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國良
摘要:初三階段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復習階段,主要有兩項工作:整理知識點和強化鞏固。初中物理的復習在這個階段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要探討的是如何抓住和利用好初中物理復習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初三;物理;總復習
一、 中考物理復習的重要性
初三階段對中考物理的總復習任務繁重且復雜。然而,即使到了這個階段,分數(shù)仍然是評估復習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高中選拔人才的重要依據(jù)。教師和學生都知道的是,復習過程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分數(shù)的好壞,因而,教師和學生都應該做好物理復習工作。在學生進入初三物理復習階段時,教師應當選取最有價值的復習內容,依據(jù)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科學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精神進行培養(yǎng)和提高,從而推動和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 物理總復習中學生意識的構建方法
(一) 認真研究課程標準,制定復習方向
在新課改的教育大背景下,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明白中考物理復習的意義:學生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完成物理學習任務,并對所學物理知識進行系統(tǒng)地歸納和總結,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提升分析能力和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對于中考物理復習階段,關于物理概念和公式是基礎,也是中考??键c。在總復習階段,教師在課堂上應當向學生強調物理公式和基本概念的重要性,敦促學生注重基礎知識的復習和掌握。教師在研究考試說明時,不難發(fā)現(xiàn)中考物理的考點大多數(shù)都能在課本中找到母版題型。所以,毫無疑問的是課本一定是中考物理復習的重點,教師在指導復習的過程中也要有意無意地讓學生意識到課本的重要性,使學生能夠較為精確地把握歷年考試的重難點,更好地備戰(zhàn)中考物理。教師在課堂上的復習指導中,要鼓勵學生多翻課本,對課本的知識理解透徹,并根據(jù)自身復習情況列出大綱和重難點。例如在復習聲現(xiàn)象時,可列出如下知識點:
(1) 聲音的產生:由物體振動而產生,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
(2) 聲音的傳播: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通常我們聽到的聲音是由空氣傳來的。
(3) 利用回聲可以測量大致距離。
(4) 聲速: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 m/s,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速度比在液體中快,在液體中傳播又比在氣體中傳播速度快。
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的復習是中考物理的開端和根本。復習提綱列出以后,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尋找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將所學知識點連接成網(wǎng)絡,再形成知識面,就達到了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 實行分階段復習,注重復習質量
中考物理的復習階段大致可以分為三步:以課本為中心復習,檢驗復習效果和利用錯題查漏補缺。首先,選拔人才的考試內容都是“源于課本,高于課本”的,也就是說,注重課本的復習僅僅是總復習的一個方面,即使課本常常是中考物理出題的點,然而物理本身就是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學科。因而中考物理的復習要在課本復習中達到一題多解、舉一反三的效果。中考命題的依據(jù)是課本,基本上不會出現(xiàn)超綱的內容,但是命題人一般都會注重學生的發(fā)散性解題模式,所以在復習中,教師對題目的講解不能只局限于一種解題方式,要嘗試著激發(fā)學生運用多種方式思考和解讀題目,提出更為有效的解題模式。例如電學部分的復習,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三大物理量——電流、電壓、電阻的概念、物理意義、相關公式等列成表格或樹狀圖,讓學生在對照理解的基礎上嘗試解題,從而達到比較和鞏固的效果。同時,教師在對習題進行引入的時候要有選擇性,盡可能靠近課本的內容和難度,避開偏題難題,有目的性地選擇題目,切忌使用題海戰(zhàn)術,題目一定要重視基礎。
在經(jīng)歷一定的復習指導后,教師可以著手對學生的復習成果進行測試,盡量是課上測試,但是一定要杜絕“滿堂測,滿堂灌”。相反,教師要注重講與練的結合,在題目的講解中要提出新觀點,新的解題模式,在題目中穿插對考點的解讀,讓學生接受最新的考點信息和模式,指引學生探索新的解題模式和方法,達到一個更高的復習水平。與此同時,教師選擇的習題一定要有多種層次和多樣類型,這樣才能對學生的復習進行鼓勵。在兩年的物理學習中,學生的水平是參差不齊的,因此教師的教學目標一定要盡可能覆蓋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習題的選擇也是一樣。教師在講解題目時,先與學生一同寫出最普遍的解法,接著再慢慢引導學生進行發(fā)散性思維,激發(fā)學生“一題多解”的思考模式,促使他們對新的解題模式的探索。
到了復習后期,教師不要再給學生太多的習題,要引導他們對做過的題目進行分類和整理,注重錯題和基礎題,避免學生在集中思維的思考模式下形成思維定勢,導致模式化解題,解題過程與題目所述無關。學生在這個階段的復習一定是疲憊且煩躁的,這個時候需要教師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興奮點,建立起知識和能力的系統(tǒng),學生在對習題的分析中要打破思維定勢,形成求同存異解題模式,從而掌握典型題的解法、熟悉變形題的解法,才能觸類旁通,提高復習質量和效率。
(三) 善于歸類總結,把所學知識形成系統(tǒng)
在兩年的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生感覺初中物理的知識點是非常分散的,而且在做習題的過程中往往感覺無從下手。所以,在總復習階段,教師應該讓學生對各個章節(jié)進行歸納和整理,并形成知識網(wǎng)絡。一般來說,物理知識點不外乎力學、光學、電學和熱學四類。學生應當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將知識點的來龍去脈弄清楚,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復習力學部分時,核心概念是“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由此引申出其他的概念或定律,如牛頓第一定律、力和運動等。
熱學部分主要是圍繞溫度進行展開和復習,因此復習重點應當突出強調有關溫度的概念和變化,進而引出熱量的概念,發(fā)散出關于熱學的公式和定理,如熱傳遞過程中對能量的釋放和吸收、物態(tài)變化的過程要吸放熱量等。光學部分大致分為:光在同種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電學部分的核心概念應當是電流,以電流的概念和公式引出電壓、電阻、電磁等一系列公式定理。例如,電源和電壓是產生電流的原因,電阻是對電流的阻礙性質,電流做功叫電功,電與磁之間的轉化現(xiàn)象叫做電磁現(xiàn)象……通過歸納整理知識點,中考物理的復習過程和效率都能大大提高,學生把書讀透之后會對物理知識點和考點產生重視的意識,形成由中心知識點向外展開的知識整理方式,收到良好的復習效果。endprint
(四) 抓住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提高智力素質
中考物理總復習期間,適當?shù)膹土曨}訓練有利于檢驗復習成果。然而,不同的學生處于不同的分數(shù)段,這并非是智力因素作用的結果,而是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中考物理復習階段,每一次復習結果的檢測都是復習學生之間復習水平的較量,如果教師在這個階段無法抓住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那么就會造成學生臨場發(fā)揮的失控,哪怕是平時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也無法保證正式考試的發(fā)揮。在物理復習前期階段,教師應在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危機意識和緊迫感,端正自身的學習態(tài)度,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實現(xiàn)自立自強,擺脫功利主義的復習思想。
同時,復習的中后期,特別是后期,是一個非常難熬的時間段。在這個關鍵的時期,教師要在指導復習的同時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思想教育,告訴學生要學會克服困難,培養(yǎng)自身的毅力和決心,堅持不懈,愈挫愈勇,鍛煉出強大的意志力。對于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教師應當鼓勵他們采用多種思維和多種模式對同一種類型題目進行解答,不斷完善解題思路和過程;對于后進生,教師應當采取溫和的教育方式對其進行鼓勵和安慰,將永不言敗的樂觀思想傳播給學生。而且,處于后期復習階段的學生也應該注意身體和飲食等方面,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尋找最佳狀態(tài)走進中考的考場。
此外,教師對不同的學生也要采取不同的協(xié)調方式,不厭其煩地解答學生問題,激勵學生在復習過程中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tài),幫助學生渡過難關,樹立自信迎接中考。在講解題目時,教師可以采用精講和泛講相結合的方法,在用好一套試卷的基礎上精講約三分之一的題目,讓學生對物理復習保持一種相對的新鮮感,最大限度地避免枯燥無味的講解課堂。
三、 總結
中考物理的總復習是一個枯燥的過程,當然,也是一個有趣的過程。強烈的復習節(jié)奏感和題目的套路讓學生在復習中找到學習物理的樂趣。這項復雜而艱巨的工作能夠讓學生更加從容地認識和面對中考物理。在這個動態(tài)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要根據(jù)復習情況,對復習計劃和方法進行適當調整和完善,將中考物理的復習做得更為貼近實際,更為高效省力。然而,教師和學生都要注意的是,在這個總復習的階段,一定要調整心態(tài),絕不能以上新課的思維來復習中考物理,將各個知識點分裂來理解,而是應該站在一個更廣闊的高度上,把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化和理論化的整理,在思考中總結,在總結中提高。
參考文獻:
[1] 蔡志誠.在初三物理復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教育導刊,2013(10):90-91.
[2] 高文強.在初三物理復習課中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2(10):70-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