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玉成
對黨的十九大報告的理解,可以引用一個“一二三”的概念。“一”指的是一個新思想的誕生。十九大明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實現(xiàn)了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岸敝竷蓚€重要判斷。一個是新時代,這是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還有一個判斷是關于社會主要矛盾的轉(zhuǎn)化?!叭笔侵甘糯蠼o我們展示了一幅清晰的包括背景、愿景和前景在內(nèi)的三維圖景,為未來五年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東西南北中,黨政軍民學,黨是領導一切的。黨團結領導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yè),實現(xiàn)偉大夢想,兩個“毫不動搖”是基本前提。一個是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第二個就是毫不動搖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這就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們已有的基礎上,怎么通過制度化的建設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這是未來五年的一個關鍵性命題。
十九大在關于反腐敗的成效方面概括非常到位: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xiàn),不能腐的籠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筑。初步實現(xiàn)、越扎越牢、正在構筑,都是進行時的狀態(tài)。一個基本戰(zhàn)略就是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zhàn)略定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然后又提出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等任務。十九大報告把制度建設提到了從嚴治黨的綱領性的、統(tǒng)領性的高度,制度建設是貫穿始終的。
筆者覺得這是一個必然邏輯。盡管過去多少年我們一直關注、強調(diào)制度建設,也有不少關于制度建設的探索和實踐,但是對于制度建設本身的意義和關于制度建設的原則性、技術性的問題,我們始終缺乏必要的研究,使得制度建設沒有能夠取得應有的成效,這也是十九大提出全面從嚴治黨要堅持問題導向的原因之一。
多年來,推進制度建設成為我們的共識,不能說我們沒有制度,但制度權威性并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在我們的政治實踐當中,制度建構的速度遠遠趕不上制度破損的程度,就像蓋了新房子后馬上就破損掉。我們建構了很多的制度之后,還沒有真正看到制度發(fā)揮規(guī)范性作用,這個制度就遭到了拋棄,以至于許許多多制度性的東西往往被束之高閣。表面上看,我們的問題往往被描述為制度缺失甚至無章可循,實際上是制度的權威性沒有得到切實尊重。有意無意超越制度、破壞制度的問題比起缺少制度,實際上更為嚴重,這種情況在十八大以后有了非常明顯的好轉(zhuǎn),但是問題依然存在。
因此,按照十九大精神和部署,對照制度建設的目標和差距,認真分析并且準確研判政治建設的制度性問題,有助于我們切切實實將制度建設推向新的高度,當務之急是要做好制度修復的工程??纯茨男┢茡p制度需要修復,通過一系列扎扎實實的努力、排查,將破損的制度一個個修復過來,使得制度能夠得到良性運轉(zhuǎn),發(fā)揮應有的作用,特別是要尊重《憲法》和《黨章》的權威性。一個制度受到破損,就有更多制度不被重視;一個個既有制度得不到尊重,新制度的權威性也沒有辦法確立。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制度修復比制度建構更加重要。
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一貫主張。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一方面重視思想建黨,另一方面加強了制度建設的力度,特別是制度的權威性開始得到確立,黨員領導干部遵守制度、遵循制度的自覺性也在增強,只要我們加強建構、完善制度基礎上的權利義務體系,就一定能夠維持全面從嚴治黨的良好態(tài)勢,并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
(作者系上海社科聯(lián)原黨組副書記、專職副主席,復旦大學教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