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拓寬閱讀面,多讀書、讀好書、讀實用的書,是職專語文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應(yīng)開辟的第二課堂。好的課外書對豐富知識,陶冶情操,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等都有很大的幫助。那么,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怎樣把課外閱讀、語文教學和培養(yǎng)職專學生整體素養(yǎng)聯(lián)系起來?筆者在此淺談一下與各位共享,不當之處敬請斧正。
關(guān)鍵詞:課外閱讀;途徑;意義
一、正確閱讀、接軌時代
近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拓展應(yīng)用網(wǎng)絡(luò)文學充斥校園、學生們稍有閑暇就手機不離手,他們在讀什么?除了沉溺于韓寒、 郭敬明的文章之外,更是欣賞比較刺激的、魔幻的、打斗的甚至是帶有黃色影子男生小說、女生小說、疑文鬼事等類的……符合青少年學生口味的文章。而這些帶有時代色彩的網(wǎng)絡(luò)文學除供消遣外對學生素質(zhì)的提高毫無意義,相反有的垃圾文學像恐怖故事、色情故事、還有一些藝壇的“花邊新聞”……會導致學生玩物喪志,因此,職專教師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能力、閱讀愛好、把握學生閱讀導向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其實網(wǎng)絡(luò)上也是有很多精華文學的,當代小說《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窮爸爸富爸爸》等這些能給人以哲理、讓人深思受啟迪的小說,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批判吸收既能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拓寬知識面,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辨別真善美、假惡丑的能力對完善學生的人格、提高智慧大有裨益。
二、結(jié)合課文、拓寬加深
(一)認真閱讀、細嚼慢咽
有的學生讀什么書都不會深入而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讀書缺少目標性,為讀而讀只是隨意翻翻,不懂什么叫吸收,怎么去吸收。這就老師們在課內(nèi)課文教學時注重培養(yǎng)閱讀能力、既要領(lǐng)略內(nèi)容概要,又要學會咬文嚼字。學生讀書應(yīng)學會略讀、瀏覽、精讀、歸納、感悟;學會咀嚼、品味。有的文章如咀嚼橄欖果越品味道越濃厚。例如:《項鏈》這篇短小說學生讀過之后都知道瑪提爾德是一個愛慕虛榮最后受懲罰的女人。但項鏈是國際短篇大師莫迫桑寫的,如果單單局限于這一點理解就把文章翻過去就學的太簡單了。莫迫桑寫本小說于什么時代?他寫小說的目的僅僅是諷刺一個小女人?這篇短短小說為什么漂洋過海到世界各國?為什么生命力永遠不衰?他還寫了那些小說?學生如果帶著這些細節(jié)問題去閱讀,在老師的引導下一定會讀出很多東西。
(二)跟蹤拓展、深入探索
學到項鏈、老師一定會帶領(lǐng)學生細品結(jié)尾“戛然而止”、出人意料、精彩至極。大師的作品很多、可最耐咀嚼的《項鏈》是其中一篇。那么他還有那些作品值得咱們閱讀?老師在學完《項鏈》之后,可進一步拓寬讓學生課外閱讀《莫迫桑短篇小說精選集》,然后和作文接軌,讓學生寫一篇讀后感、精彩句子摘抄。學生抄寫了很多。如:“人生活在希望之中。舊的希望實現(xiàn)了,或者泯滅了,新的希望的烈焰隨之燃燒起來?!保ā赌瓷6唐≌f選》)
還有抄錄莫迫桑的名言:“只要有一種無窮的自信充滿了心靈,再憑著堅強的意志和獨立不羈的才智,總有一天會成功的。”“世上真不知道有多少能成就功業(yè)的人,都因把難得的時間輕輕放過以致默默無聞了。” 希望、自信、惜時等,這些都是名人留給我們的經(jīng)典語錄,它們?nèi)鐚毷沆陟诎l(fā)光、激勵后世人。這些滿滿正能量的東西,都需要老師去引導,學生去閱讀品味,然后才能深入升華、撞擊他們的靈魂、提高他們的心智。
三、古典名著、接軌作文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學校教育的缺點之一,就是沒有那種占據(jù)學生的全部理智和心靈的真正的閱讀。沒有這樣的閱讀,學生就沒有學習的欲望,他們的精神世界就會變得狹窄和貧乏?!弊寣W生開闊眼界讀好書,對提高作文成績大有裨益。例如:讀中國古代名著,《三國演義》,我們可以領(lǐng)略到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關(guān)云長的俠肝義膽、張飛的粗中有細……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讀者仿佛進入了一種境界。每一個人物都是一幅畫、一首詩、都是我們寫作文的一個好例子。再看《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桃園三結(jié)義”、“三顧茅廬”、“過五關(guān)斬六將”、“失街亭”、“敗走麥城”、“趙子龍血戰(zhàn)長坂坡”……細讀,一個故事一個例子。一個職業(yè)高中生如果把《三國演義》那些例子寫作文時信手拈來,想寫空洞無物的文章都難
讀《水滸傳》,我們可以領(lǐng)略到武松大鬧飛云浦的嫉惡如仇;讀《西游記》,我們可以領(lǐng)略到孫悟空大鬧天宮的不畏強權(quán);讀《紅樓夢》,領(lǐng)悟到人生如白駒過隙,富貴榮華如過眼云煙……這些舉不勝舉的名著,每一本都通讀學生也沒打么多課外時間,老師可以建議學生、并引導學生通讀一本足矣。
四、能量感悟、提高素養(yǎng)
每一個中年教師都知道,我們小時候?qū)W雷鋒、學王杰、學董存瑞、學黃繼光……這些熠熠生輝的英雄在每一個孩子心目中都是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不能缺少民族的榜樣,這些滿滿正義感的英雄鼓舞了一代人又一代人、使他們成為建設(shè)國家的棟梁之才。
當代每一個學生心目中都要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qū)W習的榜樣。如:鄧稼先、陳景潤、雷鋒、袁隆平、屠呦呦、莫言、等這些令我們崇拜或?qū)W習和模仿的楷模??僧敶鷮W生他們大多以小沈陽、蔡依林、范冰冰等歌星或影星為偶像。少年追星、不可否認,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們要有民族的使命感,國家的使命感,而這些正能量的人才大有人在。有特殊貢獻的人的傳記著作對提高學生人格素養(yǎng)極為重要。讀《居里夫人傳》可以讓我們了解居里夫婦是怎樣為了“鐳”而受盡千辛萬苦、冒著被化學元素輻射而得癌癥的危險而經(jīng)過上萬次試驗的才發(fā)現(xiàn)“鐳”的;讀報告文學《大地之子》黃大年,學生們就會了解一顆真正閃耀在天空中的科學之星、“時代楷模”怎樣為祖國科學事業(yè)而獻身的。科學家的兢兢業(yè)業(yè)、舍身忘己、獻身科學永遠是青年人學習的榜樣。
屠呦呦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女科學家,她不僅僅為中國人掙得了臉面,使中國在諾貝爾獎科學獎上突破了零記錄,還告訴世界人,中國人的科技發(fā)展正在突飛猛進;更主要的是她為世界醫(yī)療學科做出了杰出的貢獻。讓學生了解屠呦呦的奮斗精神、拼搏歷程對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發(fā)展很是重要。
這些就是提高學生建設(shè)祖國的基本素養(yǎng)的楷模,這些社會的精英人物,是祖國的脊梁。這些埋頭苦干的人才是真正職專學生的“偶像”,一定要讓學生認真學習。
總之、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如果學生的智力生活僅局限于教科書,如果他做完了功課就覺得任務(wù)已經(jīng)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別愛好的。” 多讀書、讀好書有助于豐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氣質(zhì)。望每一個語文教師都不要把學生禁錮于課本,要拓寬學生的閱讀面。
參考文獻:
[1]中國教師研修網(wǎng)博客頻道首 頁《如何引導學生讀書》孫慶峰2007年12月
[2]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wǎng) 《談注重課外閱讀的引導》張汝民2011年2月
[3](《山東教育社》)《網(wǎng)絡(luò)時代,該如何引導學生讀書?》: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