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志勇,石河子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淺析立德育人之“德”
文/梁志勇,石河子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本文摘要: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不同的專家和學者對于立德育人之德,有不同的見解。淺析立德育人中的德,為促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發(fā)展提出一些綿薄的意見和建議。
政治之德;職業(yè)之德;生活之德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雙肩承擔著神圣使命。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擔當,使廣大的教師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zhí)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黨委要保證高校正確辦學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導權,保證高校始終成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堅強陣地。高校教師作為黨的意識形態(tài)政治主體,負責宣傳黨的政策、理論和思想等,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tǒng)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tǒng)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tǒng)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guī)范相統(tǒng)一,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放在首位的就是政治之德,政治之德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作為畢生追求,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強“四個意識”,緊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對黨組織保持高度忠誠,必須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擁護信任,對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高度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充滿信心。
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部分從事高校教師工作并非為了教書育人而是為了一個較為穩(wěn)定的工作,把個人利益放在首位,缺乏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和對教育的奉獻精神。在市場經濟高速發(fā)展的當今社會,一些教師受不良環(huán)境影響,職業(yè)道德缺失,迷失正確的政治方向,無法抵制金錢的誘惑而從事一些贏利的商業(yè)活動,甚至對學生收受賄賂,嚴重影響了學校的學風和校風。
早在2011年,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全面提高高校師德水平,教育部、中國教科文衛(wèi)體工會全國委員會研究制定《高等學校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兑?guī)范》文本共六條,從愛國守法、敬業(yè)愛生、教書育人、嚴謹治學、服務社會、為人師表六個方面,對高校教師職業(yè)責任、道德原則及職業(yè)行為提出了要求。
第一,關于愛國守法。強調要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guī),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第二,關于敬業(yè)愛生。重點是規(guī)范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強調要樹立崇高職業(yè)理想,履職盡責,真心關愛學生,嚴格要求學生。第三,關于教書育人。主要是規(guī)范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強調要以育人為本,遵循教育規(guī)律,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第四,關于嚴謹治學。主要是規(guī)范高校教師的學術研究行為。強調要弘揚科學精神,勇于探索,協(xié)同創(chuàng)新;恪守學術規(guī)范,尊重他人勞動和學術成果。第五,關于服務社會。重點是規(guī)范高校教師與社會的關系。強調要勇擔社會責任,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類進步服務。要求高校教師主動參與社會實踐,自覺承擔社會義務,積極提供專業(yè)服務。第六,關于為人師表。重點是規(guī)范高校教師的社會道德責任。強調要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樹立優(yōu)良學風教風;模范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社會正義,引領社會風尚。要求切實維護人民教師的良好職業(yè)形象,明確提出“自覺抵制有損教師職業(yè)聲譽的行為。”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就重視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當前,我們正在進行傳承純正家訓家風,以此為契機進行生活道德建設,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和社會治理體系的創(chuàng)新。
中國古人歷來聚族而居,人口眾多,重視家風世澤,能夠團結人心,形成良好的家族風氣。人們一方面繼承、學習高賢大德的品行,保持德行堅貞;另一方面,改善、修煉自身言行舉止,努力成為新一代的典范。風,取的是“上以風化下,下以風諷上”意義,言之意就是人們以高尚的德行影響教化別人,他人也以此嚴格自律,將家風歸煉成文字,則是家訓。
家訓是生活之德的一種表現,如互敬互愛、熱心公益、無私奉獻、團結和睦、積極探索、樂于助人。家風家訓中所包含的道德,應當是我們高校教師學習的品行。
習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yǎng),讓學生成為德才兼?zhèn)?、全面發(fā)展的人才。高校教師在與學生的相處之中,自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品德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高校教師要形成良好的生活之德,促進自身和學生的進步。
高校教師要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為學生一生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
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到教書育人全過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強國家意識、法治意識、社會責任意識教育,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國家安全教育、科學精神教育,以誠信建設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提升師生道德素養(yǎng)。
[1]趙娜,吳威. 師德建設與立德育人研究[J].科技信息,55頁.
[2]張爍.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01).
[3]人民日報.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7-2-28(001).
梁志勇(1992.04-),男,漢族,安徽阜陽人,石河子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