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教育已經(jīng)在現(xiàn)代社會得到廣泛普及,社會對于高素質、高水平的應用型人才需求也不斷提升,加強學生思想德育教育是高校急需面對的重要課題?!傲⒌聵淙恕彼枷虢逃虒W目標的確認,為高校思想教育提供了明確的引導方向,本文通過對大學生思想教育中“立德樹人”目標的實現(xiàn)進行探究,分析教育目標實現(xiàn)存在的問題、促進“以德樹人”思想教育目標實現(xiàn)需要堅持的原則、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有效方式,旨在促進高校思想教育綜合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教育;立德樹人;目標
引言:“立德樹人”被當代大學確定為新時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重要任務,同時其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全新挑戰(zhàn),社會諸多外界因素對于在校大學生的思想產(chǎn)生重要影響,通過“立德樹人”目標的實現(xiàn)過程,提升高校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對于提升大學生的思想素質具有現(xiàn)實意義。
一、“立德樹人”教學目標實現(xiàn)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缺乏實效性
目前所有高校都有專門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也會開展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但是由于課堂教育枯燥的教學內容以及單調的教學模式,促使很多大學生都愿意進行課程的學習,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學校的活動內容過于功利性,學生難以產(chǎn)生參與活動、體會活動內容的積極性,導致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較差。很多大學生雖然能夠認識到思政學習的重要性,但是卻還是難免存在自我約束意識不強、缺乏社會責任感、誠信意識缺失、社會公德意識缺失、缺乏團隊協(xié)作意識、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個人利己主義和享樂主義盛行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了高等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同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亟待研究的課題。
(二)學生缺乏正確的思想素質提升觀念
學生從小學到高中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受到應試教育教學理念的影響和束縛嚴重,重視考試教學忽視無考試成績無關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從小缺乏正確的思想政治學習態(tài)度,對于思想素質的關注程度較低。更多的中國式家長將教學任務都交付給學校,忽視自身的家庭教育責任,導致學生在家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缺失,當代大學生具有自主獨立思想,但是卻在獨生子女的家庭氛圍中養(yǎng)成特立獨行性格特點,不愿意正視自身存在的缺點,更存在惰性心理不愿意自我完善,缺乏思想素質的提升觀念,這些問題都導致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學的有效性受到限制。
另外,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促使社會呈現(xiàn)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諸多不良社會現(xiàn)象對大學生思想的侵蝕和影響,大學生處于青春發(fā)育后期以及進入社會生活的過渡階段,會對社會產(chǎn)生盲目隨從和向往,影響學生的思維和心理,這一問題也是高校思想教育不容忽視的嚴峻課題。
二、促進“以德樹人”思想教育目標實現(xiàn)需要堅持的原則
(一)重視內外結合的教學原則
高校開展“以德樹人”思想教育目標的思想政治教學活動,需要確定內外結合的教學原則,分析影響教學目標的內外原因,內部原因是指高校自身教育原因,外部原因則是指家庭原因以及社會原因,并采用針對性的應對策略,通過多重途徑,發(fā)揮內外部教育共同的教育作用,構成完善科學的思政德育教育體系。
(二)重視思政德育的全過程教育
高校進行思政德育教育,需要將其教學理念和教育行為貫穿于學生的在校學習生活中,使學生能夠形成常態(tài)化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的道德情感以及人生價值觀念都受到耳濡目染的影響,因而促進學生能夠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提升其思想素質,有助于促進其成長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復合型人才。
三、實現(xiàn)高校“立德樹人”思想教育目標的有效方式
(一)拓展教學方式,提升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高等學校作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體,應當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德育教育優(yōu)勢,通過豐富教學內容、改善教學形式、拓展教學層次等方式,使學生能夠針對思想政治教育產(chǎn)生更多的直觀感受,進而促進其教育有效性的提升。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師往往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大學生對于思政教學存在嚴重的排斥心理,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微信教育模式的應用,為學生展示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有關社會主流思想的電影,通過多元的教學內容提升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高校還可以積極與社會公益組織聯(lián)系,組織大學生參與各種形式的社會活動,在社會實踐中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提升思政教育有效性。
(二)重視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建設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思想教育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逐步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認知,學校應當加強學風、校風建設,為大學生能夠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使大學生能夠學校的學習環(huán)境中不僅實現(xiàn)專業(yè)學習,更能夠實現(xiàn)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高校應當通過多途徑加強對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的面認知、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倡導社會文明風尚、普及法制教育等,發(fā)揮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的力量,將和諧社會建設的發(fā)展理念滲透到德育教學理念中,實現(xiàn)校園文化內涵的不斷積淀,進而促進“以德樹人”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三)提升師資隊伍的思想政治風貌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同時也能夠對學生發(fā)揮有效的教育示范作用,因而高校應當重視師資隊伍思想政治素養(yǎng)的提高,使教師能夠應用師德感染學生、引導學生,樹立自身的教學榜樣作用,既能夠在專業(yè)教學領域有所建樹,具有扎實的專業(yè)教學技術,同時能夠具備與時俱進的發(fā)展理念,了解現(xiàn)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心理動態(tài),與學生有更多共同語言和思想共鳴,同時能夠掌握網(wǎng)絡教學等現(xiàn)代教學技術,實現(xiàn)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提升學科教學內容的感染力。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教學活動中感受到愛崗敬業(yè)、嚴謹謙虛、積極上進等優(yōu)良的品質,同時能夠在教師的幫助和引導之下,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提升個人道德素養(yǎng),體現(xiàn)教書育人的優(yōu)勢作用。
結論:大學生思想教育是高校開展教學活動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立德樹人”不僅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專業(yè)知識,更需要其能夠提升道德素養(yǎng),成為能夠貢獻個人力量促進社會發(fā)展建設的優(yōu)質人才,當前高校思想教育存在諸多問題導致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受到限制,高校應當通過多元化的教育完善措施,提升思政德育教學水平,契合現(xiàn)代社會對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要求。
參考文獻:
[1]付勝利,張勃.略論美育在高校“立德樹人”中的作用[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2):21-23.
[2]王瑞霞.高職院校學生職業(yè)素質培育路徑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17):85-86,94.
[3]徐禮平.新媒體時代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谫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16,(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