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軍
摘要:本文針對體育與健康這門課程的特點以及高中學生的身體狀況,依據(jù)新課標的精神,以及根據(jù)自己教學實踐,現(xiàn)就如何上好高中體育與健康課談談自己的體會。
關鍵詞:高中體育; 探析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221-01
1.正確處理好體育教學中技術教學和理論教學的關系
1.1 通過體育理論知識傳授,教會學生對體育知識的學習。體育教材是學生進行體育知識學習的主要教學資料體育教師正確引導學生對體育教材的學習是學生學習體育的基礎。重點應指導學生了解體育教材的知識結構,讓他們知道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指導他們邊閱讀、邊思考、邊比劃、邊練習。使學生對體育實踐內容有一個粗略的印象體育教科書中的插圖和圖示有完整動作圖、分解動作圖、輔助練習圖、練習方法圖、游戲方法圖、戰(zhàn)術配合圖及衛(wèi)生保健知識圖等。它們是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有效資料,教師應指導學生看懂體育教學資料中的插圖和與圖示的內容動作順序、動作路線及技術要求等,培養(yǎng)學生的識圖能力和自學能力,以利于他們更好地掌握體育的基礎知識與運動技能。學生體育知識的"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應幫助學生進行體育基礎知識的學習,教會一些簡單的學習方法,例如,如何看懂武術動作路線圖和籃球戰(zhàn)術圖表等,讓學生通過基礎知識的學習而有一定量的體育知識素養(yǎng)。
1.2 針對體育課的不同類型進行相應的學法指導。體育課通常分為實踐課和理論課,而從體育課的特點和課時分布來看,大部分為實踐課。從教學內容來分可分為:新授課和復習綜合課。總之根據(jù)不同的分類方法有不同類型的課型,而不同類型的課的教學目標是不一樣的,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時必須以課的類型為依據(jù),才能做到有效指導。在新授課中教師的"教"的比重稍大于學生的"學",在綜合復習課時則要更注重學生的"學",此時學生的"學"法將形成學生的體育學習習慣和能力。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在新授課學習時,在泛化和分化階段,教師利用一定條件,對某些錯誤動作加以限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在動作學習的泛化和分化階段,教師自身要加強正確方法的學習,為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和動作示范,并利用一定量的輔助手段進行學法指導,促使學生正確學會動作。在復習綜合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不失時機地運用示范和點撥法,引導學生"學"法的遷移和運用,促使學生會"學"。
2.教學方法的改革
2.1 學習積極性的培養(yǎng)。"激發(fā)運動興趣,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是體育與健康課程基本理念之一,興趣能促使學習積極性的提高。這就要求教師上課時用激情的語言、積極地態(tài)度、師生共同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以感染學生參與、提高學習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關心學生,與學生一起參與運動,創(chuàng)造和諧的師生關系,以激勵學生學習的動力;密切注意性別、體質的差異分層教學,運用激勵、贊許的語言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使苦學為樂學,推動學生更加自覺努力地學習。
2.2 學習主動性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應同處于平等地位,教師變主宰為主導,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活動,發(fā)揮學生主動性,充分表現(xiàn)其才能,使其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應形成自己的個性化教學,有的教師上課感情充沛,利用體勢語言、藝術化語言感染學生、指導學生,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有的教師擅長訓練,上課時采用游戲、競賽、豐富的練習方法,使學生在實踐練習中增長才干。
2.3 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通過集體游戲和比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通過培養(yǎng)合作與競爭意識來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在體育教學競賽中,為了贏得比賽,就需要不斷地思考改變戰(zhàn)術方法,就需要創(chuàng)新意識和方法。體育競賽在競爭條件上有其獨具的優(yōu)勢,這些教學優(yōu)勢通過教師的組織教學能有效地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新動機。重視學生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引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對項目內容、技術動作、競賽規(guī)則、場地器材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教師尊重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指導學生解決問題,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訓練,對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和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會有很大的幫助。
3.學會評價方法,培養(yǎng)評價能力
在使學生學會分析判斷的基礎上,應該培養(yǎng)他們具有評價能力。對事物迅速作出判斷和評價是現(xiàn)代社會對 人的素質提出的新的要求。通過對事物作出價值判斷,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體育價值觀,樹立積極進取的精神,激 發(fā)學生向新的目標前進的愿望,新編教材為此建立了學習評價體系。它包括學習前評價,學習過程中的評價和 學習后的結果評價;評價的內容既有體育知識、技術的學習情況,也有身體機能能力的情況和心理狀況;評價 的指標既有定性也有定量;評價的方法是結合各項學習內容,采用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師生互評、小組評價 等等。建立較為完整的學習評價體系,有助于使學生學會評價方法,培養(yǎng)評價能力,從而促進素質的提高。
總之,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是孤立進行的,兩者具有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功能。能力和技能是概括化和類化了的知識,知識是能力和技能的經驗總結和基礎,在知識和經驗基礎上形成的能力和技能,直接影響著知識的吸收,消化和遷移,直接影響著知識的擴展和運用。正因為這種關系,在教學中我們既要傳授知識,更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當學生具有了一定的體育能力,才會逐漸養(yǎng)成自覺鍛煉、自覺支用醫(yī)務監(jiān)督自我保健的習慣。在教學中將知識、技術、提高身體素質與能力教學體系有機的統(tǒng)一起來,建立一種體力與能力并重的教學體系,為學生的終身體育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