,起到抑蟲除草的作用;667 m2掛 25 cm×40 cm黃板30~40塊,誘殺斑潛蠅、蚜蟲、粉虱等;每667 m2掛 25 cm×40 cm藍板30~40塊誘殺薊馬;設置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
③生物防治 創(chuàng)造保護田地和利于田地生存的環(huán)境條件、用性誘劑誘殺斜紋夜蛾等。
④化學防治 農藥的使用嚴格按照GB 4285《農藥安全使用標準》和GB/T 832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執(zhí)行。合理混用、輪換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機制的藥劑,對發(fā)病較重的田塊應在1周后再補防一次。香蔥表面附有少量蠟粉,藥液不易粘附,可在使用農藥時加入少量尿素和硼肥,提高防效,增加植株的養(yǎng)分。在香蔥收獲前10天禁止使用任何農藥,以保證安全性。香蔥無公害栽培的藥劑防治方法如表1。
8 采收
當香蔥株高30~35 cm、假莖粗度0.5~0.6 cm時,即可采收。亦可根據(jù)香蔥市場行情及田間生長情況,推遲或提前采收上市。采收前 1天田間適當澆水,使土壤濕潤利于香蔥須根采出。采收時用刀連根一起挖出,挖出后摘除病葉、黃葉和蔥管的枯尖,將根部泥土洗凈、裝箱上市。
參考文獻
[1] 秦健,文俊麗,陳振東,等.柳江縣秋植香蔥新品種引進和評價[J].長江蔬菜,2016(20):36-38.
[2] 覃振助,覃振略,韋丹,等.廣西柳江縣香蔥周年生產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12(5):24-26.
[3] 李紅妹.田東縣香蔥生產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J].南方園藝,2014(25):30-31.
[4] 秦振略,覃振助,韋丹,等.廣西柳江縣蔬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J].中國蔬菜,2013(15):58-60.
[5] 李桂艷.超級稻—香蔥—香蔥高效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12(24):70-71.
[6] 莫海南,韋學能,楊光偉.早稻—秋花生—冬香蔥高產栽培技術[J].廣西農學報,2012(27):63-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