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瑞安市位于浙江東南沿海,地勢西高東低,分為西部山區(qū)、中部丘陵、東部平原、淺海灘涂和沿海島嶼等5類,其獨特的地形特征形成了較為復雜多變、東西差異較大的天氣特點。
中圖分類號:P4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14-0187-01
我的家鄉(xiāng)——浙江省瑞安市,地處上海經(jīng)濟區(qū)和廈漳泉金三角之間,位于中國黃金海岸線中段,屬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xiāng),郭沫若曾為瑞安文化里程碑——浙江四大藏書樓之一的玉海樓,題聯(lián)“玉成桃李,海涌波瀾”。瑞安陸域面積127.90km2,海域面積3036km2,轄內12街道9鎮(zhèn)2鄉(xiāng),涵蓋了高山、丘陵、平原、淺海灘涂和海島,其獨特的地形特征形成了較為復雜多變、東西差異較大的天氣特點。
1 地形地貌
瑞安市位于浙江東南沿海。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120°10′15″-120°10′15″、北緯27°40′10″——28°01′00″,東瀕東海,西連文成,南接平陽,北鄰甌海、龍灣。全市陸域面積1270.90km2,海域面積3037km2,海岸線總長度130.30km。本市地形屬浙南中低山和沿海丘陵平原交叉地區(qū),山脈屬南嶺山系南雁蕩山脈。地貌發(fā)育主要受到北西向青田一營前斷裂的影響,境內山巒起伏,峽谷縱橫,以丘陵山地為主,山體走向大致與構造線一致。飛云江自西向東貫穿全境,把全市劃為南北兩塊,飛云江的一級支流一金潮港又將北塊分隔成東、西兩塊。北、西、南三面群山環(huán)抱,東面瀕海。按地形地貌特征,全市總體或分為西部中低山區(qū)、中部丘陵河谷平原和東部沿海平原三大部分,其中低山丘陵區(qū)面積約851.44km2,占總面積的61.6%,平原區(qū)面積約358.08km2,占總面積的8.8%。
本市地勢西高東低。西部山區(qū)一般為海拔600~800m的中低山,巾子山海拔1320m,屬瑞安境內最高峰,西部山區(qū)是天然林業(yè)基地,其中的紅雙林場附著面積較為廣闊,山區(qū)地勢陡峻,山間小盆地眾多;近年,還在潮基陶溪村發(fā)現(xiàn)了溫泉,地形地質較為復雜;中部河谷平原受北西向斷裂構造控制,地形發(fā)育成北西向階梯狀臺地,高程一般為5~25m,中部的低山丘陵地和飛云江下游河谷沖積平原是經(jīng)濟作物產區(qū);東部沿海平原為溫瑞平原的一部分,地處飛云江河口地帶,地勢平坦,河網(wǎng)密布,高程一般3~5m局部分布海拔小于50m的少數(shù)殘丘;沿海潮間淺灘區(qū)高程一般在-2.8~3m左右,大陸架上還散布著大北列島和北麂列島共91個海島和104個海礁,是山丘入海的延續(xù),屬大陸島礁。自西而東形成了中低山、丘陵、平原、淺海灘涂、島嶼等五個層次的地形地貌特征。
2 地質構造特征
瑞安市位于浙東南褶皺帶、溫州一臨海坳陷的泰順一溫州斷拗區(qū)。溫州一鎮(zhèn)海大斷裂帶通過本區(qū),構造運動較強烈,北西向向斷裂在區(qū)內十分活躍,幾乎遍布全區(qū),地表多表現(xiàn)為破碎帶。市內巖性較為簡單,境內出露的地層主要有中生代的火山碎屑巖、第四系的洪積物、殘坡積物、海積物以及潛火山巖、侵入巖體、脈體等。地勢整體表現(xiàn)為西高東低,全境地貌屬東南沿海低山丘陵區(qū),北、西、南三面群山環(huán)抱,東面瀕海,西部為南雁蕩山山脈延伸形成的50~10m的低山丘陵,東部是沖積和海積平原平原上散布著侵蝕殘丘,平原區(qū)人口密集,是全市社會經(jīng)濟最為發(fā)達的地區(qū)。
3 氣候特點
瑞安處于歐亞大陸與西北太平洋的過渡地帶,屬典型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qū)。受東亞季風影響,冬夏盛行風向有顯著變化,降水有明顯的季節(jié)變化。由于位于中、低緯度的沿海過渡地帶,加之地形起伏較大,同時受西風帶和東風帶天氣系統(tǒng)的雙重影響,各種氣象災害頻繁發(fā)生,是浙江省內受臺風(熱帶氣旋)、暴雨、雷暴等災害影響最嚴重的地區(qū)之一。
瑞安氣候總的特點是熱量豐富、季風顯著,四季分明,氣溫適中,光照較多,雨量豐沛,空氣濕潤,雨熱季節(jié)變化同步,氣候資源配置多樣,氣象災害中尤其受臺風(熱帶氣旋)影響嚴重。
根據(jù)瑞安市氣象臺30年氣候資料統(tǒng)計,年平均氣溫18.3℃,極端最高氣溫38.9℃,出現(xiàn)在2002年6月24日,極端最低氣溫-4.3℃,出現(xiàn)在1967年1月17日;年平均雨量1596.6mm;年平均雨日168.1d,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1740.0h。豐富的氣候資源優(yōu)勢交織著頻繁的氣象災害,是瑞安氣候的顯著特色。
瑞安年平均氣溫為18.3℃,東部沿海一帶氣溫最高(可能或由于人類活響),中部半山區(qū)站點次之,山區(qū)隨海澎拔高度增加溫度遞減。平均氣溫空間分布見圖1。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4~29℃,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4~10℃,10℃以上年平均均積溫4,260~6,000℃。
受全球變暖影響,瑞安年平均氣溫也呈逐年上升趨勢,如圖2所示。2017年日極端最高氣溫≥35℃的高溫日數(shù)竟達18d之多,創(chuàng)1959年以來年高溫日數(shù)的極值。
年平均降雨量1,400~2,300mm,全年降水高峰期有3個,分別為3~4月春雨期、5~6月梅汛期及7~9臺汛期。市區(qū)年日照時數(shù)1794h,年無霜期275d。平均年蒸發(fā)量1,260mm。
由此可見,瑞安地形地貌復雜,小流域多、山塘水庫多,使得東西部地區(qū)降水、氣溫等數(shù)據(jù)差異大,因此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應根據(jù)地形特點針對本區(qū)易發(fā)生的災害進行重點防御及部署,如容易出現(xiàn)臺風暴雨洪澇及其次生地質災害等。
參考文獻
[1]《瑞安年鑒》.
[2]《瑞安志》.
[3]《天氣學原理和方法》(第四版).
[4]《浙江省天氣預報手冊》.
收稿日期:201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