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來我國建設程度加快,基坑工程越來越多,也只有做好基坑工程建設,才能夠提升我國各項工程建設的質量。而在基坑工程建設過程中尤其需要高度重視的便是原基坑開挖后支護結構暴露時間過長,基坑超期后的邊坡加固工程,其決定著工程的后續(xù)工程進度,對工程的開展有著深遠影響?;诖?,本文就筆者所進行的工程建設探索基坑邊坡加固路徑,希望可以為基坑邊坡工程質量的提高提供參考。
【關鍵詞】 基坑工程;基坑邊坡;邊坡加固
近些年來,我國建設工程日漸加劇,通過建設工程的開展可以對我國基礎設施予以優(yōu)化,可以改善我國當前的建設環(huán)境,有助于推動我國經濟建設的進一步提升。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很多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因為基坑邊坡問題所發(fā)生的事故并不少見,嚴重的情況下還會造成人身安全的威脅,難以更好地推動工程予以進展。因此,相關人員必須要對基坑邊坡的加固問題予以深入研究,通過邊坡的加固達到工程質量的提升和優(yōu)化,推動我國基坑工程上升到新的高度和水平。
1、工程介紹
某基坑工程開挖深度約21.0m,原設計方案為鋼筋錨桿式復合土釘墻支護結構,中部設一馬道,馬道寬約1.50m。于2009年11月第一次開始進行基坑土石方開挖,并進行邊坡支護施工,后期受其他種種原因影響,基坑開挖及支護施工時斷時續(xù),邊坡開挖至支護完成用時2年,后項目閑置、基坑邊坡自然暴露。
另一房產接手后已經歷經五年的時間跨度,其基坑支護結構的使用期間超過了原設計使用期限2年,支護結構的噴護面層出現(xiàn)開裂、局部脫落,很多縱橫肋梁有多處開裂,原錨頭外露部分已全部生銹,個別錨頭目測已失效。并且西側邊坡已經出現(xiàn)局部塌方現(xiàn)象,坡頂有張拉裂縫產生,在雨季時候還可能會出現(xiàn)小范圍塌方。邊坡存在了嚴重的安全隱患,需要進行二次加固。
2、結合工程進行的基坑邊坡加固措施
2.1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
本工程在進行基坑邊坡加固之前對水文地質資料進行了收集和整理。場地大地貌單元屬黃海陸域低山丘陵,為構造剝蝕低級夷平面,微地貌單元為剝蝕堆積緩坡。巖土層分布如下:①層為第四系素填土,土質較為松軟,并含有少量植物根系,其為高壓縮欠固結土,工程性質差;②層為全風化花崗巖,該層原巖結構因風化劇烈基本破壞,僅殘留部分結構強度,為極軟巖;③層為強風化花崗巖,粒狀結構、塊狀構造,屬極破碎的極軟巖,強度從上而下逐漸提高;④層為微風化花崗巖,礦物成分主要是長石、石英為主,巖芯呈柱狀,屬較完整的堅硬巖,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II級。
地下水為基巖裂隙水,賦存于基巖風化裂隙中。主要的補給來源是大氣降水,含水層的厚度是以下部微風化基巖頂面為下限。排泄途徑主要是蒸發(fā)為主,往下以滲透為主,逐漸滲流到較低地段。
2.2使用年限設計
本基坑邊坡加固主要是依照臨時性邊坡來進行,其安全等級按照一級考慮,基坑側壁重要性系數(shù)取1.1。在進行支護體系建設時候預計使用時間不超過24個月,如果使用時間超出預期則需要對其安全性進行重新評估。
2.3支護方案
依照本工程水文地址條件、基坑周邊的環(huán)境,并結合專家所進行的方案評審意見,就原支護體系的工作時間、規(guī)范要求進行分析,考慮到其并未整體失穩(wěn),依然具有一定的支擋作用,因此本次支護設計是在原支護基礎上進行的。就二次開挖深度來說,在21.1—22.65m之間,超出原本的基坑開挖深度。加固方案在不考慮原有支護結構作用的前提下,將原有支護體系作為安全儲備,結合錨固加固法,將現(xiàn)有邊坡土壓力由疏布、加長預應力錨索向深處穩(wěn)定土層傳遞;對于基坑西側和北側的邊坡作業(yè)面,需要進行二次削坡的部位采用鋼管樁對邊坡下部和坡腳進行超前加固,再通過疏布、加長預應力錨索將邊坡土壓力向深處穩(wěn)定土層傳遞。
2.4地下水與大氣降水的控制
對于本工程來說基坑已經暴露較長時間,結合工程地下水資料以及對巖層所進行的分析,則考慮通過坑內集水明排的方式來降低地下水。
2.5加固步驟
在進行邊坡加固時候,首先需要就相關的要素進行檢驗,對于既有邊坡的加固設計計算應當符合當前國家現(xiàn)行標準《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的規(guī)定,對于混凝土構件也需要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guī)范》,砌體結構加固計算需要符合《砌體結構加固設計規(guī)范》要求。在對原支護結構的損傷情況、程度、原因進行考慮,對其與原支護結構破壞模式、構建開裂情況等方面綜合考慮的基礎上進行加固措施應用。因為本支護方案為原支護結構基礎上進行邊坡加固,因此還是就兩個支護結構的受力情況進行綜合考慮。
2.6施工中所需要注意的問題
首先,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對原支護結構予以保護,尤其原支護結構中的結構面層、肋梁、錨頭等。對于原支護結構中的開裂部分則需要使用水泥純漿予以填充,對其裂縫進行封閉處理。其次,對于預應力錨索張拉順序予以深入研究,避免錨索之間產生群錨現(xiàn)象,并通過分級張拉的方式來進行施工。第三,預應力張拉過程中,要注重對原支護結構予以保護,避免其變形情況的發(fā)生,防止因為預應力張拉對原支護結構造成損害。第四,對于施工環(huán)境周圍的場所要防止亂堆亂放,尤其是潛在滑動區(qū)要予以嚴格檢查。第五,本工程施工需要對其參數(shù)予以準確核對,通過信息施工法和動態(tài)施工法的應用對地質、設計參數(shù)、方案等進行優(yōu)化,并隨時進行適當調整。第六,做好施工監(jiān)理的安設。第七,支護結構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出現(xiàn)增加工作量的情況要進行現(xiàn)場簽證。
結語:
基坑工程的建設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其在推動國家經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工程基礎建設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邊坡的加固更是工程中的重中之重,需要引以高度重視,不斷發(fā)展新的加固方法,促使工程建設得以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郭文瑋,唐嘯宇.錨樁支護條件下深基坑蠕變變形的時空效應分析[J].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04:415-418.
[2]胡小平.受鄰近深基坑開挖影響的既有邊坡加固方法[J].低碳世界,2016,33:120-122.
[3]王家新.深大基坑水災應急搶險安全技術探索[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6,06:205-206.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邊坡工程鑒定與加固技術規(guī)范,GB50843-2013.
[5]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2012.
[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3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