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大學英語寫作課堂中采用的多種激發(fā)學生思辨能力提升的方法進行分析和總結, 初步探索出適合學生思辨能力提升的一般性方法。教師在寫作教學中發(fā)揮其構建作用, 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培養(yǎng)其主動探索并提升其認知能力從而促進大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英語寫作;思辨能力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學者通過不斷的研究發(fā)現(xiàn),大學生寫作中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對學生的語言進行語法糾正,不注重學生寫作的整體思路和辯證的觀點,不夠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揮及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關注點僅僅集中在枯燥的語法操練,糾正語病等環(huán)節(jié),造成學生在寫作中忽視自己個性觀點的表達和發(fā)散性思維的訓練,寫出的文章大部分都是千篇一律,毫無新穎可言。因此,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適當?shù)剡\用創(chuàng)新思維策略,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思辨能力的意識,從而提高其寫作能力,使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二、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的方法
首先,從認知策略出發(fā),提高其歸納總結的能力。在寫作課的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寫summary的訓練。從該項訓練可以反映出學生的閱讀能力,間接地了解學生語言基礎知識的水平,只有將閱讀材料讀懂才能找到材料的核心觀點。具體實施時,對于閱讀材料的選擇教師應做到穩(wěn)文體和內容的多樣化,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此基礎上訓練學生的信息提取能力。材料讀懂了,提取出的信息需要進行加工整合變繁為簡,此過程能鍛煉學生將原材料中的具體詞匯按照認知程度轉化歸納為一般詞匯,同時用自己的語言將原文中的主要內容及觀點以合理的邏輯關系生成新的簡單句或者復雜句,甚至是符合復合復雜句。該過程不僅考查出學生詞匯量的多少,更對學生句式結構的運用有了一定的把握。例如,當訓練中遇到這樣一句話“His courage in battle without exaggeration was lion-like.”第一步可以引導學生找出不可以刪除的信息 “in battle”,因為該短語是不可以用其他任何上意詞替代的。第二步可以詢問學生該句表達的是什么含意,關鍵詞為lion-like,但該詞屬于specific的范疇需用general的一個詞替代,于是結合courage,我們選取一個一般詞匯將兩者合二為一,不難想出brave這個詞??赡茉谠撨^程中學生會說出很多其他詞匯,教師可以將其寫在黑板上,通過大家總結討論選出一個最佳詞匯。以此類推no exaggeration 可以轉化為very。該句總結為He was very brave in battle。
其次,為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課堂上教師要發(fā)揮“腳手架”的作用,采用小組討論,生生互評等機制,構建“以聽導寫”的機制,讓學生自己演繹歸納提取最優(yōu)視角和觀點,進而完成其寫作框架。課堂中督促學生用英語進行討論,最大程度減少母語的負遷移作用。教師可直接參與每組同學的討論,通過下到小組中聆聽大家的討論,給出反饋意見。討論結束后,由每組成員派出代表進行簡短的陳述,再將其representation以提綱的形式展示給全班同學,然后全班同學對各組的觀點及提綱進行評價,然后教師在此環(huán)節(jié)可以給與加工潤色,讓學生自己整合出最佳文章結構。通過課堂訓練讓每位同學參與到頭腦風暴的體驗中來,激發(fā)其創(chuàng)作熱情。使用英語與同伴討論時,克服了漢語思維的負面影響,強化了語言表達的連貫性,并鍛煉了其觀察能力和模仿能力。教師在課堂上要留給學生寫作時間,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任務。例如討論霧霾對我們的影響,學生可能總結出以下結論:對人們身體健康的不良影響,對自然界中生態(tài)的影響,對地球氣候的影響,對經濟發(fā)展的影響(霧霾嚴重的地區(qū)人們紛紛遷移)等,在學生所羅列的諸多因素中有些是主要的,有些是次要的,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選取例證時做到先主后次,注重前后的邏輯關系,避免流水賬式的陳述。
最后,教師要運用多種評價手段,對學生的一篇習作進行多重評價,課堂上采取生生互評,小組討論,教師評價和總結。通過學生間相互批改作文可以讓學生充分取長補短,教師在此過程中起到引導和解惑的作用,鼓勵其合作學習,提高其對英語語法的認知。在教師點評環(huán)節(jié),教師要選出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分析講解舉一反三,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誤區(qū)。修改文章后不要將其束之高閣而要重新寫一遍,直到完全沒有語法錯誤,思路清晰完整,文章內容豐富合理,論證嚴密,邏輯性較強。這種二次訓練可以強化學生的英語思維,通過該種體驗式訓練可以充分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三、結論
在英語寫作課堂中除了運用上述方法外還有其他多種策略值得借鑒和探索。同時,隨著對課堂教學研究的深入還會出現(xiàn)其他問題,這些都要求研究者不斷探索并運用相應的理論完善英語寫作課堂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Sara Cushing Weigle.Assessing Writ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2]蔡基剛.關于我國大學英語教學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4):306-308.
[3]韋曉保.影響外語類大學生思辨能力發(fā)展的外部因素分析與多維培養(yǎng)模式構建——基于一份調查報告[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 2012,(2):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