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焱
摘 要:地理學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科學。在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中,要求“從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學習出發(fā),構建體現現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學發(fā)展、適應社會生產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課程。引導學生關注全球問題以及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地理問題,弘揚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強化人口、資源、環(huán)境、社會相互協(xié)調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為了達到培養(yǎng)國家公民的目的,我認為地理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大量實踐,尤其是學生的野外實踐活動。這樣才能讓學生從身邊環(huán)境開始,關心我國的基本地理國情,關注我國環(huán)境與發(fā)展的現狀與趨勢,增強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關鍵詞:高中地理 野外實踐
高中地理教學應更加注重實踐的作用,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地理知識,將課本理論知識正確運用到指導實踐中去。教師要在這個教學過程中不斷轉化教學方式,拓寬教學思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調動學生對地理學科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提高高中地理學科的教學質量。[1]
一、重視野外實踐活動在中
學地理教學中的作用中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決策者和建設者,當今時代背景要求學生具有實踐能力和開拓創(chuàng)新能力,他們具有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對國家將來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將野外地理實踐活動應用于中學地理教學中,是培養(yǎng)中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地理的實踐性特點必然要求把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決定開展野外實踐活動的必要性。它需要每個學生主動自覺地參與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操作”、“實踐”、“調查”等活動,既要自己動腦筋去想,還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手去操作,強調學生的直接經驗.尊重學生的獨特見解和感受。[2~6]
二、提高開展野外實踐教學是意識
作為實踐性非常強的地理學科,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擺脫傳統(tǒng)的教師思維,破除教師簡單的在課堂對學生進行灌輸的思維模式,積極探索適合高中地理學科的教學思維,積極參與到高中地理學科的教學改革中去,充分研究和探討野外活動教學方式對高中地理學科的促進作用,不斷完善這一教學模式的實踐形式。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提高自身實踐能力,如地理觀察和分析能力,地理考察和野外觀測能力,地理環(huán)境分析與預測能力,以及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地理知識的能力等。
三、選取恰當的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選擇是進行野外實踐教學的重點。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師首先要對教學內容進行詳細分類,選取適合開展實踐教學的內容進行教學,并且通過野外實踐教學活動能夠完成教學目標,并且提升學生實踐技能,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實現學生在價值觀和對地理學科情感態(tài)度上的提高。野外實踐教學是開放性的教學,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案的同時,還要做好安全預案,保證學生在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地理知識的實踐和學習。[7~11]
四、選取恰當的教學時間
教學時間的選擇對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學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在什么時間進行野外實踐教學,就需要教師根據高中地理知識的內容進行選擇,結合教學內容分析,進行恰當的教學活動設計,同時還要結合學生的地理知識及相關知識的儲備能力,盡可能將教學效果提高到最大程度,讓學生在充分準備的前提下獲得更多的地理知識。同時,教師在進行野外教學實踐的設計時,要考慮到時間和時空對于課程設計的限制,因此,應盡可能選擇占地和占時較少,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動進行安排。五、制定并遵守活動程序
1.充分準備。
教師在準備進行野外實踐教學之前,要嚴格按照課程安排,選取適當的教學內容,盡可能多的搜集相關資料,充分準備與課程內容有關的圖片、文字以及遙感方面的相關資料,并對課程內容和相關資料做好分析檢驗。然后教師要將準備進行的野外實踐教學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以及教學結束后的成果總結分析匯報進行具體安排,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另外,對學生也要進行適當分組,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實踐內容。
2.具體實踐。在進行野外實
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認真指導,對于學生的問題進行認真的討論和解答,引導學生按照課前準備的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進行認真的學習和討論,對于學生需要的實驗器材和實驗工具等要求,教師要進行恰當的安排,引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認真完成預期的實踐活動。
3.課后總結。在課外實踐教
學結束之后,教師要及時引導和督促學生完成對野外實踐教學的筆記整理和補記工作,并指導學生完成野外實踐教學的課后總結工作。對于學生完成的課后總結和匯總,教師要認真分析和批改,總結活動的成功之處,分析活動的欠缺之處,為相關課程的開展積累經驗。對于學生做的好的地方及時進行鼓勵和表揚,調動學生學習地理學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五、總結
總之,中學地理教學必須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尤其在當今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前提下,我們更應該重視野外實踐活動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作用與應用,在教學過程中加以完善,增強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出更多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淺析中學地理教師如何組織野外實踐活動[J]. 彭志堅. 新課程學習(下). 2011(02)
[2]關于高中地理教學中強化課外實踐活動的思考[J]. 巫升根. 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 2009(18)
[3]高中地理“活動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 孔海君.華東師范大學 2009
[4]實踐活動滲入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研究[D]. 付貴云.上海師范大學 2009
[5]高中地理課外實踐活動教學研究[D]. 周關陽.聊城大學 2015
[6]中學地理實踐活動教學調查研究[D]. 何林萍.陜西師范大學 2014
[7]高中地理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實踐研究[D]. 左海燕.南京師范大學 2013
[8]基于IGEO的我國高中地理野外實察現狀調查與實施策略研究[D]. 李金澤.東北師范大學 2013
[9]地理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D]. 陳雷.重慶師范大學 2013
[10]中學地理課程中地理考察實踐活動的研究[D]. 章麗保.南京師范大學 2005
[11]論中學地理活動課程[D]. 宋茁.湖南師范大學 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