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教育作為小學基礎教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發(fā)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擴大學生的思想認識,關鍵在于小學語文課程的教育創(chuàng)新工作。當今社會以教育為根本,小學語文教育更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摒棄以往固有的傳統(tǒng)模式,創(chuàng)造新時期新課程、新教學觀念、新師生關系,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讓教學告別單調乏味,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新認識。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語文 教育教學 教學策略
引言
近年來新課改的出現(xiàn),對教師的教學要求也逐步提高。尤其是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應該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無限激發(fā)他們的潛能,讓學生的學習變得輕松,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新課改以后,對學生要求的不再是單一的學習模式,而是更加靈活,更加具有挑戰(zhàn),讓他們根據(jù)自身探索性的去學習,并在老師指導、同學間交流之下運用在實際生活中來。小學語文不單是對字詞的學習記憶,更是對中華博大精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1]
一、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育所處的困境
語文是關乎語言溝通和表達的基礎,只有熟練掌握這項技能,才能發(fā)掘人類無限的潛能,將中華文明發(fā)揚光大。當前新課改的實施讓小學語文課程面臨著種種困難:[2]
1.教師自主意識缺失
新的課改精神對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學習觀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學校的教師一味守舊,教學態(tài)度不夠端正,為了硬性任務在教學,而不是心中有所目標,為了學生以后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而努力工作。為了解決這種問題,學校應該建立教師獎勵機制和試點改革匯演,讓教師參與其中并意識到自身不足。[3]
2.學生自主意識缺失
很多學生自以為語文是自己最為熟悉的,而忽略了上課認真聽講,長期以來導致課程的丟失,學習成績的下降。同時,在語文課堂上學生一些異想天開的想法受到老師冷落或者置之不理,更加打擊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完全喪失了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3.教學內容缺乏以人為本意識
很多小學課本里的文章絕非一種簡單的思想教育,老師不應該一概而過,而是應該仔細引導學生領悟主人翁的精神,身臨其境的講解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和細節(jié),引起大家共鳴,引發(fā)學生深刻思考,以此來增加他們對語文的濃厚興趣。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解析
新課改的實施,對老師和學生都有了較高層次的要求,下面將對進行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方法途徑進行簡要概述:
1.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語文學習是貫穿我們一生的學習科目,需要家庭和學校的一同努力。為了讓孩子能構對語文產生興趣,學校老師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變革創(chuàng)新。以前的課堂盡管老師在講臺上一腔熱血,但是學生依舊昏昏沉沉,學習的興致早就不知所蹤,根本無法完成教學目標。新課改下的學習模式是一種互動監(jiān)督的學習模式,按人數(shù)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課前充分準備,課上大家盡情交流,互相督促進步。討論過程中,老師全程監(jiān)督,及時解決困難,保證課程討論的順利進行,激發(fā)孩子們無限的創(chuàng)造性和學習能力。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網絡等現(xiàn)代科技手段,更好地展現(xiàn)學習過程,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同時也減輕了老師的負擔。
2.獎勵制度的完善
新課改模式的實施讓更多的孩子獲得進步,發(fā)揮自我能動性和無窮的想象力,但是可能會有一小部分孩子跟不上課改的步伐,一直在原地踏步迷茫,嚴重的可能自暴自棄甚至喪失學習興趣。建立健全獎勵機制可以緩解這一問題,小學生本身都希望得到認可和贊美,新機制的出現(xiàn),可以讓學生表現(xiàn)的更為出色。老師及時的鼓勵和幫助,可以為這些不知怎么辦的學生指明方向,讓他們盡快適應新的學習模式,加入到課堂討論小組中來。同時可以先鼓勵擁有一定成績的同學,讓他們積極帶動其他落后的學生,帶動他們共同學習進步,保證每個人都不會脫離隊伍。
3.充分的課前準備
小學生涯中,孩子們正處于一個對知識和對世界的未知充滿好奇的階段,尤其是在語文課堂上,中華語言的博大精深更加給他們帶來無限的疑惑,讓他們不斷沖刷著自己現(xiàn)有的知識層面,提出各種怪異的問題和想法,有時候讓老師也不知如何回答。這些問題在小學階段是他們無法理解的,因為他們知識的欠缺,此時就需要老師及時給與正確引導,既不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又能讓他們得到滿意的回答。因此,老師課前認真?zhèn)湔n是必要的,不僅僅對于課上要講到的問題進行準備,還要根據(jù)學生情況準備一些他們可能問到的問題。所以充分的課前準備不單單是完善備課本,還要將課堂內容簡單直觀的體現(xiàn)出來,讓學生易于理解,當場消化吸收,加深他們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4.教師素養(yǎng)的提升
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程度,他們在孩子的少年時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僅單獨傳授課堂知識,而且對于引導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起著關鍵性作用,簡而言之,小學語文老師的水平決定著孩子進步的多少。由于好多學校語文老師的綜合素質不達標,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更無法正確引導學生的學習。因此,在新課改的浪潮中,小學語文老師也要順應時代潮流,不斷加強自身業(yè)務素質,通過積極主動學習培訓來武裝自己,多和同行專家溝通來提升自我,不斷開發(fā)探索出一套符合自我風格并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這樣在自我改進升華中實現(xiàn)自我價值,帶領學生共同進步,跟上新課標的要求。
結語
語文是一門積累的課程,教育是一項偉大的工程,絕不能急功近利。小學生處于人生的起步階段,教師務必認真對待每一個教育細節(jié),秉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在快樂學習中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柯鎮(zhèn)林.淺議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探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
[2] 楊艷麗.淺議新課標理念下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情感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4:177-179.
[3] 門彩霞.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研究[J].文理導航,2017(27).
作者簡介
李鳳娥(1965.01.05—),女,漢族,黑龍江省七臺河市,???,研究方向: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