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莉
摘要:課堂教學是我國學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教師主導作用對課堂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在新課程實施中,“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和諧關系是解決教學中許多問題的關鍵。而這兩者關系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更是以“教師主導”為基礎。因此研究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對廣大教師在教學中正確處理教與學、師與生的關系,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對課堂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課堂教學;教師主導作用;學生主體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充分表明了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但隨著新課程理念深入人心,廣大教師對師生、教學等關系有了新的認識,尤其是在對待學生主體地位上已達成了“一切為了學生”等共識,這對學生權(quán)力的回歸具有歷史意義,但在對待教師的主導地位問題上還存在一些狹隘的認識。有觀點認為:“教師的主導作用不是老師主教,而是引導自學?!闭n堂教學當然是教師主教,這個是毋庸置疑的。還有觀點認為:“教師主導,就是體現(xiàn)在放手讓學生去自主學習?!边@句話看似問題不大,但實際上完全抹煞了教師主導作用的真正意義??镎龑處煹闹鲗ё饔玫恼J識,是對教師地位和作用的價值重構(gòu),有利于廣大教師對自身職責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增強教師職業(yè)幸福感;有利于和諧師生關系和課堂環(huán)境的構(gòu)建。
在“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已經(jīng)成為一種理論潮流的今天,我們需要認真思考以下問題。第一,究竟何為教師的主導作用?第二,它相對于“學生主體”又處于怎樣的地位?第三,教師主導作用的適用范疇有哪些?第四,教師的主導要“導”些什么?
首先,葉圣陶先生曾說:“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與,而在相機誘導。所謂教師之主導作用,蓋在善于引導啟迪,使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知,非謂教師滔滔講說,學生默默聆聽?!比~圣陶先生的這句話點明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啟發(fā)誘導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指的是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所處的支配性的,可以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學質(zhì)量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是理論知識的掌握者,也是學生智能的傳授者,擁有著必要的理論和經(jīng)驗。教師不僅了解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而且控制著整個課堂的節(jié)奏和進度。教師要支配著多方面的內(nèi)容,包括教學內(nèi)容的規(guī)劃,教學方法的選用和教學方式的選擇等。因此,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教師都處于支配性的地位。支配性地位的作用可以使一堂課很成功,也可以使一堂課失敗,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也可以萌發(fā)學生的厭學心理,很大程度的影響著教學的質(zhì)量。
其次,“教師主導”,《辭?!方忉屧唬骸爸鲗侵钢饕牟⑶乙龑挛锵蚰撤矫姘l(fā)展的?!?由此推出“教師主導”指“教師是主要的并且引導學生向著自己預期方向發(fā)展的角色”?!掇o海》對“主體”的解釋是“事物的主要部分”,因此“學生主體”即可以理解為“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要部分”。由此可見“主導”、“主體”都是“主要”的。因而長期以來,針對“誰作主”的爭論甚囂塵上,導致了完全不同的兩種課堂形態(tài)和尖銳相對的兩種評價方式的撕扯。“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這句話肯定了學生的主體性,對教學改革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但主體是相對于客體的實存概念,主導則是對實存內(nèi)部機能的描述,兩者不在同一邏輯層面。教學是師生雙方互動影響的共生關系。在教學以及對學生的教育方面,教師是有導向性的。這種導向性具有客觀必然性和必要性。教學的方向、內(nèi)容、方法、進程、結(jié)果和質(zhì)量等,都主要由教師決定和負責;相反,學生決定不了,也負不了這種責任。教師之所以起主導作用,按通常的講法,是因為教師受黨和國家的委托,“聞道”在先,而且受過專門的教育訓練,教學方向、內(nèi)容、方法等他都已掌握,而學生尚未“聞道”,特別是中、小學生,正在發(fā)展成長時期,知識和經(jīng)驗都不豐富,智力和體力還不成熟,他們不可能掌握教學方向、內(nèi)容、方法等。好比探險、行軍到一個新的地方,一開始總是向?qū)绾晤I路便如何走,是正向還是偏向,是順利還是困難,是迅捷還是曲折,都主要決定于向?qū)?。教師之所以起主導作用,還有其更深刻的根據(jù),就是唯物論原理所揭示的客觀規(guī)律:人是環(huán)境和教育的產(chǎn)物。教師當然代表不了學生外在環(huán)境和教育的全部,但卻像一個聚光鏡一般,把外部環(huán)境和教育對學生提出的要求和提供的條件,集中起來發(fā)揮影響,而學生這方面,他們的學習動機、學習行動、學習方式方法,以及學習結(jié)果所獲得的知識、思想和能力等等,都不可能是主觀自生、自發(fā)、先驗的東西,必須而且在正常情況下可以接受、吸收來自外部環(huán)境和教育的影響,主要來自教師的影響。教師的主導作用是在教學活動的整體布控和實施過程中起作用的。而學生的主體性,就是在教師主導的情況下,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假設,驗證假設,解決問題的。
再次,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教師是學校教育活動的具體組織者和實施者,而教學是教育最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教師的主導作用,應該不僅僅局限于教學活動本身,而應該包括整個學校教育活動。論其實質(zhì),當然要含括教書育人的各個方面。因為目前我國最主要的教學組織形式是班級授課制,所以,最集中也是最主要體現(xiàn)教師主導作用的場所便是課堂。
最后,教師的主導作用,理所當然地應該貫穿于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之中,不僅僅包括“導學”,也應該包括“導思”“導行”與“導向”。一般說來,我們對如何“導學”關注較多。導學的過程包括明確目標、創(chuàng)設情景、指導方法、總結(jié)歸納等等。具體步驟是:1、由現(xiàn)象引導進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2、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3、教師引導學生自己找尋問題的解決方法。4、最后學生總結(jié)歸納,教師點評。而“導”的一切基礎是 “導思”。因為心理學上講“思維力是我們認知能力的核心”。教師的主要職責是教書育人。教書當然是教學生科學知識和先進技能。但育人則是從思想層面的深刻要求。教育并不僅僅是知識的學習過程,它更是理想的培育過程,因此,我們還要重視學生三觀的正確養(yǎng)成?!皩小本褪墙處熢诮逃顒又?,要引導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恰當?shù)难孕信e止。英國哲學家查爾斯有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笨梢?,良好習慣的重要性。養(yǎng)成教育是學校的責任當然也就是每個教師份內(nèi)的義務。“導向”就是要教會學生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如今,科技飛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已來臨。每個學生都面臨著無數(shù)的誘惑和選擇。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學會辨別、學會選擇,更要學會拒絕,學會抵御。要讓學生們在看清法律底線的同時,遵守道德倫理,培養(yǎng)學生追求真、善、美的意愿、信心、決心、意志和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的主導作用并不僅僅是引導學生如何看書、怎么小組探討,怎樣自學,還應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行為習慣,培養(yǎng)他們遠大的理想抱負和正確的三觀。因此,教師應該把“導學”與“導思”、“導行”、“導向”緊密結(jié)合起來。我教師不僅要教會他們知識,更要教會他們做人,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痹谡n堂教學中,教師首先面對的就是學生。要想把教師的主導作用發(fā)揮好,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是前提。教師要基于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與學生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尊師愛生,民主平等,教學相長,心理相容?;诖?,教師的主導作用才能得以發(fā)揮,課堂教學質(zhì)量才能提高,學生才能積極地,主動地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才能促進他們的身心和諧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辭海編輯委員會:《辭?!罚虾#荷虾^o書出版社,19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