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業(yè)苗木的健康生長就是綠化效果的具體表現,從這里就能看出我國近階段的綠化整體情況如何。在一棵樹木出現問題后,其外在的問題都只是表象,主要還是根部不健康。針對根部的各個情況,只要做到對癥下藥,及時處理,那么林木的存活率就能大大提高。本文就針對林業(yè)苗木種植中出現的各個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探討和分析,希望能給相關的從業(yè)者一些幫助。
【關鍵詞】林業(yè)苗木種植;死亡原因;對策
我國的經濟文化發(fā)展速度不斷加快,對于文明城市的建設的進程也越來越快,而城市中的綠化情況就是其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項。當前對于綠化工程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實施起來就需要移植大量的苗木來裝點城市。在城市的規(guī)劃中,進行苗木移植的時間段一般都是五月到九月之間,但這個時間段中進行植物移植的話,其成活率是非常低的,不能夠保障其穩(wěn)定、健康的生長,進而耽誤城市綠化的進程。為此,我們就需要通過這些苗木來了解其死亡的真正原因,影響其正常生長的因素到底是什么,總結經驗,然后找到最合適的植物移植、養(yǎng)護的方法,將城市綠化做得更加完善。
1、影響苗木種植死亡的主要因素
1.1土壤因素
土壤的酸堿度是影響苗木種植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大量的統計數據表明,苗木在中性的土壤環(huán)境中能更加健康茁壯的成長,這種環(huán)境對其營養(yǎng)的吸收非常有幫助。但如果土壤不是呈中性的,其酸堿度被污染物破壞的話,就會導致其根部受到影響,進而出現發(fā)育不良或死亡的現象。除了土壤的酸堿度,其結構形式對苗木的生長也有很大的影響。就比如在土壤疏松多孔的環(huán)境中,其空氣的流通性就比較好,但其中的溫度起伏會很大,能夠存儲的養(yǎng)分不多,這樣的土壤結構比較適合肉質根系的一些植物。還有的土壤結構它非常的緊湊,空氣流通比較差,周圍的土壤時常會發(fā)生板結的情況,但有很好的保水功能。土質結構不同,其適應生長的植物也就不同,所以在進行土壤的選擇時,一定要按照其特點選擇對應的環(huán)境,這樣苗木的存活才更加有保障。
1.2栽植條件
在進行苗木栽培時,主要有以下四個條件需要考慮。首先是苗木自身的種類,合適的類型可以很好的適應當地的氣候條件,可以更好的生長。第二個是進行苗木移植的時間,因為我國的占地面積比較廣,各個地方的氣候條件都不盡相同,所以對于苗木的影響也比較大,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移植能夠大大的增加其存活率。一般植物在夏季的時候生命力都非常的旺盛,生命活動也非常強烈。而進入冬季后,植物的新陳代謝就會變得緩慢,有的還會進入冬眠,所以冬季是植物移植最好的季節(jié),非常的安全。第三個是養(yǎng)護的措施,苗木的移植有挖掘、起重、運輸等方面。這幾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有專業(yè)的養(yǎng)護措施,這樣才能給苗木最好的保護,讓其更加茁長的成長。第四個就是根系自身的因素,在進行苗木移植的時候,苗木的根系是很容易死亡的,這是由于其離開了賴以生存的土壤,得不到生存必須的養(yǎng)分和水分,極容易導致脫水現象的產生。
2、引起苗木種植死亡的主要原因
2.1反季節(jié)移植
苗木的移植最好是在冬季,但由于現場條件的原因可能在五月到九月之間的移植比較常見。在這個時期進行植物移植的話,就需要有很妥善的保護措施,不然植物就可能出現大面積的死亡,這是非常不利的。園林的綠化項目建設工作量巨大,所以很多施工都是不能按照植物的最優(yōu)移植時間進行的,這樣就不能避免的出現很多苗木種植死亡的現象,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但也不能得到妥善的解決。這樣的綠化效率不是很高,其成活率也受到極大的約束。
2.2苗木的根系過大
在進行一些年限比較長的大苗移植時,由于其根系的成長已經達到了離心狀態(tài),其生長幅度也不能在增加了,所以很多的骨干根系其實已經死亡。在這種本身根系就不多的情況下進行移植,還需要再切斷一些外延的根系,那么就會對苗木日后營養(yǎng)的吸收造成巨大的影響,導致其成活率大大降低。所以,苗木根系過大也是移植過程中的一個難題。
2.3移植技術存在問題
我國的綠化工程還處于初級階段,很多進行移植工作的相關人員沒有很好的知識儲備和職業(yè)技能。這就導致在進行苗木移植時很難把控好各種苗木生存的小細節(jié),在進行移植處理時也不能達到很專業(yè)、很全面的程度。就拿修剪樹冠和根系來說,很多移植人員就不會對已經劈裂的根系進行修剪處理,而這個就會對苗木日后的生長有阻礙作用。在起苗時,不能單純的憑借自身經驗,要結合現場實際的勘測情況做出最合適的操作。在苗木運輸的過程中,要保護好苗木的根系,定時的噴灑清水,讓其保有足夠的水分。要是移植人員足夠專業(yè),做好這些細節(jié),就能給苗木的成活率提上一成。
2.4后期苗木養(yǎng)護不當
苗木移植完成后不代表就一勞永逸了,還要對其進行后期的養(yǎng)護的管理。因為在移植完的初期,苗木還是非常脆弱的,它就像初生兒一樣需要人來照顧,風來了需要擋風,雨來了需要遮雨。要是放任自流,碰到一些大風大雨就可能導致苗木大片的死亡,造成大量的經濟損失。
3、林業(yè)苗木種植死亡的相關預防的措施
3.1 針對主觀因素引起苗木的死亡應采取的預防措施
在進行苗木移植的過程中,大部分的操作還是人力進行的,所以人們的主觀因素對苗木移植是否成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相關的工作單位要大力培養(yǎng)移植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提高其綜合能力,讓其在實際工作中能夠做到得心應手,面對不同的苗木能夠有相應的對策進行操作。相關部門也要做好宣傳工作,將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提高起來,大力支持林業(yè)苗木的綠化工程,能做到愛護花草樹木,不隨意毀壞踐踏。
3.2 針對客觀因素引起苗木的死亡采取的預防措施
苗木的種植不像大棚蔬菜等,有適宜的生存條件。這種露天進行的操作是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干擾的,就比如自然因素。所以在進行苗木移植前一定要對近期的氣候條件有所了解,選擇一個較為合適的環(huán)境能夠大大提高其成活率。移植過程中還要保證其根系能有足夠的水分,苗木就像人一樣,水也是必需品,沒有水分的滋養(yǎng),苗木就會因為脫水而死亡,這是非??上У摹?/p>
3.3 針對苗木的自身因素引起苗木的死亡采取的預防措施
苗木自身的原因也有很多,在比較干燥的地區(qū),進行苗木移植時,苗木的根部很容易發(fā)生灼傷的情況。在這種干燥甚至是干旱的地區(qū),就需要針對這種氣候條件選擇比較耐灼燒的種類進行種植。要是實在條件有限,選擇不了耐灼燒的品種,那就要對需要種植的苗木進行降溫處理。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周圍的環(huán)境,但苗木局部范圍內還是能夠有所改善的。除了這些外部的條件,還要從苗木自身出發(fā),加強是品種的適應能力。第一個就是要盡量的選擇一些優(yōu)質的苗木來進行種植,防治苗木因根部脆弱不能及時的提供養(yǎng)分從而引發(fā)苗木的死亡。第二是應盡可能的減少人類對苗木造成的損害,種植過程中盡量把苗木種的牢固穩(wěn)健,避免根部受傷。最后,在苗木的運輸過程中要對苗木的根系提供相應的保護措施,防止養(yǎng)分的流失。
3.4 針對苗木的假活現象引起苗木的死亡采取的預防措施
第一個是要對苗木進行擇優(yōu)處理,通過苗木種植成活率的對比,將優(yōu)質的品種傳承下來,在對其進行移植的時候能避免苗木根部過于脆弱繼而會滋生出一些枝椏。這些枝椏過多會占據苗木自身過多的養(yǎng)分,導致其缺乏養(yǎng)分而死亡。生活中時常會看到人們去修剪不必要的枝椏,這就算為了保護苗木主體正常生長。第二個是在進行苗木種植時,一定要對其種植時間進行嚴格的控制,避免苗木體內的養(yǎng)分過少,以免導致養(yǎng)分的供給不足,繼而苗木死亡,所以應選擇苗木成活的最佳時期來進行種植。三是在苗木種植的過程中,對坑穴的把握不夠造成苗木根部的架空或彎曲等,導致了苗木滋生出了側枝,逐漸的造成營養(yǎng)供應不足導致了苗木的死亡。
結語:
當前苗木綠化建設行業(yè)的發(fā)展也逐步深入,對于苗木綠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苗木作為綠化中的核心元素,一定要重視。在苗木的種植過程中,要積極的對影響苗木生長的因素進行探討和不斷的調查,并對查找出的各種因素分別研究出有效的預防措施,且在苗木的種植過程中,要科學合理的對苗木的種植工作進行安排,充分考慮到自然環(huán)境因素的限制,結合苗木本身的特點來選擇要進行種植的苗木,并不斷的對技術進行更新和管理,包括時間上的處理、種植條件的把握等。苗木的生長不可能一帆風水,它會有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可能會發(fā)育不良,甚至是死亡,但這也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將其死亡率將到最低,讓其成活率能夠上升到一個可以普遍接受的水平,讓綠化工作能夠更好的進行。
參考文獻:
[1]何衛(wèi)鋒,姚文紅.淺談林業(yè)苗木種植死亡原因分析及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30) .
[2]羅成茂.林業(yè)植物死亡原因分析與對策[J].現代園藝,201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