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古典小說史上有著名的兩塊石頭,一塊是《西游記》里孕育孫悟空的“仙石”,一塊是《紅樓夢》里幻化入世為賈寶玉的“頑石”。孫悟空和賈寶玉作為“仙石”和“頑石”的化身,一個是原始野性的猴,一個是出于人世完整的人。詹納爾與霍克思在英譯這兩部著作的同時,也從各種的角度重塑了孫悟空和賈寶玉這兩個人物形象。筆者從兩部著作的英譯本著手,探尋兩者的身上所體現(xiàn)出來的石頭精神,比較孫悟空和賈寶玉在英譯本中形象的異同。
關(guān)鍵詞:仙石;頑石;孫悟空;賈寶玉;異同
引言
中國著作之古典名著的《紅樓夢》、《西游記》,雖然《西游記》是以唐僧到佛教之國印度取經(jīng)的故事為背景,而《紅樓夢》是以明清時期一個封建大家庭的繁榮和衰敗為背景,愛情故事為主線??此苾烧卟]有太多關(guān)聯(lián),但是一顆石頭卻將兩者緊緊的聯(lián)系到了一起。孫悟空與賈寶玉,一個為仙石孕育,一個由頑石幻化,同為石源。然而孫悟空和賈寶玉之間有著精神與現(xiàn)實,仙界與人間,天生石猴與人世公子等太多的差異,但從精神實質(zhì)上看,這兩個形象又有驚人的相似和深層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對于這兩部經(jīng)典著作的諸多譯本以詹納爾英譯《西游記》與霍克思英譯《紅樓夢》為典型代表。這兩部譯作為分析英譯作品中人物形象提供了契機,能從英文的角度深入分析孫悟空和賈寶玉這兩個人物的更多的相似性與差異性在譯作中的體現(xiàn)。
1.共性
1.1出世:同為石頭孕育
詹納爾譯本《Journey to the West》開頭描述孫悟空的出生是magic stone,說孫悟空是仙石孕育,受日月精華,化作的石猴。同樣,在霍克思譯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中多處出現(xiàn)了隱射賈寶玉身世的詞句,例如第一回開篇,以及第二回里描述寶玉出生。兩處提到的jade在同一回中甄士隱看到通靈寶玉時也有此番描述“Shi-yin took the object from him and saw that it was a clear, beautiful jade on one side of which were carved the words‘Magic Jade’.”從這些詞句中可以看出賈寶玉是女媧煉石補天留下的那一塊石頭的轉(zhuǎn)世。不管是孫悟空的magic stone還是賈寶玉的magic jade都與石相關(guān),兩者從出生開始就與石結(jié)緣。
1.2如石的堅毅品性
一出生就與石結(jié)緣的孫悟空和賈寶玉自然石性天成,石頭堅硬的品性在孫悟空和賈寶玉身上找到了形象的實物載體。
孫悟空的堅硬體現(xiàn)在它面對煉丹爐的炙煉,五行山的壓迫毫不畏懼。在第七回里面,孫悟空被太上老君關(guān)進了煉丹爐里,經(jīng)過了七七四十九天,理應化作成灰,卻反而造就了孫悟空得火眼金睛。吳承恩在西游記里有這樣一段描述:得那架火、看爐,與丁甲一班人來扯,被他一個個都放倒,好似癲癇的白額虎,風狂的獨角龍。在詹納爾譯本中完美刻畫出了孫悟空的不畏炙煉,其中“gone berserk”和“raving mad”惟妙惟肖地描寫出了孫悟空經(jīng)過了煉丹爐的考驗并沒有萎靡不振甚至化成灰燼,而是像被牢籠圈禁之后恢復自由的白額虎和獨角獸般的生龍活虎,生氣勃勃。但是在此處為了讓原文中癲癇的白額虎與風狂的獨角龍形成的對仗形式,對等翻譯到英文,那么把“gone berserk”替換成“going berserk”更能體現(xiàn)出與后文“raving mad”的對應關(guān)系。不僅如此,第八回中,悟空因大鬧天宮觸犯天條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五百余年,當觀世音菩薩來見他時,他并沒有因此低頭求饒收斂鋒芒,而是依然精神抖擻:“大圣睜開火眼金睛,點著頭兒高叫道”,詹納爾的譯文也用了“shouted at the top of his voice”這樣的譯文表現(xiàn)出孫悟空桀驁不馴,堅毅的石性。
與石同質(zhì)的堅毅品性體現(xiàn)在賈寶玉身上也十分明顯,他的不同流俗,厭惡仕途經(jīng)濟,蔑視權(quán)貴。在第36章中,霍克思的譯文展現(xiàn)了賈寶玉的這一面,尤其是crew of thievish, place-hunting career worms這個用詞貼切地再現(xiàn)了曹雪芹所用“國賊祿鬼”,并且生動的把“國賊祿鬼”的本性是罪惡的一幫竊賊,謀求高職的國家的蛀蟲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賈寶玉雖然成長在花團錦簇的大觀園中,卻從小追求個性的自由。不屈從于父親的意愿,憎惡那些在官場爾虞我詐,追逐科舉功名利祿的士大夫,包含著對封建勢力的不妥協(xié),不屈服。
1.3如石般的熱情
人們常說鐵石心腸來描繪一個人心腸像鐵和石頭一樣,形容心腸很硬,不為感情所動。這一詞語本出自唐代皮日休的《宋璟集序》中,描寫宋廣平剛態(tài)毅狀。其實石頭的內(nèi)心本不是向它的外表一樣冰冷堅硬,而是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和熱情。這種能量和熱情在孫悟空和賈寶玉這兩個與石同源的人物身上都很好的體現(xiàn)了出來。孫悟空和賈寶玉的內(nèi)心世界都是同樣的火熱,不管外部條件如何的惡劣和艱難,也無法阻止這種火熱的情懷的散發(fā)。
悟空是仙石孕育,在三界無父無母,觀世音菩薩把它從五指山下解救出來后跟隨唐僧西天取經(jīng),一路斬妖除魔,不畏艱險地保護著唐僧和師弟們,就如同把他們是做自己的家人來對待。即使是在唐僧人妖不分因誤會把它攆走的情況下,得知師傅被妖怪抓走備受折磨,它依然念及“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責備豬八戒沒有保護好師傅。這樣坦率,沒有絲毫掩飾和虛假的成分,流露出師徒之情的忠貞。
反觀賈寶玉雖對功名利祿嗤之以鼻,但是對自由的渴望和追求,骨子里對大觀園里的“女兒群“的感情卻是真摯的,火熱的,純潔的?!癎irls are made of water and boys are made of mud. When I am with girls I feel fresh and clean’ but when I am with boys I feel stupid and nasty.”霍克思采用了直譯的方法,譯出賈寶玉由衷的心聲,言語中透露出對女子的親近之情和對男子的厭惡之感。在賈寶玉的觀念中,只有女子才是清白的,純潔如水的。因此在花團錦簇的大觀園里,賈寶玉才會對女子如此的多情,不管是對黛玉,寶釵還是襲人、湘云。可見石頭的內(nèi)心也是柔軟的,熱情奔放的。
1.4最后的歸宿
孫悟空皈依佛門,賈寶玉遁入空門,這兩個人物最終的歸宿相通。西游記中從一開篇悟空吧玉皇大帝的天宮鬧得烏煙瘴氣,經(jīng)過了西天取經(jīng)一番波折之后,最后皈依佛門,成為了斗戰(zhàn)勝佛。在第一百回中,詹納爾濃墨重彩的描繪了孫悟空被封為斗戰(zhàn)勝佛的過程,從一開始的石猴到最后的成佛實現(xiàn)了升華。
頑石幻化,進入人世的賈寶玉在榮國府享受了榮華富貴和兒女之情,追求所謂的自由,然而最后還是走向茫茫大地,遁入空門,回歸寂寞的青埂峰下。寶玉的叛逆性格和封建主義現(xiàn)實的沖突是對抗性的,霍克思在譯本中并沒有直接對寶玉出家進行描述,但是在最后幾回里,文章多次暗示了寶玉中舉之后便沒有回家,而是獨身一人走向了他追求的自由和本真。
2.差異
2.1誕生
賈寶玉和孫悟空的出世有著與石的同源,但是追根溯源卻依然有著不同的地方。然而正是這些不同,對分析人物形象造成了不同。對于賈寶玉出世的描寫,對比紅樓夢程乙本和霍克思譯本可以發(fā)現(xiàn),由于底本的問題,霍克思在第一回中漏譯了很大一段內(nèi)容。然而正是這部分,可以看出賈寶玉身世的不同之處。賈寶玉的是青埂峰下那塊被女媧補天棄用的一塊頑石幻化而來。更重要的是此石想去人間走一遭的原因是禿頭和尚和跛足道人的高談闊論中被人間的繁華富貴打動了凡心。然而霍克思因為底本問題漏譯之后,造成了對賈寶玉前世的一種誤解,認為此頑石是被僧人因看到其不凡而主動帶之去人間,其實不然。
除此之外,程乙本還提到“在那富貴場中,溫柔鄉(xiāng)里受享幾年”,這兩句話都暗指此頑石化身賈寶玉來到人間的初衷并不是在官場追名逐利而是去享受人世繁華和女兒情,從這里可以為此石轉(zhuǎn)世的肉身賈寶玉的人物性格中享受自由和憐愛女子這樣的人物性格溯源。然而霍克思譯本卻漏譯了這一個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造成國外讀者對賈寶玉人物性格的理解偏差。
相比較而言,詹納爾譯本中對于孫悟空人物出世描述塑造了一個更為真實和豐滿的人物形象。詹納爾詳盡的描述了從仙胞到石卵再到石猴一步一步的孕育過程。孫悟空是仙石孕育而來,對比賈寶玉的身世,它更為純潔,并沒有參雜任何其他復雜的情感。它無父無母,是自然的造就,獨自蹦入塵世。相對于賈寶玉來說,從一開始就設定出生在了大觀園那樣一個大背景之下,有各種牽絆圍繞著他。
2.2外形差異
在分析人物的時候,第一步便是分析人物的外在形象。在霍克思的譯本第三回中不難看出賈寶玉的人物形象是一個美男子,透著一股陰柔之美。不管是面容還是形體在大眾的審美眼觀之下都屬于美。再對比孫悟空的人物形象,從詹納爾譯本并沒有對孫悟空有專門外貌描寫,但是在第二十回中,對孫悟空外貌側(cè)面的描述:thunder?voiced, hairy?faced monk。把孫悟空形容成毛臉雷公嘴的和尚,是把孫悟空這樣一個猴子的形象人化了,不是賈寶玉那般形如美玉,卻是透著雄性動物的陽剛之感。
2.3性格差異
孫悟空作為出家人身上所表現(xiàn)出的性格不是佛家那般慈悲和軟弱,而是堅強倔強的石頭性格。在詹納爾譯本第四回中,孫悟空在天庭中面對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以及一眾文武百官時,面不改色,不朝禮。詹納爾用了stood bolt upright來描寫悟空的性格中的倔強,挺直身板,不畏強權(quán)。不僅從正面描寫了悟空的動作,還從那一眾仙卿們的言語中側(cè)面的烘托悟空的石性。仙人們用了a savage monkey來形容它生性放誕不羈的性格。
石頭精神的常態(tài)應該是剛健有為,積極進取,奮發(fā)上進的,如果說孫悟空是石性常態(tài)的體現(xiàn),那么與之對比的賈寶玉則是石頭性格的變態(tài)體現(xiàn)。在賈府這一由盛而衰的大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賈寶玉是個無事忙的富貴閑人。在霍克思譯本的第二十三回中,霍克思細膩的描繪了賈寶玉面對嚴苛的父親時的軟弱和無力,把文中“焦雷”、“殺死不敢去”這兩個反映賈寶玉性格的關(guān)鍵詞的生動形象的傳達了出來。
2.4對待女性的態(tài)度
對比西游記中孫悟空的不近女色,不食人間煙火的出家人形象,賈寶玉則恰恰相反,他對家族缺乏責任感,傳統(tǒng)觀念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寶玉沒有任何吸引力,相反把自己絕大部分的精力花到了自己身邊的小姐,丫鬟身上。第三十二回霍克思直譯出了賈寶玉對貼身女仆襲人的情愫,出于好奇把仙姑所授之事和襲人偷試一番。然而追求靈魂的持久而不是肉體永恒的寶玉,黛玉才是他心靈愛的歸宿。然而命運卻不是像寶玉所期待劇情這樣發(fā)展。面對和黛玉生與死的分別時,寶玉流露出了無盡的痛苦。第三十二回中,處在夢與現(xiàn)實之間掙扎的賈寶玉依然訴說著對林黛玉的情感“And the day that your illness is cured, I do believe that mine, too, will get better. Night and day, coz, sleeping and dreaming, you are never out of my mind.”這樣的描述足以看出寶黛之間的情感超越了肉體的羈絆,上升到了靈魂的高度。如果說孫悟空是看破紅塵的智者,那么賈寶玉便是為了還古代男人對女人所欠下的那份真情而來的情種。
孫悟空天生是從石頭中蹦出來的石猴子,沒有父母。因此在人物復繪時,詹納爾特別強調(diào)了他沒有“性趣“,任何美女對他都沒有吸引力。詹納爾譯本第七十二回在盤絲洞大戰(zhàn)蜘蛛精時,對比二師弟豬八戒那么好色的跑去偷看女妖怪洗澡,孫悟空表現(xiàn)出他的不近女色,看到女妖怪在湖邊沐浴,悟空不僅沒有絲毫動過心,反而堅決禁止師弟的好色行為及思想。在陪同師父西天取經(jīng)的過程中,遇見的美女無數(shù),卻未曾見過他對任何一個動過心。
結(jié)語
霍克思英譯《紅樓夢》與詹納爾英譯《西游記》通過譯者對英文的掌控以及個人獨特的理解視角,把悟空和寶玉這兩個人物豐滿的復繪出來,構(gòu)建了兩個看似不同卻與石結(jié)緣的傳奇形象。他們有各自不同的成長環(huán)境以及因此造就出的不同的人物形象,卻在迥異的環(huán)境中有著驚人的相似性,他們都向往自由、快樂的生活,他們都叛逆,厭惡束縛。事實上,這兩種石頭精神的化身在本質(zhì)上是相通的,具有同鄉(xiāng)的堅定與執(zhí)著,在孫悟空身上表現(xiàn)為對取經(jīng)的堅定和執(zhí)著,在賈寶玉身上表現(xiàn)為對官宦仕途的鄙夷和感情的精誠。也具有同樣的反叛,在孫悟空身上是對強權(quán)政治的不屈,在寶玉身上表現(xiàn)為對封建思想的叛逆。
參考文獻:
[1]曹雪芹(2011).《紅樓夢》[M].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
[2]曹雪芹(著)(2012).《紅樓夢》.大衛(wèi)·霍克思(譯)[M].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
[3]杜貴晨(2010).一種靈石,三部大書——從《水滸傳》、《西游記》到《紅樓夢》的“石頭記”敘事模式[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5期,8-16.
[4]范雯媛梓(2008).從齊天大圣到混世魔王——孫悟空與賈寶玉的人物形象比較[J].《宿州學院學報》,第23卷第1期,81-83.
[5]姜超(1986).賈寶玉與孫悟空[J].《紅樓夢學刊》,第1輯,137-147.
[6]吳承恩(2006).《西游記》[M].北京:北京出版社.
[7]吳承恩(著).(2008).《西游記》.詹納爾(譯)[M].北京:外文出版社.
[8]張寶利(2003).石中誕育 稟性各異——孫悟空與賈寶玉形象比較[M].《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20-21.
[9]鄭秀真(2013).從“花果山”到“大觀園”——理想人生與社會現(xiàn)實之比較[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23-27.
[10]朱彤(1985).“從猿到人”——孫悟空、賈寶玉思想性格縱橫談[J].《紅樓夢學刊》,第3輯,45-71.
作者簡介:姚瑤(1993年),漢族,女,四川省自貢市人,外國語言文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