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琴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語文閱讀教學也逐漸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在這之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有效“對話”的具體策略是討論的主要問題。在第一部分主要對現(xiàn)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對話”過程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則針對現(xiàn)階段教師應如何實現(xiàn)有效對話提出了具體策略,并結合實例進行了說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對話”;策略
“對話”這一概念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已經有一段時間,然而根據現(xiàn)階段狀況來說,這一理念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現(xiàn)狀況并不理想,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對于語文閱讀教學來說,對話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體會文章感情,但根據現(xiàn)階段我們搜集到的數(shù)據來看,大部分教師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本文將對這一問題進行詳細研究,并以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內容作為范例提出具體策略。
一、現(xiàn)存問題分析
(一)教師占據對話主導位置
在對現(xiàn)存問題進行討論之前,我們需要明確的是,這里的對話指的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從這一理論出發(fā),不難發(fā)現(xiàn),現(xiàn)階段大部分語文教師占據了閱讀課中對話過程的主導位置,小學階段的課程中這一現(xiàn)象更為明顯。從對話的目的來看,顯然這樣的對話方式達不到我們預期的目標。針對這一點來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明確自身位置,將學生看做課堂的主體。
(二)師生之間對話渠道閉塞
部分教師仍在沿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法也是導致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的對話無法實現(xiàn)其本來作用的原因之一。根據現(xiàn)有數(shù)據來看,仍有一部分教師在閱讀課中講解時間過長,學生沒有自主閱讀和思考的空間,導致師生之間對話渠道閉塞。顯然,這樣的教學方式一方面達不到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對話的目的,另一方面學生也難以對文本有深刻的理解。
(三)學生間對話環(huán)境不平等
在一個班集體中,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狀況可能有所不同,甚至會存在兩極分化的情況。當班級內出現(xiàn)這樣的狀況時,語文教師如果不能一視同仁,給予所有學生相同的對話機會,這部分學生就很有可能失去信心,從而對語文閱讀課程失去興趣。在小學階段,這些學生更需要教師的關注,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展開對話時做到平等對話是非常重要的。
二、實施策略研究
(一)充分閱讀之后進行對話
“對話”的目的是輔助學生對文本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思考,因此,我們建議,小學語文教師在實施對話的過程中要摒棄長時間的講解過程,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閱讀時間,并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展開對話。舉例來說,在對人教版教材中《生命生命》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會將作者杏林子的生平作為媒介與學生展開對話,而這時如果教師設置的自主閱讀時間過短,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浮于表面,對話過程就會變得形式化、口號化。學生對于作者及文本內容的理解也就只能停留在“杏林子是個堅強的人”“杏林子敢于和命運做斗爭”等,難以深層次地理解作者對于生命的探討。反之,學生經過了一定時間的自主閱讀,必然能自發(fā)地體會到文中所表現(xiàn)的感情,此時教師使用杏林子的生平展開對話則必然能得到更多反饋。
(二)了解學生狀況后進行對話
上文中我們已經提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否做到了解學生狀況、創(chuàng)建公平的對話環(huán)境是決定“對話”有效性的關鍵因素之一。在語文課堂中,教師是面向整個學生群體的,但學生反饋卻各有不同,因此,我們建議教師在對話過程中采用漸進式提問法,逐漸增加問題難度,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對話過程中來。以人教版教材中《蟋蟀的住宅》一課為例,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設置問題如下:
1.蟋蟀的住宅都有什么明顯的特點呢?
2.蟋蟀的住宅面積多大?有什么裝飾嗎?蟋蟀在住宅中主要做什么呢?
3.用自己的話評價一下課文中蟋蟀的住宅。
不難發(fā)現(xiàn),這幾個題目的難度是逐漸遞增的,即使學生學習能力不強也能對第一道題進行作答,而大部分學生都能在課文中找到第二題對應的答案,相應的,第三道題則主要針對于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根據學生不同狀況針對性地進行對話是保證對話有效性的關鍵手段之一。
(三)根據對話內容進行評價
教師在對話過程中對學生反饋的評價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參與對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教師在評價過程中依然要以鼓勵和引導為主,當發(fā)現(xiàn)學生問題時應在指出問題的同時對學生表現(xiàn)優(yōu)異的部分進行稱贊。比如:在對《小馬過河》一課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設置問題:想象一下,小馬在過了河之后會說些什么呢?設置這一問題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到遇到問題時除了尋求幫助之外敢于嘗試也是非常重要的。此時,學生的答案很可能千奇百怪,但教師決不能直接否定學生的答案,而應該先肯定學生的想象力,進而繼續(xù)提問引導學生回答。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有效“對話”的策略應從充分閱讀、漸進式提問、積極評價三方面做起。
參考文獻:
[1]張微.運用有效對話,提高教學效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6).
[2]沈曉華.以生為本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對話的案例談[J].作文教學研究,2010(3).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