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穎頡
摘 要: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人重視起閱讀教學,課改對閱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強烈要求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該以學生為主,并且想方設法找到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幫助學生解疑答惑,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個性化閱讀
第一階段適用于高一學年,主要強調閱讀的興趣。主要從學生主體發(fā)展的內(nèi)在需要出發(fā),對學生的閱讀范圍、角度和思路等方面進行放開,即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來選擇閱讀對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閱讀的興趣,語文學習將成為無源之水。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我在實際教學中是這樣進行的:
1.發(fā)揮教材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課堂是學習語文的主陣地,課堂閱讀是課外閱讀的基礎,課外閱讀則是課堂閱讀的延伸,教師在教學中應很好地發(fā)揮教材的優(yōu)勢,把學生的閱讀興趣延續(xù)到課外,從課內(nèi)閱讀來帶動課外閱讀。例如在學習海明威的《老人與?!?,可以再介紹他其它一些作品,甚至還可以介紹美國其他著名作家的作品。
2.可以開展形式多樣活動,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可以通過每天語文課的5分鐘的口語訓練,內(nèi)容是個人的閱讀心得;利用各種節(jié)日、班會定期舉辦詩歌朗誦會、辯論會、手抄報比賽、征文比賽、讀書報告會等讀書交流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
3.努力營造氛圍,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教師可以在平時要有意識地積極營造一種濃厚的讀書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發(fā)展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論”告訴我們智力是多方面的,智力的表現(xiàn)形式是各不相同的。當然說是由著學生“興趣”閱讀,并不等于放任自流。而是通過這種個性化閱讀,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且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的自主探究性閱讀習慣和方法,為其日后深入地自覺地學習打下基礎。
二、探究性閱讀
高中生面對的是高考,所以其閱讀就不免帶有有很強的功利性。學生要實現(xiàn)高考的理想,光靠個性化閱讀是不夠的,還必須建立閱讀層次序列。教師要借助第一學年個性化閱讀已經(jīng)形成的探究習慣和方法,促成學生的閱讀成為自覺;要讓學生的視線引導到老師指示的范圍上,并要求他們把興趣愛好閱讀的經(jīng)驗自覺地加以運用;并且要培養(yǎng)學生對各類文體的閱讀方法,盡量使學生閱讀的感悟能力、認識能力趨向教學的要求??梢栽诮虒W的過程中將學生自主閱讀與教師點撥相結合進行探究性學習,學生要在教師指導下,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以學生為主體,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參與閱讀實踐,經(jīng)歷閱讀探究過程,從而有效地改變純接受性的學習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指導學生進行各種各樣的探究性閱讀,在閱讀活動中,解放學生的童真?zhèn)€性,張揚學生的生命活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實現(xiàn)知識的主動建構,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是陪伴學生終身,影響學生閱讀效率的重要因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的高低及語文教學的成敗。葉圣陶多次指出:“語文教學的成功,在于學生自能讀書,自能作文,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绷己玫拈喿x習慣一般包括多思考勤動筆的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閱讀衛(wèi)生習慣等方面,為了幫助學生養(yǎng)成這些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訓練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通過深入思考和認真分析,自己解決問題。讓學生在預習、自學的過程中,養(yǎng)成隨手查閱工具書的習慣。引導學生在閱讀時注意光線、位置、姿勢等等。除此之外,教學中,教師還應積極的引導學生去參加一些閱讀比賽,讓學生養(yǎng)成規(guī)范、科學、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
四、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指導學生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師高度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展獨立閱讀的能力”,強調個性化多元化解讀,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研究學法比教師研究教法更重要。語文能力主要是習得和學得的,要引導學生研究如何學,探討科學的學習規(guī)律和方法。具體引導學生探索適合的聽課方法、討論方法、具體閱讀方法等。使教與學形成合力,更好促進學生發(fā)展。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如實的發(fā)揮好引導者、參與者、組織者的作用,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教材特點、學生特點以及教學實際,以學生為主體,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教給學生閱讀的技巧和方法,引導學生參與閱讀實踐,經(jīng)歷閱讀探究過程,促成學生的閱讀成為自覺;要求學生把興趣愛好閱讀的經(jīng)驗自覺地加以運用,并且要培養(yǎng)學生對各類文體的閱讀方法,盡量使學生閱讀的感悟能力、認識能力趨向教學的要求。從而有效地改變純接受性的學習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指導學生進行各種各樣的探究性閱讀。在閱讀活動中,教師還要解放學生的童真?zhèn)€性,張揚學生的生命活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實現(xiàn)知識的主動建構,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高中語文閱讀的教學質量。
語文閱讀教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教師要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想盡辦法去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高中生的時間是緊迫的,所以我們要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去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鄒群.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研究性學習能力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5.
[2]代景民.閱讀期待和有效閱讀教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