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喜娟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部分對中年級的習作明確提出了以下階段性目標: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達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他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際;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根據(jù)表達的需要,使用冒號、引號;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課內(nèi)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這些目標對于三、四年級的作文教學來說,可以歸結(jié)為一句話: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和寫作愿望,引導(dǎo)學生學會如何寫作文。三年級學生剛剛邁入寫作的門檻,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級的寫話高出一個層次,很多學生便對作文產(chǎn)生畏懼心理,感覺無從下手。
關(guān)鍵詞:前提;布局;命題
語文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聽說是基礎(chǔ),讀寫是目標,是根本。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一環(huán)。語文老師的一個重要任務(wù)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樂趣,提高寫作能力。下面談一談我在小學中年級作文教學中的一些做法:
一、 說是前提
《語文教學大綱》中說:“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币虼艘龑?dǎo)學生積極地去觀察、分析周圍的人、事、物,把看到的說出來?,F(xiàn)在S版的教材,每一次作文訓練前都安排了相關(guān)的口語交際。如四年級上冊第2單元的習作是寫一處景物。我把學生帶到校園,專門觀察教學樓前的那一排大葉榕和小葉榕。“榕樹有多高?樹干有多大?多少米再開叉?枝干有多少?有多粗?葉子的形狀、顏色呢?站遠一點看像什么?……”學生七嘴八舌地說出許多自己的看法?!伴艠溆腥?、四層樓高,樹干很粗,要我們?nèi)齻€同學一起抱才抱得住?!薄伴艠湓谖?、六米處開了三個大叉,每個枝干又開了無數(shù)根小叉,就像五爪金龍的爪子”“榕樹的葉子是橢圓形的,就像我們的手掌那么大?!薄伴艠涞娜~子很綠,綠得鮮亮,綠得發(fā)光?!薄伴艠淙~子像五指并攏的手掌,片片向上?!薄斑h看這排榕樹像一把把綠絨大傘?!薄斑€像一個個站立的士兵?!薄瓦@樣學生一一回答了上列問題。我聽后非常高興,又興奮地引導(dǎo)他們把這些問題連起來說一說。還引導(dǎo)他們怎么區(qū)別大榕樹和小榕樹。再如教說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習作:寫一個同學的閃光點。這次習作很明顯是典型的寫人的文章。在習作前,我引導(dǎo)孩子進行一系列的說,“你最喜歡誰?他有什么閃光點?哪件事能反映出他這個閃光點?”“他做這件事時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你又怎么說?怎么做?怎么想呢?”……等學生交流差不多了,我適當作了個小結(jié):“同學們,你們真棒!你們已經(jīng)會作文章了。剛才你們說的話就是一篇好文章?!睂W生興趣盎然,完全沒有上作文課的枯燥無味了。
二、 布局謀篇是關(guān)鍵
一篇文章的布局謀篇,就像建筑一座大樓的圖紙一樣重要。文章洋洋灑灑,但缺乏整體構(gòu)建的只能是流線型的思維痕跡,不能稱為是一篇文章。對中年級的學生來說,布局謀篇更是關(guān)鍵。利用好教材的文章做例文,教會學生布局謀篇的方法。模仿課文。模仿課文就是依文仿寫,借鑒章法技巧。實踐告訴我們,課文是最佳的模仿對象,體裁、題材豐富多彩,文情并茂,例子現(xiàn)成,俯拾可得。模仿是學習、借鑒,是人類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古往今來,大凡成功,無不是模仿或模仿基礎(chǔ)上的創(chuàng)造。依文仿寫,主要是通過命題讓學生借鑒課文中作者的觀察、取材、立意、謀篇、布局乃至語言特色和寫作技巧,從中學些“章法”、“技巧”、“套路”,對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大有裨益。但模仿只是一種手段,真正的目的還在于讓學生學會自己走路,少走彎路,甚至歧路。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段的基本語文知識。先概括后具體的段式,總分,總分總,分總段式,這些典型的段式表達,學生在課堂學習認識理解的基礎(chǔ)上,輔以循序漸進地段式仿寫練習,已經(jīng)能夠掌握。此時,給文章劃分段落結(jié)構(gòu),認識作者布局謀篇的方法,進而學會自己安排文章的內(nèi)容,清楚完整有序地進行表達,至關(guān)重要。如教寫景文,我會出示一到兩篇總分總結(jié)構(gòu)的寫景文,讓學生體會開頭與結(jié)尾的寫法,中間如何抓住景物的特點去描寫。如教寫一個同學的閃光點,我先會讓中年級的學生初步掌握寫人的文章的結(jié)構(gòu)。如:寫前思考:(1)你要夸哪位同學?(2)這位同學有哪個閃光點?(3)你準備通過哪件具體事例真誠地夸獎他(她)?第二步進入說的環(huán)節(jié)。先出示文段讓學生模仿,例如:她長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白嫩的皮膚,梳著馬尾辮,她每天很早到校,帶領(lǐng)我們早讀,督促我們守紀律。她的閃光點是對工作認真負責。她是我的同學范思明。再指導(dǎo)學生如何寫一件事:(1)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qū)懀ㄆ鹨颉?jīng)過—結(jié)果)起因:就是交代清楚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做了什么。(2)把經(jīng)過寫具體。要把當時這位同學做這件事時,怎么說的?怎么做的?表情怎樣?怎么想的?一一寫出來。{也就是說要抓住當時這位同學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進行細致描寫。}第四步布局謀篇:寫人的文章一般結(jié)構(gòu):第一部分:簡單介紹人物的外貌,點明他有什么閃光點。第二部分:具體寫一件能體現(xiàn)同學閃光點的事。要交代清楚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注意把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活動寫出來)。第三部分:對人物進行評價,照應(yīng)開頭。這樣學生的文章就搭起了框架了。
三、 教會命題是保障
中年級的孩子往往覺得給一篇文章命題是最難的。很多孩子總是寫完一篇文章就空著題目。有些教師認為題目要定得新穎,這更給剛起步學寫作文的孩子增加了難度,增加了恐懼感。因此,我教給中年級的孩子最簡單的命題方法。如寫景文,我一般讓他們命題《美麗的》《那地方,真美》《校園一角》等,寫人的文章,一般教會他們簡單的命題方法《我的》《我敬佩他》等。
總之“萬事開頭難”,對中年級的學生來說,不要給學生設(shè)置太多障礙,讓他們敢于說,樂于寫,讓他們知道如何搭起一篇文章。就像解應(yīng)用題一樣,方法會了,過程自然就會一步步去完成。
參考文獻:
[1]宋鳳青.淺議小學中年級作文起步教學[J].赤峰學院學報:作文教學研究,2013(5):77-79.
[2]余修蓮.淺談小學低年級作文起步教學[J].雜文月刊:教育世界,2014(1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