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學科組是學校教學管理的基層組織、全面推進教學的平臺,也是學科教師汲取經驗最親密的專業(yè)團隊。學科組建設是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重要方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但目前不少學科組停留在上傳下達、布置任務的淺層次工作狀態(tài),教研活動局限于聽評課模式,教師專業(yè)成長緩慢,學科組功能尚未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學科心育能力是指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良好心理素質、開發(fā)創(chuàng)造潛能、增進心理健康的能力。在英語學科組建設過程中,以學科組為學習共同體,培養(yǎng)英語教師良好的心理和心育能力,可以有目的地發(fā)展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心理,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等品質,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英語學習者,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fā)展。
二、用心教研,發(fā)展教師心育能力
1.不忘初心,目標引領。教學的根本任務是促進人的發(fā)展。能否自覺關注學生是衡量一個教師是否成長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是學科組幫助教師設立專業(yè)成長目標和角色定位的中心點。以學生的發(fā)展為目標,教師就很容易找到學科中的心育機會,提高學生心理品質。因此,學科組在目標設立中應注重引領整個團隊積聚正能量,促進團隊成員的共同進步。
通過組內教師推薦討論,學科活動成果如下:學科組目標:dynamic, academic;備課組目標:Energetic, Standard
(初一);Confidence, Passion, Intelligence, Team(初二);Patience, Cooperation(初三);Learning, Cooperative(高一);Cooperative, Creative(高二);Devotion and passion, Responsibility(高三)。各個目標既體現了團隊的合作,也把關愛學生放在了中心,呈現出積極向上的教研氛圍。
2.同伴互助,主題教研。
(1)在理論中了解心育能力。研究發(fā)現, 教師的學科心育能力與自身心理素質、學科心育知識和學科心育意識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關(r1=0.42、r2=0.53、r3=0.52)。在教研活動中加強理論學習,有利于教師對心育意識的正強化。通過理論學習,可以幫助英語教師了解學科中蘊含的豐富的心育內容,如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創(chuàng)造力等智能因素;也包涵學習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這促使教師改變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全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另一方面,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可以加快信息的組織、加工和存儲,而消極的情感會給記憶造成混亂,影響學習過程、檢索和提取信息的效果。通過理論學習,幫助教師提高對學生英語學習心理的洞察力,對學生學習困難的診斷力,在英語教學踐中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果,促進其心智發(fā)展。
(2)在交流中感悟心育契機。同伴互助可以幫助教師找到歸屬感,減少工作負擔,在互惠中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學科組活動中可以提供大量的心育案例和實踐用于交流和討論,使教師在思想的碰撞中感悟心育在英語教學中的強大力量。學科組活動由單一的聽評課轉變?yōu)槿珕T參與的主題式教研活動,可以濃郁學科組的教研氛圍,通過課題來研究和解決教學問題。
交流發(fā)現,教師對待學生和教學不同的態(tài)度會產生很大的差異。抓住契機,學科教學就是一個鍛煉學生意志力、培養(yǎng)自信心的過程。活動案例推薦:“我的教學故事”——In harmony with students;教師的20項修煉;給家長寫一張贊美孩子的小紙條;像你最喜歡的老師那樣對待你的學生;請小伙伴來表揚他……
(3)在培訓中培養(yǎng)心育能力。開展學科心育的設計活動。這種訓練幫助教師在教學中發(fā)現教學內容的心育因素,并以此為基礎逐漸發(fā)現教學過程中的心育因素。例如,設計一個情感教學活動。教師們選擇了模塊五第一單元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或模塊九第一單元的Teach a man to fish;或書面表達“內在美”;而有的教師則以2014江蘇高考完型填空為例,在指導學生完型填空練習的同時,和學生分享卡耐基如何從一名默默無聞的鄉(xiāng)間小子逐步走上演講這條路并且獲得巨大的成功的故事,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培養(yǎng)積極情感。
3.立足課堂,實踐探索。
(1)豐富教學策略,發(fā)展思維能力。富有教學熱情的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會靈活應用心育的有關策略,以不同的導入、講授、互動、評價、結課等多種技能巧妙安排教學程序,激活學生思維,并能有效促進學生心理自主構建的能力。
根據語言的難易程度設計的思維活動可以訓練學生的識記、理解、分析、應用、評價等能力;合作學習能豐富學生的成功體驗。在合作和探究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習者減輕學習焦慮,增強自信心,使積極學習得以保持。
(2)優(yōu)化課堂管理,培養(yǎng)積極情感。健康的課堂管理給學生創(chuàng)設安全的學習心理環(huán)境,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良好交往,激發(fā)學生在語言學習中靈活的思維能力和積極的學習情感,從而使學生能感受到幸福、有意義的學習生活。教師不斷優(yōu)化自己的課堂管理,使英語課堂成為學生獲取英語知識、體驗學習、發(fā)展自我的舞臺。
同時,教師在充分挖掘教學中的心育資源的同時,不妨以英語學習的同伴身份,利用課堂內外的一切有效心育資源,予以學生恰當的幫助和支持,和學生一起享受英語學習的快樂。
三、結語
教師具備較強的學科心育意識及能力,是促進學科發(fā)展的一個必要條件。轉變和優(yōu)化教師的學習方式、研究方式和教學方式,對于促進教師的心育能力起著決定性作用。學科組建設中培養(yǎng)教師的心育能力,有效地增強了教師的自我反思與合作交流的能力。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感得以優(yōu)化,學生心理素質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同樣重要的是,教師實施心育的能力得到不斷加強,教研文化給團隊和個人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給教師專業(yè)成長、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帶來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