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將建故宮學院分院
本刊訊(通訊員 侯文斌)故宮學院(重慶)揭牌暨故宮文化傳承活動,1月19日在抗戰(zhàn)時期故宮文物重要南遷點——重慶市安達森洋行舊址舉行。
故宮學院是由故宮博物院以博物館辦學模式成立的業(yè)務培訓和教育機構,2013年成立以來已先后與蘇州、西安、上海等地合作建立了分院,在博物館界以及公眾中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重慶分院的設立有助于故宮文化資源通過故宮專家和各項活動更好地融入人們的生活,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和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
北京文博交流館改造后重新開放
本刊訊(通訊員 李 瑞)經(jīng)過半年閉館改造,北京文博交流館1月19日重新對外開放。
北京文博交流館1992年成立,旨在為北京地區(qū)博物館和公眾之間提供文化交流。智化寺是北京市內較完整的明代木結構建筑群,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jù)介紹,被賦予新的使命的智化寺經(jīng)過改造,更加突出了“博物館”概念,將文物本體作為博物館的最大藏品進行了詳細的解讀,除“智化寺鐘鼓展”“智化寺歷史沿革展”“藏殿文化藝術展”“智化寺京音樂文化展”“如來殿原狀陳列展”“智化寺建筑展”等6個固定陳列展覽外,還開設了臨時展廳,為下一步各博物館或民間收藏愛好者合作舉辦展覽提供保障,以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
寧波博物館:海上絲綢之路歷史盡在眼前
本刊訊(通訊員 鄭 喬)作為寧波博物館開館十周年的特別展,“CHINA與世界:海上絲綢之路沉船與貿易瓷器大展”,1月19日在浙江寧波開幕。
本次展覽以航海造船和瓷器貿易為雙主線,對中國古代海上交通、造船與航海技術、瓷器貿易、人員往來、文化交流等進行闡釋和展示,展現(xiàn)自唐到清海上絲綢之路的壯闊圖景。展覽精選了來自全國22個文博單位、共計300余件(套)古代貿易瓷器及相關展品。寧波地區(qū)出水的各類瓷器,以及寧波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越窯青瓷荷葉帶托茶盞也將亮相。展覽4月8日結束。
“傳承——孔達達榜書作品展”在上海開幕
本刊訊(記者 王 越)由劉海粟美術館主辦的“傳承——孔達達榜書作品展”,1月23日在上海開幕。展覽展出“天行健”和“陋室銘”等數(shù)十幅代表作品。
孔達達是上海文化藝術品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他的書法以“正大中和”的書寫風格而著稱,作品氣場強大,氣勢撼人,榜書法度謹嚴,端莊蘊藉。榜書往往書于大雅之堂、名山之巔,傳達的是剛毅、進取、厚德、尚善、自強的生命境界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展覽旨在將現(xiàn)代審美意識融入經(jīng)典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中,呈現(xiàn)出中國書法強大而深遠的藝術魅力。
河南省工藝美術館今年將投建
本刊訊(記者 薛續(xù)友)一座占地 2.7 萬平方米的河南省工藝美術館規(guī)劃,1月 19 日正式完成。近日項目用地已經(jīng)撥付到位,開建在即。
據(jù)了解,這座建筑將成為中國中西部地區(qū)最大的工藝美術展示交流中心。新建的河南工藝美術館將從多角度提升該省展示文化平臺的國際化視野,運用國際化先進的管理和經(jīng)營模式,館內配套融入客家文化主題,從學術出發(fā)弘揚傳統(tǒng)文化精髓。功能分區(qū)將滿足河南工藝美術館展覽館的收藏、展示、交流,并兼顧河南工藝美術珍品、精品的交易流通。建筑設計注重中國傳統(tǒng)符號中的美學價值,融合國際建筑的科技時代表現(xiàn)形式,打造文化新地標。
河南藏協(xié)2018年年會暨五屆二次理事(擴大)會鄭州舉行
本刊訊(通訊員 余倉星)河南省收藏家協(xié)會2018年年會暨五屆二次理事(擴大)會,1月20日在鄭州舉行。
河南省委宣傳部原常務副部長、河南省收藏家協(xié)會終身名譽會長葛紀謙,河南省收藏家協(xié)家會會長豐興等出席。協(xié)會各理事會和會員代表260余人參加會議。會上,對“第十六屆全國民間收藏文化(河南)高層論壇”活動先進個人和2017年協(xié)會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同時確定《河南收藏年鑒(2017)》編纂工作啟動。
“墨象河山——張守建山水藝術作品展”在鄭州展出
本刊訊(記者 薛續(xù)友)“墨象河山——張守建山水藝術作品展”,1月6日在河南博物院展出。
張守建,1955年生,河南長垣人,現(xiàn)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河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河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山水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是當今河南山水畫壇重要畫家之一,其作品在河南畫壇具有較大的影響。多年來,他數(shù)十次深入太行、嵩岳、九寨和黃河之濱,將自然之理和筆墨之理有機結合,形成了鮮明的藝術風格。本次展覽,共展出張守建作品近80幅,或丈二匹大幅巨制,或小品寫生,或氣勢磅礴,或清新雅致,涵蓋了張守建的精品力作,充分展現(xiàn)了中原特色、中原風格、中原氣派。
“偃師畫院成立20年院慶美術書法作品展”在河南洛陽落幕
本刊訊(通訊員 姚進功)為期一周的“偃師畫院成立20年院慶美術書法作品展”,1月2日在河南洛陽美術館落幕。
本次展覽,共展出國內特邀書畫家力作65幅,偃師畫院書畫家作品66幅。有中國畫、油畫、瓷板畫、書法、篆刻、農(nóng)民畫6個類別。參展作品風格多樣,各具千秋。一筆一畫,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景一物,均滲透著作者對書畫藝術的深刻認知和對傳統(tǒng)藝術的深刻感悟,寄托著藝術家對生活的向往,字里行間流露著對家鄉(xiāng)濃濃的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