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德生
摘 要:課堂教學方式決定教學質量,而教學質量又會影響整個語文教學質量。高中語文如何提高教學有效性,這個得到廣大高中語文教師的重視,并探索出一些教學方法與措施。本文中主要分析從而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實施策略
引言
高中語文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高高中生道德品質與行為習慣的責任,因此得到廣大師生的重視。但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影響教學有效性。有必要分析這些問題形成原因,并給出具體解決措施,從而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
一、 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影響分析
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影響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其原因主要呈現(xiàn)為兩點:首先部分語文教師缺乏效率觀念,實際中沒有優(yōu)化與調控課堂,造成出現(xiàn)事倍功半的情況。依據高考大綱開展教學,大綱考什么,教師就教什么,認為學生刻苦學習與花費時間有助于提高學習成績。造成學生長期承受較大學習壓力、學習效率偏低的被動學習狀態(tài)。甚至部分語文教師備課敷衍了事,課堂隨意發(fā)揮,影響教學效益;其次教師缺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認知。單純認為教的效率決定學的效率,教多少學就意味著學多少,只要加大教的力度便可以提高學生成績。但這種短視方法并不重視學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識與學習方法,學生機械學習,即便考試成績提高,但從長遠角度分析并不是一件好事?,F(xiàn)代教學理論認為衡量教學有無效益的唯一指標就是學生有無進步與發(fā)展。
二、 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應該充分發(fā)揮教師引導作用,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教學。
(一)引導學生預習自學
傳統(tǒng)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主要通過教師傳授實現(xiàn)學生學習。但這種方法在新課改與素質教育背景下已經顯露不足,只有將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其提前預習通過自學了解新知識。整個自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學前可以安排學生提前預習,帶著問題聽課。這里以海明威先生的《老人與?!窞槔M行分析,正式授課前提出問題:老人在大海上與哪些魚搏斗過、海上僵持多長時間、哪些句子可以看到魚的龐大等。通過問題指導學生預習,帶著問題預習與思考,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教師提問時學生有準備,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二)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
要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經常組織學生開展語文課內外拓展活動,通過有效的師生交流來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團體協(xié)作能力,最終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綜合能力。在拓展過程中,要以學生作為主體,幫助學生挖掘自身的才能和潛力。比如,在學完《祝福》后,可以要求學生在文中找出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段內容,以小組形式進行話劇表演。大家利用課余時間整理臺詞、進行舞臺和道具設計,然后進行小組表演。在幫助學生了解和體會當時社會“殺人”本質的同時,拉近了學生之間的距離,建立深厚友誼。在表演結束以后,還可組織學生對課文進行探究活動,大家暢所欲言,分析導致祥林嫂悲劇產生的根源,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主動地適應學生的思維和發(fā)展趨勢,盡量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意義的文章,幫助學生拓展思維發(fā)展空間,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三)借助教材討論詞語
現(xiàn)代教育理論中學生才是教育的主體,教育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都是學生的“學習”。只有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保證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提出問題,而問題又是推進學生進步的關鍵,在學習活動中起著關鍵作用。教師在進行課文講解時,應該引導并鼓勵學生積極提問。一般問題可以設置在文章的標題處,因為在語文教學中文章的標題都比較精辟,是文章的主旨,學生可以從標題出發(fā),對文章內容進行理解和剖析。比如《羅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中,文章標題為何為“消逝”,改成“消失”可以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兩個詞語進行辯證分析,聯(lián)系文中關鍵詞、句,層層深入,從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同時,問題還可以設置在矛盾處,比如《陋室銘》一文中,標題為“陋室銘”,可在文章結尾處又出現(xiàn)“何陋之有”的疑問,這不是明顯的矛盾嗎?從這看似矛盾的說法中,一步一步分析,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主旨。經過教師堅持不懈的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慢慢提出更具代表性和針對性的問題,更有助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四)合理使用影視內容
語文教學中視頻資源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正確使用語文視頻資源,可以降低教學難度,提高教學效率,將抽象知識具體化給學生直觀認識,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比如講解課文《鴻門宴》時,重點在于學習環(huán)境描寫與任務刻畫,準確把握劉邦、項羽的性格特點。講解前準備好視頻內容,讓學生通過視頻直觀體現(xiàn)人物關系與性格特點等,學生通過觀看視頻沉浸在視頻內容中,全面了解內容。當代文學作品影視資料數量眾多、形式多樣,但如何讓學生在有限課堂時間內觀看更多的文學影視資料,就需要篩選合適的資料。受到利益驅使,很多當代文學作品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加上部分導演或編劇為提高收視率與票房收入肆意刪減作品,造成影視作品與原著差別較大或是大相徑庭,這樣的影視作品不但不會讓學生感悟到原著精髓,還有可能誤導學生。如果不加甄別與篩選,隨便拿出一個影視資料會對學生產生誤導,造成學生在影像世界中迷失無法返回文本。
三、 結語
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并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要求高中語文教師樹立長遠教學意識,不斷結合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挖掘出更多適合學生學習使用的資源,讓每個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潛力,達成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黃波.如何提高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西部素質教育,2016(08):34.
[2] 朱云.高中語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研究[J].課外語文,2016(07):123.
[3] 李微.構建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價值性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6(33):45.
[4] 楊默.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新課程(下),2016(11):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