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敏 蔡蘭玉 (廣東醫(yī)科大學病原生物學實驗室,廣東 廣州 523808)
湛江地區(qū)老年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
陳 敏 蔡蘭玉1(廣東醫(yī)科大學病原生物學實驗室,廣東 廣州 523808)
目的探討湛江地區(qū)老年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藥敏分析。方法選擇378例老年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對耳分泌物進行病原菌分離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并對檢測結(jié)果進行分析。結(jié)果378例耳道分泌物標本中,371例培養(yǎng)出病原菌,其中細菌315例(84.91%),真菌48例(12.94%),無菌生長8例(2.16%)。363株病原菌中革蘭陽性菌164株(45.18%),其中金黃色葡萄球菌最多(21.83%);革蘭陰性菌151株(41.60%),主要為銅綠假單胞桿菌(18.33%);真菌48株(13.22%),其中黃曲霉菌最多(3.77%)。藥物敏感試驗發(fā)現(xiàn)金黃色葡萄球菌對喹若酮類藥物、萬古霉素、慶大霉素、苯唑青霉素敏感性較高;表皮葡萄球菌對萬古霉素、慶大霉素敏感性較高。對銅綠假單胞菌與變形桿菌進行藥物敏感試驗發(fā)現(xiàn),銅綠假單胞菌對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慶大霉素敏感性較高;變形桿菌對頭孢噻肟、頭孢他啶、頭孢吡肟、美洛培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慶大霉素敏感性較高。結(jié)論湛江地區(qū)老年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耳分泌物病原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變形桿菌為主,且對抗菌藥物敏感性不同,因此臨床治療應(yīng)根據(jù)致病菌及藥敏分析結(jié)果選擇適當藥物。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病原菌;耐藥性
近年,由于抗生素的廣泛使用,導(dǎo)致正常菌群失調(diào)及細菌抗藥性增強,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反復(fù)感染、久治不愈〔1〕,長期進展可影響患者聽力,尤其對老年患者〔2〕。老年患者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壓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因此老年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治療的藥物選擇尤為重要。本研究擬分析湛江地區(qū)老年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主要病原菌分布及其對抗菌藥的敏感性。
1.1研究對象 選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湛江地區(qū)5所地區(qū)醫(yī)院耳鼻喉科收治的老年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378例(如兩耳發(fā)病,則取分泌物較多、病情較重一側(cè))。其中男213例,年齡60~84〔平均(71.2±10.3)〕歲;女165例,年齡60~85〔平均(70.6±9.8)〕歲;60~70歲173例,71~80歲156例,>80歲49例;病程0.5~27年,其中0.5~1年184例,2~5年99例,6~10年65例,11~15年22例,16~27年8例。納入標準:年齡≥60歲;湛江地區(qū)常住居民或在本地居住2年及以上;病程超過6~8 w,有明確耳流膿和(或)聽力減退病史并在三級以上醫(yī)院確診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經(jīng)耳內(nèi)窺鏡或耳電鏡檢查確定有鼓膜穿孔、鼓室內(nèi)有膿性分泌物者。排除標準:經(jīng)CT、聽力學或局部檢查排除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者;近2 w內(nèi)局部或全身應(yīng)用抗生素者;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急性發(fā)作期者;急性化膿性中耳炎者;合并糖尿病、腫瘤等疾病者。
1.2方法 標本采集及培養(yǎng):在檢查室額鏡照明下,用75%的酒精清潔耳廓及外耳道皮膚,采用耳科專用無菌棉拭子取耳道分泌物,至于無菌試管并立即送往細菌室進行分離培養(yǎng),所有操作過程應(yīng)嚴格無菌。采集到的標本分離培養(yǎng)操作應(yīng)嚴格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3〕。病原菌鑒定:取可疑菌落采用VITEK-2 COMPACT微生物鑒定儀(法國梅里埃公司)進行鑒定。藥敏試驗:采用Kirby-Bauer紙片擴散法進行藥敏試驗,藥敏試驗結(jié)果按照美國臨床和實驗室標準協(xié)會(NCCLS)標準判定。質(zhì)控菌株:大腸埃希菌ATCC25922、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9213、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
2.1病原菌種類及構(gòu)成 378例耳道分泌物標本中,371例培養(yǎng)出病原菌,其中細菌315例(84.91%),真菌48例(12.94%),無菌生長8例(2.16%)。363種病原菌中革蘭陽性菌164株(45.18%),其中金黃色葡萄球菌最多,為81株(22.31%),其次為表皮葡萄球菌36株(9.92%),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20株(5.51%),溶血性鏈球菌9株(2.48%),肺炎鏈球菌7株(1.93%),化膿性鏈球菌6株(1.65%),腸球菌5株(1.38%);革蘭陰性菌151株(41.60%),主要為銅綠假單胞桿菌68株(18.7%),其次為變形桿菌33株(9.09%),肺炎克雷伯菌16株(4.41%),大腸埃希菌12株(3.31%),鮑曼不動桿菌9株(2.48%),綠膿桿菌8株(2.20%),產(chǎn)氣桿菌5株(1.38%);真菌48株(13.22%),其中黃曲霉菌最多,為14株(3.86%)。煙曲霉菌11株(3.03%),黑曲霉菌8株(2.20%),白色念珠菌8株(2.20%),近滑念珠菌4株(1.10%),平滑念珠菌3株(0.83%)。
2.2中耳炎分型與病原菌分布 371例中屬于膽脂瘤型138例,非膽脂瘤型200例,膽脂瘤型與非膽脂瘤型中耳炎患者中金黃色葡萄球菌16 vs 65例,表皮葡萄球菌8 vs 28例,銅綠假單胞菌39 vs 29例,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9 vs 11例,變形桿菌18 vs 15例,真菌46 vs 2例,其他32 vs 45例,無菌生長3 vs 5例。
2.3主要革蘭陽性菌藥物敏感試驗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進行藥物敏感試驗發(fā)現(xiàn),金黃色葡萄球菌對萬古霉素、慶大霉素、苯唑青霉素敏感性較高;表皮葡萄球菌對萬古霉素、慶大霉素敏感性較高。見表1。
2.4主要革蘭陰性菌藥物敏感試驗 對銅綠假單胞菌與變形桿菌進行藥物敏感試驗發(fā)現(xiàn),銅綠假單胞菌對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慶大霉素敏感性較高;變形桿菌對頭孢噻肟、頭孢他啶、頭孢吡肟、美洛培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慶大霉素敏感性較高。見表2。
表1 金黃色葡萄球菌與表皮葡萄球菌藥物敏感試驗結(jié)果〔n(%)〕
S:敏感;I:中敏;R:耐藥,下表同
表2 銅綠假單胞菌與變形桿菌藥物敏感試驗結(jié)果〔n(%)〕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甚至深達骨質(zhì)的化膿性炎癥,常因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病菌毒性過強、早期治療不當或延誤治療而遷延為慢性。臨床上主要以反復(fù)流膿、鼓膜穿孔及聽力減退為主要特征,嚴重者可引起嚴重顱內(nèi)外并發(fā)癥而危及生命,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治療至關(guān)重要。
目前對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病原菌的文獻研究較多〔3~7〕,且研究結(jié)果不盡相同。本研究與某些文獻研究略有不同〔6~8〕,這可能與研究對象年齡結(jié)構(gòu)、地域特征有關(guān)。由此提示,本地區(qū)老年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致病菌以常見細菌為主。但應(yīng)引起注意的是,條件致病菌銅綠假單胞菌為第二位致病菌,這可能由于部分老年患者有濫用抗生素藥物史,因而導(dǎo)致條件致病菌感染上升,與文獻研究一致〔9〕。本研究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致病菌種真菌檢出率較高,這可能與老年患者體弱、機體免疫力低及局部抗生素的長期當量應(yīng)用導(dǎo)致菌群失調(diào)有關(guān)。
藥敏試驗對于指導(dǎo)老年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藥敏試驗發(fā)現(xiàn),湛江地區(qū)老年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主要病原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表皮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等對目前臨床經(jīng)驗用藥如青霉素、紅霉素、氨芐西林、頭孢曲松等敏感性較低,因此此類藥物已不能作為治療首選藥。本研究對主要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進行藥敏試驗結(jié)果與李慎玲等〔10〕報道不同,這可能與地域差別、研究對象年齡構(gòu)成及抗生素是否使用有關(guān)。不同致病菌株對不同抗菌藥的敏感性和耐藥性不同,臨床應(yīng)根據(jù)研究對象致病菌株及藥敏試驗結(jié)果選擇合適抗菌藥物。
1鄧碧凡.老年慢性化膿性中耳炎62例聽力學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3):613.
2葉英嫵,王毓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M〕.第2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7:23-30.
3李 穎,任紅波,韓富根,等.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兒感染病原菌分布與藥敏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7):1647-9.
4顧興智,尤樂都斯,克尤木,等.新疆慢性中耳炎細菌學分析及動態(tài)變化研究〔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14;20(3):223-7.
5熊觀霞,自 晶,吳 旋,等.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細菌學監(jiān)測和藥物敏感性動態(tài)分析〔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12;331(2):228-34,259.
6吳 鏑,曹晉桂,馬文杰,等.成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13;8(5):589-91.
7劉春玲,陳妙兒,張少燕,等.耳部炎性疾病的細菌學及藥物敏感性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dǎo)報,2012;9(16):111-2.
8張 奕,劉 君,趙紀余,等.65例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伴真菌感染診療分析〔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0;30(10):1254-7.
9龍 彬,韓淑貞,王玉杰,等.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的病原菌特點及藥敏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3;23(8):1993-5.
10李慎玲,張孝田,姜曉丹,等.53 例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分泌物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學分析〔J〕.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2015;29(3):31-3.
R764.22
A
1005-9202(2017)24-6178-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24.075
2016年度湛江市第四批非資助科技攻關(guān)計劃(No.2016B01169)
1 湛江市中心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陳 敏(1982-),女,實驗師,主要從事病原生物學研究。
〔2017-08-11修回〕
(編輯 袁左鳴/滕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