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靜
摘要:高等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公共必修課,通過改革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來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是備受關注的問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云課堂”教學平臺的使用,高等數學的課堂發(fā)生了轉變。讓技術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信息化;云課堂.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早于2012年,教育部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職業(yè)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意見》,將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應用作為改革和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的關鍵基礎和戰(zhàn)略支撐。目的在于不斷提升職業(yè)教育信息技術應用的水平,創(chuàng)建信息化校園,用先進的信息化手段改造傳統的教學方式,以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學生培養(yǎng)質量的提升。
一、前情分析
高等數學是我院學生的一門公共基礎必修課,在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理性思維、邏輯推理、數字運用能力等方面有著其他課程不能代替的作用,對學生后續(xù)專業(yè)課程的學習也起到必要的輔助作用。但是長期以來,該門課程的不及格率偏高不下,教學效果不能令人滿意。學生總是反映高等數學太難,不容易理解,枯燥、乏味??偨Y原因,除了課程自身的特點:課程體系比較復雜,部分內容比較抽象,也存在教學方式過于老套、教學手段單一、課時不足等方面的原因。信息化教學的關鍵在于將信息技術融入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在傳統講授知識的基礎上,突破傳統教學活動的時間、空間限制,以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為主線,提高教學的效率與質量。今年,我院將“云課堂”教學平臺引入課堂教學,為我們探求更為有效的、更易于為學生所接受的教學方式提供了新的機會。
二、“云課堂”的使用
在入學教育期間,學生經過培訓,了解“云課堂”。通過微信加入我院移動信息平臺,即可參加云課堂的學習。教務處統一安排,在各個任課教師名下生成相應的教學科目、教學班級。在平臺上,任課教師完成備課、上課等教學活動,準備上課的各種資料、活動。每個課次被分成課前、課堂、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
1、課前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把本次課的教學內容、教學任務提前發(fā)布給學生。學生可利用業(yè)余時間在云課堂平臺上進行預習,提前熟悉將要學習的內容,記錄下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從而在課堂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可預見性地特別注意相關內容的學習,也可與教師共同討論,找出問題所在。這種做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能夠讓教師靈活地增加課堂教學的信息量,解決課時不足的問題,也大大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課堂
教師根據教學大綱、教學計劃的安排上傳本課次的教學資料,可以是文檔、PPT、視頻、音頻等各種形式。云課堂教學平臺的一大好處在于其間可穿插安排各種形式的師生教學互動活動,包括:點名答題、一句話問答、搶答、展示墻、頭腦風暴、調查、測驗、實踐作業(yè)。教師統籌考慮整個課次的教學安排,靈活地選擇不同的互動方式。由于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內容連貫、結構嚴謹,由具象轉化成抽象,這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在知識點講解的過程中穿插適當的互動活動,以知識點為單位,將以往長篇大論的PPT碎片化。這種做法不僅考慮到了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時間,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高效地接受一個新知識,同時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數學思想,加強邏輯思維的訓練。通過不同的互動方式,加深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進一步從被動接受轉化成主動參與,在思考中學,更容易接受所學內容,也有助于創(chuàng)新能力的鍛煉。
3、課后
課堂教學之后,教師布置課后任務。學生還可以利用云課堂教學平臺,解決課堂中的遺留問題,可重新回顧課堂教學資料,加強對所學內容的強化、鞏固、訓練,也可對本次課教師的教學行為作出自己的評價,給老師評分。
4、評價
關于云課堂教學平臺的使用,對于各種環(huán)節(jié)、活動的參與,給予學生積分獎勵。例如完成課前任務,看完教師發(fā)布的一段PPT或視頻等資料給予1分的獎勵。除了系統設置的固定分值,教師自身可對參與活動(課堂上搶答、參與一句話問答或展示墻等)的學生獎勵積分,并將學生的總積分計入平時成績,作為總評成績的一部分。積分制,不僅調動了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肯定。
三、總結
在云課堂教學平臺上教師可以完成課堂考勤,可以創(chuàng)建在線教學,直播課程、錄播公開課、直播公開課,創(chuàng)建教師自己的教學資料庫,發(fā)起話題在線討論、作業(yè)批改,創(chuàng)建試卷實時測驗等。通過教師的創(chuàng)建、學生的參與,可以進行教學數據的統計。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數據具有寶貴的意義。通過數據的分析、挖掘、預測,能讓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調整教學內容、教學進度,快速發(fā)現需要幫助的學生,并及時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指導,更為重要的是有助于學院了解該課程的開展狀況,從學院的角度考慮課程的調整,以提高教學質量,以培養(yǎng)更高質量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楊月梅,陳忠民.龐淑萍“慕課”平臺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5.8
[2]陶菊春,王芬娥,曹文泉.利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高等數學”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現代教育技術,200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