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帆,陳 鑫*,徐 明,王 睿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南京醫(yī)院心胸血管外科,江蘇 南京 210006)
烏司他丁在體外循環(huán)心臟手術中對心肌的保護作用
朱一帆,陳 鑫*,徐 明,王 睿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南京醫(yī)院心胸血管外科,江蘇 南京 210006)
目的 在體外循環(huán)心臟手術中應用烏司他丁,探究分析其對心肌的保護作用。方法 從我院選取體外循環(huán)心臟手術患者共1300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50例,運其中對照組的患者不采用烏司他丁,而在觀察組中,則采用烏司他丁。結果 在兩組患者完成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心肌細胞較對照組有明顯的保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烏司他丁應用在體外循環(huán)心臟手術中,可起到保護患者心肌細胞的作用。
烏司他??;體外循環(huán)心臟手術;心?。槐Wo作用
在體外循環(huán)手術中對心肌細胞進行保護是臨床手術過程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就心肌細胞的保護措施而言,傳統(tǒng)的保護方法主要采用了停搏液以及低溫等方法進行保護。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人們對醫(yī)療服務要求的提升,對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征以及減輕心肌損傷日漸成為臨床中所研究的焦點[1]。而在本文中,則通過對我院選取收治的體外循環(huán)心臟手術患者1300例進行了有效具體的探討,最終的報告如下。
從我院選取2014年6月到2017年7月收治的體外循環(huán)心臟手術患者1300例,運用隨即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50例。其中男680例,年齡介于32到66歲;女620例,年齡34到68歲,而通過進一步的分析發(fā)現(xiàn),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在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的患者不采用烏司他丁,而在觀察組中,則采用手術過程中給患者注射90萬IU的烏司他丁,并在手術前對患者進行靜脈注射30萬IU的烏司他丁[2]。
采用SPSS 20.0軟件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3]。
在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后,對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進行統(tǒng)計分析。如表1[4]、表2[5]。
表1 兩組患者的正性肌藥力藥物的使用量
表2 對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進行統(tǒng)計對比分析(±s)
表2 對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進行統(tǒng)計對比分析(±s)
組別IL-6IL8TNF-αLDHCK-MBeTnl對照組656.9±94.8201.9±22.150.9±11.3453.1±94.933.9±19.90.756觀察組431.2±99.9168.3±21.635.9±11.9375.9±89.924.5±12.60.446
心臟手術體外循環(huán),簡稱CPB,是一種創(chuàng)傷性極大的治療方法,主要的作用是為開心手術提供了可靠性的保障,但也就在這個過程中,也導致了炎性反應的產生。具體而言,炎性反應的產生是由于血液暴露在氧合器、管道等異物表面上,導致補體激活和單核或巨噬細胞的激活,最終導致了大量炎性因子的產生。而其中的TNF-α會對血管內皮細胞以及免疫黏附等組織造成直接的損傷。IL8會對中性粒細胞產生活化作用也會產生選擇性趨化作用,最終導致中性粒細胞出現(xiàn)變形反應、脫顆粒反應等。
而在臨床中,烏司他丁是蛋白酶抑制劑中的一種,抑制的對象可分為胰蛋白酶、性蛋白酶、纖溶酶等。而通過一系列的臨床研究證明得出,烏司他丁細胞是具有穩(wěn)定溶酶體膜的,不僅能夠對心肌抑制因子起到抑制的作用,而且消除自由基和抑制炎癥因子釋放等,由此可見,烏司他丁是心肌細胞外循環(huán)保護的關鍵所在。而在我國,烏司他丁的應用也是十分的廣泛,比如:體外循環(huán)心臟手術對心肌保護的作用中。而從本文中也看出,在將觀察組的IL-6、IL8、TNF-α、CK-MB水平和對照組進行對比分析時,觀察組的水平明顯較低(P<0.05),且LDH、eTnl指標相較于對照組要?。≒<0.01)。為此,這也就致使在觀察組中應用正性肌藥力藥物的使用量以及使用時間的減少(P<0.01)。
綜上所述,將烏司他丁應用在體外循環(huán)心臟手術中,可起到保護患者心肌細胞的作用,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意義,值得推廣應用。
[1] 詹玉茹,滕佳丹.右美托咪定聯(lián)合烏司他丁在嬰幼兒室間隔缺損修補手術中對心肌保護作用[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6,37(32):4040-4041.
[2] 陳 萍,章曉華,陳偉達,羅智超,周成斌,彭 東,鐘執(zhí)文.烏司他丁在體外循環(huán)心臟手術中對心肌的保護作用[J].廣東醫(yī)學,2003,11(05):481-483.
R654.2
B
ISSN.2095-6681.2017.31.68.02
陳 鑫
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