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湮
淺議民族旅游社區(qū)構建利益保障制度系統(tǒng)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文/李湮
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在民族旅游社區(qū)存在多方利益相關者,游客,社區(qū)居民,旅游企業(yè),政府,自然環(huán)境等。每一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相互之間既有融合之處也有沖突之處。構建一個良好合理的利益保障制度系統(tǒng)就不可缺少。本文從必要性和可行性兩個方面展開論述,希望能夠為民族旅游社區(qū)的發(fā)展做一點貢獻。
民族旅游社區(qū);利益保障制度系統(tǒng);必要性;可行性
民族旅游社區(qū)的利益相關者構成比較復雜,既有外部的如游客、旅游企業(yè)、政府、媒體、公眾等,也有內部的如社區(qū)居民、自然環(huán)境、旅游經營部門等。各自的利益訴求不同,利益沖突在所難免。如果沒有合理的利益保障制度系統(tǒng),一旦利益沖突爆發(fā),將會對各方產生不良的影響。既損害了經濟利益,也損害了景區(qū)社會形象。為此,有必要構建一個合理的利益保障制度系統(tǒng)。而人類自古就在自己創(chuàng)制的各種制度中生活,也為制度的構建創(chuàng)造了可行性。
有些利益主體在追逐自身利益的過程中也兼顧別人的利益,將自己的逐利行為控制在合乎法律和道德要求的界限內,追求的是有限度的自由,這是被法律法規(guī)和社會道德所認可的,體現了真善美的要求:但是,有些利益主體在追逐自身利益的時候并不考慮或很少考慮其他利益主體的利益,無限度地逐利,缺乏法律意識并且不道德地逐利,在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無情踐踏他人的利益?;蛘呤褂帽┝?、強權、表面合法的一切手段甚至明目張膽的非法手段實現一己之利。這種利益行為需要受到制約、制裁,抑制。揚善懲惡有賴于公正合理的制度才得以實現,因此,完備的利益保障制度系統(tǒng)是不可缺少的。
人們在逐利的過程中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利益關系,有互補的,有沖突的,有正當的,有不正當的。不正當的利益關系和利益行為會打擊一部分利益主體的積極性,正如貧富分化嚴重對立帶來的消極影響一樣,這樣的利益關系必須調節(jié),否則嚴重失衡的利益關系會使社會動蕩不安。利益保障制度系統(tǒng)的目標之一就是平衡各利益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按照一定的原則使其得到應有的份額,即分配的公正。這是利益保障制度系統(tǒng)的目標,也是制度的終極目標。
利益沖突的形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發(fā)生和展開有強度上的順序,如果對低階段利益沖突不進行合理的干預和協調,隨著利益沖突的積累,沖突會向更高層次發(fā)展,對利益主體的利益損害程度加深,波及面更大。因此,必須對利益沖突進行必要的協調和干預,制定合理的利益保障制度系統(tǒng)是其中一個協調途徑。
盡管調整利益的途徑除了利益保障制度系統(tǒng)之外還有經濟途徑和觀念途徑,但是制度途徑才是最終的途徑。因為就算有很好的經濟途徑,如果沒有合理的分配制度,再多的經濟利益還是得不到公正的分配,利益沖突只會在總量更大的經濟利益基礎上展開和持續(xù)。并且,經濟途徑的適用條件、適用范圍、適用時間是有限度的,從長遠來看調整利益的途徑還是要依靠制度途徑。觀念途徑是調整利益主體對利益的看法,尤其是調整在利益分配中強勢一方對利益的觀念,但是,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不是強制性的,而且結果是不確定的。而制度,尤其是正式制度,是人們有意識創(chuàng)造的調整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一系列政策法規(guī)。在調整的過程中有目的性、針對性、強制性、迅速性,合理的制度會對經濟途徑、觀念途徑的缺陷進行補足。
構建利益保障制度系統(tǒng)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原因就在于每一個利益主體都有其自身利益,一個利益主體要實現自己的利益,其他的利益主體也有相應的要求;在社會人的前提下,每一個利益主體的利益實現都要依靠他人。假設在一個利益實現階段某利益主體損害別人的利益,那么下一階段該利益主體的利益就有可能無法實現。正是基于這一認識,任何利益主體對利益沖突的制度協調都是可接受的。
一個人,從他出生伊始就生活在各種各樣的制度中,大到國家制度,小到村規(guī)民約,風俗習慣,制度貫穿于人的始終,既作用于人,也被人作用著。人通過自己的主觀認識結合著客觀實踐制定、執(zhí)行制度,也為制度所約束、激勵。合理的制度的作用已為人認知;政府從某種意義上說本身就是一種制度,不管是合法的非法的也無論是臨時的還是制度化的政府,這一本質是共同的,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不同政府制定的不同制度中,對于政府本身就是制度的供給者的角色已經不陌生;同時基于對經濟途徑和觀念途徑缺陷的認識,才轉而寄托于制定合理的利益保障制度系統(tǒng),對利益進行合理的分配。
非正式制度在民族村寨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調節(jié)村民內部、村民與基層政府之間的關系與行為時其作用并不亞于正式制度。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fā)展,利益日益多元,僅僅依靠非正式制度調節(jié)原有利益主體的關系與行為顯得力不從心。社會、經濟與文化的發(fā)展也進一步拓寬村民對外交往的渠道,在調整村民與外界主體之間的關系與行為時,正式制度起著更重要的作用,這就自然地促進村民了解正式制度。
同一類利益沖突在同一地有可能只發(fā)生一次就因徹底解決而消失了,但是也有可能在同一地方、不同地方、不同時段重復發(fā)生,這就使得利益沖突的發(fā)生、展開、協調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這樣,就為人們制定利益保障制度系統(tǒng)預防、監(jiān)控、協調利益沖突提供了可能性。
社區(qū)利益保障制度系統(tǒng)只是圍繞社區(qū)旅游利益問題而構建的保障制度,它的構建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具備了一定的制度環(huán)境基礎。我國現有的普適性外在制度已經比較完備,為本研究構建社區(qū)利益保障制度系統(tǒng)搭建了很好的理論基礎平臺和制度環(huán)境基礎。而實踐中凸顯出的制度真空造成的利益沖突比較激烈,引致實踐對理論的強烈需求,為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實踐基礎。
【1】韓朝華譯柯武剛,史漫飛著制度經濟學:社會秩序與公共政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2】舒爾茨制度與人的經濟價值的不斷提高【A】.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C】.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