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萍
[摘要]《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實施十多年來,隨著無償獻血的開展和深入,獻血意識的增強,無償獻血者隊伍日益增加,近年來云南省大理州中心血站無償獻血者中發(fā)生的218例無償獻血反應,按照嚴重程度我們醫(yī)護人員進行了及時正確的處理,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關鍵詞]無償獻血;護理;獻血反應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78010例無償獻血者均為自愿無償獻血者,年齡18-55周歲,男47507例,女30503例。
1.2方法
按照標準操作規(guī)程進行血液采集,獻血反應輕度:獻血時或獻血后出現(xiàn)面色蒼白、頭暈目眩;中度:除輕度癥狀外,還有惡心、嘔吐、胸悶、、心悸等;重度:除上述癥狀外,還有暈厥、抽搐、呼意識喪失、持續(xù)性低血壓、心動過緩等腦缺血癥狀。
1.3結果
如表1所示,78010例自愿無償獻血者有218例發(fā)生獻血反應,發(fā)生率為0.28%,218例獻血反應中首次參加獻血者187人,占發(fā)生獻血反應人數(shù)的85.78%,兩次及以上獻血者31人,占發(fā)生獻血反應人數(shù)的14.22%。經(jīng)過及時處理全部得到圓滿解決,為保證無償獻血隊伍相對穩(wěn)定和再次招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討論
通過以上數(shù)據(jù)及分析說明,初次獻血者由于以前未經(jīng)歷過獻血的過程,獻血反應發(fā)生率較高占發(fā)生獻血反應人數(shù)的85.78%,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采血護士加強獻血前、中、后的護理,針對獻血反應發(fā)生按照嚴重程度醫(yī)護人員進行了及時正確的處理,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就采血護士加強獻血前、中、后及獻血反應發(fā)生時的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2.1獻血前的護理工作
(1)提供放松、舒適、便捷的獻血環(huán)境。裝修和布置要樸素、文雅、色調清淡;有良好的采光,盡量采用自然光,光照適度,避免陽光直射。通風良好,空氣清新,溫度適宜,不可過熱過冷;同時獻血前讓獻血者適當飲些糖水或溫開水,思想放松;閱讀獻血宣傳單或小冊子,使之了解獻血的一般知識,解除思想顧慮,增強獻血的信心;還可播放些比較輕松的音樂和電視等,讓獻血者在不知不覺中輕松愉快地完成獻血工作。
(2)做好與獻血者溝通與評估。采血護士要調整好心理與情緒,進入為獻血者服務的工作狀態(tài),情緒穩(wěn)定,工作熱情,說話和氣,態(tài)度和藹,耐心細致。無償獻血者盡管他們愿意獻血,但或多或少地對能否安全獻血存有顧慮,獻血者來自社會不同崗位,個人的心理素質、文化程度以及對無償獻血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也不盡相同。采血護士要主動加強與獻血者思想交流和心理溝通,對無償獻血者要進行無償獻血知識和獻血意義的宣傳,讓獻血者解除緊張、恐懼、焦慮等情緒反應。要告知獻血前、后的注意事宜,使獻血者知道18-55周歲的健康的公民參加無償獻血對身體是有益無害的。要告知他們健康人群每年獻血1-2次對身體沒是沒有任何損害的,每次獻血200~400ml,只占身體血液總量的5%~10%,而人體肝、脾等造血器官會很快釋放儲備血液到外周血液中,對健康沒有影響,反而促進血液的新陳代謝。同時詢問獻血者的既往獻血經(jīng)歷、近日休息等情況,評估出現(xiàn)獻血不良反應的可能性和不適合獻血的情況。觀察獻血者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是否處于緊張、害怕甚至恐懼狀態(tài)。如發(fā)現(xiàn)這些不利情況,則不急于采血,做好寬慰工作,待獻血者解除思想顧慮,充分放松后再開始準備采血。
2.2采血中的護理
采血中護理人員要嚴格按照標準操作規(guī)程進行操作,采血操作熟練、規(guī)范、穿刺一針見血,能夠讓獻血者減輕穿刺的疼痛感,同時因為穿刺通道的暢通,使采集血液無凝塊,質量高,適合于分離血液成分。采血過程中,應仔細觀察獻血者有無異常情況發(fā)生,如精神不安;面色蒼白;出冷汗等。若發(fā)現(xiàn)異常應立即停止采血,對獻血者進行及時處理。對首次獻血者,采血護士要根據(jù)獻血人群的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話題與之交談,分散獻血者的注意力,使獻血者心理放松,減少緊張、焦慮的情緒反應,順利完成血液的采集。
2.3采血后的護理
護理人員采完血后囑獻血者松拳,松開止血帶,合閉止流夾,用創(chuàng)可貼/消毒棉球/紗布輕按靜脈穿刺點,撥出針頭后即加重按壓,用彈力繃帶包扎,松緊度適中。囑獻血者在獻血者休息處用茶點,采血護士仍需密切觀察獻血者的表情,防止獻血反應,意外事件的發(fā)生,休息10~15分鐘,無不良反應后再離開。同時叮囑獻血者穿刺點上的敷料應保留至少4小時;多補充水分,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和水果,避免飲酒,保證充足的睡眠;獻血后24小時內(nèi)不劇烈運動、高空作業(yè)和過度疲勞;告知血站的聯(lián)系方式,如果存在獻血前沒有如實告知的可能影響血液安全的高危行為,或者獻血后感覺明顯不適或異常,請其及時聯(lián)系血站工作人員。最后要再次對獻血者無私奉獻的精神表示感謝,讓他們保持無償獻血、挽救他人生命的愉快心情,鼓勵他們繼續(xù)進行無償獻血,6個月后可再次獻血。
2.4獻血反應的護理
引起獻血不良反應的原因有精神緊張、空腹獻血、環(huán)境因素、過度疲勞、睡眠不佳或身體不適、暈針暈血、不良語言刺激、疼痛和漏檢。采血過程中要仔細觀察,早期發(fā)現(xiàn)獻血反應的各種先兆。一旦發(fā)生立即終止獻血,積極對癥處理,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護理人員全過程應安慰獻血者,化解緊張情緒,說明這種反應并非是他們的身體狀況有問題。使獻血者知道通過休息及對癥處理,癥狀會很快消失,也不會有后遺癥,以解除其思想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