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潤泉
【摘 要】:隨著建設項目的不斷展開,地下室墻板的施工質量通病時有發(fā)生,地下室墻板裂縫通病逐漸成施工單位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地下室墻板;裂縫;控制;施工
隨著城市建筑的不斷擴張和發(fā)展,相配套的人防地下設施也進一步完善,大型的人防設施也列入了建筑規(guī)劃的行列。多年以來,施工中通過改良砼配合比、級配、外加劑的良好應用,人防地下室砼墻板干縮裂縫雖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最終解決問題。本人對近期幾個大型項目進行了總結,以期減少施工成本,保證工程質量。
1、地下室墻板裂縫的特點
地下室墻板的收縮裂縫特點是在砼凝固過程中,產生干縮和凝縮,其中以干縮為主,多發(fā)生在砼面層上,裂縫淺而細,形式多為不規(guī)則,一般早期出現(xiàn)。
2、地下室墻板裂縫的原因
2.1 收縮裂縫。 工程全部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為達到混凝土的可泵性,水灰比偏大且骨料粒徑偏小。骨料粒徑偏小,不利于制約混凝土的收縮,產生收縮裂縫。地下室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水泥硬化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水化熱,大量的水化熱聚集在混凝土內部而不易散發(fā),導致內部溫度急劇上升,而混凝土表面與外界環(huán)境接觸,散熱較快,使混凝土內外溫差大于25℃;由于熱脹冷縮的關系,較大的溫差造成內部與外部熱脹冷縮的程度不同,內部混凝土的膨脹受到外部混凝土的約束,從而使混凝土表面產生拉應力。當拉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極限時,混凝土表面就會產生裂縫。
2.2 干縮裂縫。 混凝土的干縮裂縫是硬化前的新拌混凝土在凝結過程中因表面水分蒸發(fā)而引起的裂縫。混凝土受到外部條件的影響,表面失水會產生收縮,當收縮受到內部約束時將產生拉應力,該拉應力超過混凝土抗壓強度時便會產生干縮裂縫。由于地下室混凝土外墻體積與表面積之比小,使干燥在短時間內速度加快,混凝土澆筑后混凝土構件的外露表面,在大風天氣出現(xiàn)裂縫多為表面性,呈中間寬、兩端細且長短不一的平行線狀或網(wǎng)狀形式,寬度多在0.05 mm~0.2 mm之間的淺表性裂紋。
2.3 強約束引起裂縫。 約束是對結構構件活動和變形的制約,約束分為內部約束和外部約束。當墻體混凝土收縮變形產生內應力,若外約束很強,產生的內應力不能造成約束變形時,則墻體混凝土出現(xiàn)開裂。尤其是早期混凝土容易開裂,因為混凝土早期抗拉強度較低。
2.4 施工方法不合理。 混凝土澆注施工走向不合理,施工分段及不同工作段間施工順序不合理,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接縫振搗不到位,甚至出現(xiàn)漏振等,梁柱節(jié)點鋼筋密集處未使用小型振搗棒振搗密實,混凝土澆筑后,未達到強度即進行后續(xù)工序施工,地下室頂板混凝土澆注完成后,立即在其上進行上部施工、材料的堆放,使混凝土在強度增長初期受到震動,導致混凝土出現(xiàn)裂縫。
2.5 模板拆除時間過早及養(yǎng)護不到位。 混凝土終凝后未采取覆蓋澆水養(yǎng)護,外墻模板拆除時間過早,拆模時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周圍環(huán)境溫差大,有缺棱掉角現(xiàn)象,拆模后未及時進行保溫保濕養(yǎng)護,灑水養(yǎng)護時間短,混凝土強度隨齡期增長緩慢,造成出現(xiàn)早期干縮裂縫。
2.6 混凝土外墻鋼筋保護層厚度偏薄。 對一些鋼筋密集、復雜暗梁與暗柱交接處,鋼筋翻樣不細致,未合理安排各方向主筋與副筋位置,內外層鋼筋之間的拉鉤長短不一致,未使用相應的標準墊塊造成鋼筋保護層厚度偏薄,鋼筋露筋,拆模時表面混凝土剝落,鋼筋與混凝土之間握裹力減少,失去粘結力造成裂縫的產生。
3、地下室墻板裂縫控制施工方法
3.1地下室外墻、梁板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細小裂縫,部分為貫穿性裂縫,部分為淺表性裂縫。對于貫穿性裂縫采用水溶性聚氨酯壓力灌漿。因為,水溶性聚氨酯遇水后自行發(fā)散、乳化、發(fā)泡,立即進行化學反應,形成不透水的彈性膠狀固結體,有良好的止水性能;經化學反應后形成彈性膠狀膠狀固結體有良好的延伸性、彈性及抗?jié)B性、耐低溫型,在水中永久保持原形,可灌性好,對人體無害、無毒、無污染。對于淺表性裂縫采用水泥漿涂刮封閉。
3.2貫穿性裂縫加固處理施工工藝。 加固處理施工應等待結構收縮基本穩(wěn)定后進行,可在裂縫部位用粉刷石膏做 50×50×30 ㎜灰餅觀察,待石膏灰餅不發(fā)生變形時,表示裂縫已基本趨于穩(wěn)定,可以采用水溶性聚氨酯壓力灌漿進行加固 處理,仔細檢查漏水部位,清理滲漏部位附近的污物,以備灌漿,在漏水部位打灌漿孔,對深層裂縫可鉆斜孔穿過封面。埋設灌漿嘴,用快硬水泥封閉。
3.3用填充法處理。 對較大裂縫及施工縫接頭處用膠凝性水泥砂漿進行填充處理。先把裂縫鑿成上大下小V字形狀,用鋼絲刷將裂縫刷干凈,用水清洗表面雜物干燥后,再刷素水泥漿一道,用1:1水泥砂漿填充密實。在裂縫兩側100mm范圍做防水附加層加強防水效果。
3.4淺表性裂縫處理施工工藝。 采用鋼絲刷,將裂縫左右 300mm 范圍內將砼表面清理干凈,清除表面附著的污物,用清水洗凈,待砼表面干燥后,在砼表面裂縫隙200mm左右范圍內涂刷滲入801 膠水的水泥漿進行封閉,待水泥漿干燥后,再進行進行地下室內墻及頂板下道工序施工。
4 、質量要求及注意事項
4.1 砼強度控制:外墻拆模強度須達到1.20mpa時(一般是24小時左右),即可全部拆模,如過晚拆模,則模板拼縫處砼易水分蒸發(fā),并形成風縫,引起冷縫。
4.2 模板控制:模板之間表面吻合緊密、平整、接縫嚴密,保證整體模板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不得漏漿。
4.3 拆模事項:模板工須有熟練操作技術,有連續(xù)作業(yè)的心理準備,一次拆除全部模板,不得停歇。
4.4 涂刷養(yǎng)護液:必須隨拆隨涂,緊跟其后,連續(xù)均勻涂刷兩遍,并不得漏刷及停歇。
4.5 成品保護:拆下的模板及時運出,防止碰撞,做好涂刷后的成品保護。
5 、安全措施
5.1施工人員必須遵守安全生產的有關規(guī)定,服從安全員的監(jiān)督。
5.2操作人員必須熟練施工工藝過程,嚴格按施工工藝進行施工。
5.3施工前認真進行交底,使施工一次成型。
5.4對整個施工作業(yè)面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造成地下室混凝土墻板裂縫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要在設計、材料選用、施工方法、養(yǎng)護及體型處理等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就能夠有效地減少地下室混凝土墻板裂縫的產生。
【參考文獻】:
[1]盛新峰,袁媛.地下室外墻施工中裂縫控制措施初探[J].科技致富向導,2011(20).
[2]鄧海滔.地下室外墻施工中裂縫控制措施初探[J].科技風,201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