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錢學文
沙特押寶“新未來”
○ 文/錢學文
沙特欲打造的高科技新城“尼尤姆”,有望率先邁向“后石油時代”。
日前,沙特宣布計劃投資5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3000億元)興建一座超高科技新城。打造超級城市的計劃,是沙特為重塑本國經濟而設計的超大規(guī)劃項目之一,也是彰顯沙特邁向“后石油時代”雄心的大手筆。擬建中的新城命名“尼尤姆”(NEOM),寓意“新未來”、“新天地”。新城地址選在亞喀巴灣東部,與約旦和埃及接壤,總面積約2.65萬平方公里,約合4個上海市大小。新城所在地瀕臨紅海,交通方便,但幾乎全部被沙漠和貧瘠的山脈覆蓋。新城建設需要大量人財物和技術資源,并且受到地緣政治經濟等因素的影響。
沙特擬建的超級城市“尼尤姆”是如何規(guī)劃的?這一高科技新城是近在眼前,還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樓?
沙特的國家經濟是典型的石油經濟,石油收入是主要經濟支柱。除石油石化外,其他工業(yè)不發(fā)達。2014年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導致沙特石油收入銳減,財政陷入困局。為了擺脫對石油經濟的依賴,走出由政治因素導致的經濟困境,沙特開始致力于尋求經濟轉型之道,推出了一系列重大經濟發(fā)展計劃,謀求石油依賴型經濟轉型,核心目標是通過減輕對石油經濟的依賴,將國家的經濟版圖拓展至石油領域之外,實現國家經濟多元化。
2016年4月,沙特推出了“2030愿景”經濟改革計劃,主要內容包括建立2萬億美元的巨型主權財富基金、出售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股權、削減石油補貼和擴大投資等。今年10月下旬,沙特又提出了打造超級城市的計劃。這些舉措在國際上都形成了一定的轟動效應。
根據規(guī)劃,沙特擬建中的超級城市“尼尤姆”將免費提供高速網絡和自動化的政府服務,重點發(fā)展和使用水能、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的清潔型能源,拒絕污染型能源。新城還將配套引入各種高科技企業(yè)如生物科技、機器人、飛行汽車、數碼技術、先進制造業(yè)以及食品業(yè)、娛樂業(yè)等,其中尤以生物科技、數碼、高端制造業(yè)為城市支柱產業(yè)。預計新城建成后,每年為沙特帶來豐厚的經濟收益,到2030年實現人均GDP雄冠全球的目標。
據悉,超級城市“尼尤姆”的第一階段工程計劃于2025年前完成。到2030年,新城對沙特GDP的貢獻要求實現1000億美元(6642億元人民幣)以上。
沙特欲打造的新城“尼尤姆”充分展現了沙特政府謀求經濟轉型的“雄心”。但要實現這一宏偉目標,需投入巨量的財力、物力、人力及技術資源。此外,這一宏大的投資項目還受到地域政治與地域經濟的影響,實施起來難度很大。
首先,據美國《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報道,在沙特努力吸引外國資本以期改革嚴重依賴石油的經濟之際,沙特國內掀起一場反腐風暴,多名王子及部長因涉貪腐被捕。這場波及廣泛、牽涉商界精英的打擊行動突然之間給全球投資者帶來了不確定性。有媒體認為,沙特反腐風暴可能打亂沙特阿美的上市腳步。筆者認為,打造超級城市“尼尤姆”這樣宏大的項目,如果將來發(fā)生資金不到位而被拖宕延誤將不足為怪。
其次,沙特這一宏大的新城項目要想如愿以償,既取決于沙特所處地區(qū)的地域政治和地域經濟,也取決于沙特的開放程度和所能提供的優(yōu)惠政策力度。經濟轉型求發(fā)展無可非議,但如實施過激的方略舉措則可能對經濟造成沖擊,導致產生難以預測的負面影響。當前沙特的改革用心良好,但也蘊含著巨大的風險和反作用,因此沙特國內未來政局走向值得關注。另外,沙特新城欲建成全球首個地跨三國的工商業(yè)特區(qū),但鄰國埃及和約旦迄今未予置評,顯示缺乏足夠的互動互助。
再次,從政府層面看,沙特新城作為“自由經濟區(qū)”,需要擁有獨有的法律和規(guī)章制度,從法律制度上提供投資環(huán)境保障,但目前沙特尚無這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新城希望能夠真正吸引國際投資者,但受制于政策變化和法律環(huán)境因素,私人投資者對參與這樣的國家項目都持謹慎觀望態(tài)度。從社會層面看,沙特既需要理順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的關系,也需要改變幾十年來養(yǎng)成的高福利、超消費習慣,迅速提高核心競爭力。但要實現這一點,似乎要走的路還很長。
歷史經驗表明,阿拉伯國家的埃及、阿聯酋和卡塔爾等國都曾提出過宏偉的經濟發(fā)展規(guī)劃或戰(zhàn)略構想,但由于期望值過高,大都沒有取得十分滿意的結果。此次沙特的超級城市項目很可能是一個馬拉松式的進程。
●2014年以來,全球油價低迷,像沙特這樣重度依賴石油收入的國家只得收縮銀根,謀求石油經濟轉型。 供圖/CFP
沙特的高科技新城規(guī)劃,初衷雖然是拓展非石油經濟領域,但沙特的石油經濟是不可能被放棄的。數據顯示,2016年沙特的非石油型經濟增長停滯。2017年,沙特經濟增長乏力,增長率從上年的1.1%跌至0.6%,國外凈資產也不斷下滑,至2016年4月跌破5000億美元大關(約4930億美元),創(chuàng)下201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非石油經濟的分量目前尚不足與石油經濟支柱抗衡。這決定了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石油美元收入仍將是沙特的主要經濟支柱,超級城市“尼尤姆”的建設資金來源仍需要石油美元的支持。
據悉,“尼尤姆”的建設資金來自沙特公共投資基金、沙特政府和國內外私人投資者。沙特政府希望建立一個私有化項目來籌措資金建設該項目,其中包括出售沙特阿美5%的股權,預計籌集3000億美元(約合1.99萬億元人民幣)資金。沙特阿美的上市估值原先設定在2萬億美元,但據正在做籌備工作的官員估計,最高估值只能達到1.5萬億美元,縮水5000億美元。沙特原計劃明年在沙特阿美IPO中出售5%的股份融資1000億美元,用作新城項目投資。
由此可見,沙特新城建設還將在石油經濟框架下進行,但它顯示了沙特未雨綢繆,備戰(zhàn)“后石油時代”的勇氣和雄心。
在沙特走向“后石油時代”的進程中,中國或許可以提供多方面的經濟支持。從中沙兩國長久的貿易合作經驗和全球經貿合作格局的變動來看,中國無疑是沙特的理想合作伙伴。沙特計劃推動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上市并出讓沙特阿美5%的股份融資,中國對此態(tài)度積極。目前,中國已成為沙特石油的最大買家,相互依賴也更加緊密。中國還在就使用人民幣結算石油交易方面與沙特進行磋商。從地理位置上看,中國的海上絲綢之路正好途經沙特新城地區(qū)。根據“一帶一路”倡議,只要雙方有意推進合作,中國的資金、基建和工業(yè)產能完全可能被投放至這一地區(qū),沙特則可以安全受益而無后顧之憂??陀^地看,如果兩國能在超級新城“尼尤姆”方面進行合作,將使沙特獲益更大。相對而言,中方參與新城建設則機遇與風險并存,并且特別需要耐心。
鄭 丹
znzhengd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