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瑩,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工商管理學院
多種教學模式在《飯店服務學》課程中的混合應用研究
文/崔瑩,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工商管理學院
《飯店服務學》課程作為旅游管理專業(yè)理論+技能的主干專業(yè)課之一,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改革教學內容、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促進教學改革。本文在總結課程系列教學改革成果基礎上,嘗試將理論課堂、微課教學以及理實一體化教學等多種教學模式混合應用于課程的途徑,期望通過不同教學內容運用不同教學模式的混合式教學方法,以更好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與傳統(tǒng)教學有機的融合,達到使學生能夠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也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的目標。
飯店服務學;多種教學;混合應用
《飯店服務學》課程作為旅游管理專業(yè)理論+技能的主干專業(yè)課之一,在轉型發(fā)展期間,以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改革教學內容、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促進教學模式的改革。課程在改革過程中嘗試了改革考試考核方法,建立了一套試題庫、開發(fā)了多媒體課件、建設了課程網站、構建實踐教學管理平臺、構建了案例庫,并在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方面做了嘗試,嘗試開發(fā)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及理論知識全程案例教學法等。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以及互聯(lián)網技術的成熟以及青年學生的學習特點,為了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需要不斷進行課程的教學改革,嘗試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網絡環(huán)境進行教學模式的調整。
目前,課程的理論教學內容主要包括飯店服務質量管理部分、服務禮儀與服務文化部分、飯店基層管理崗位管理知識,包括前廳、客房、宴會、餐飲、會議等部門的操作程序與管理方法,理論知識部分內容的教學采用傳統(tǒng)課堂多媒體教學方式,其中融合進行業(yè)的服務管理發(fā)展水平以及服務文化理念的討論以及一定數量的案例分析。
目前,學院有中餐、客房、西餐三個實訓室,能夠滿足訓練學生的客房部、餐飲部的實踐操作部分的訓練,訓練時間為2周。采用指導教師演示、學生跟做、按照操作基本程序和步驟一步一步進行練習,最后采用錄像考核的形式對學生實訓成果進行評價。從學生實訓的結果來看,基本技能的操作部分訓練效果較好,學生能夠從專業(yè)技能方面對于飯店企業(yè)的技能要求有了較為深刻的了解,并具備了一定的操作能力。
在2016學年度課程首次嘗試進行了雙語教學,主要理論部分采用雙語教學的方式進行授課,由于沒有專門的教材,在課件當中融入了較多的行業(yè)用術語等英語內容。目的在于鍛煉學生的飯店管理及實踐英語的認知與使用能力,滿足馬上到來的高星級飯店實習的英語能力需求。
課程在考試考核方法方面進行了改革,通過建立試題庫的方式調整考試考核方法。每學年在試題庫當中抽取2套試題進行考試。目前已經進行了5個學年,從考試成績來看,與未進行試題庫方式考試時相比,不及格率有了明顯的下降。尤其是開放型的題目,學生能夠結合行業(yè)的實際進行分析,具備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雖然進行了系列的教學改革嘗試,但是目前教學模式仍存在著傳統(tǒng)課堂的限制、教改成果應用不足、缺乏合適的教材等問題。
受到傳統(tǒng)課堂的局限,在理論知識部分的講授過程中,知識的灌輸特點仍非常明顯。這樣的方式越來越不被年輕的大學生所接受,容易給學生知識比較枯燥的感覺,也容易使學生失去了參與課堂的興趣,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課程的網站由于受到種種條件的限制,利用率不高;由于實踐教學部分的教學計劃安排過于集中(集中在18、19周兩周進行),造成實踐教學管理平臺應用不足,大部分資源處于閑置狀態(tài)。課程開發(fā)的微課部分,也由于理論知識的教學計劃安排等原因,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課下的自主學習。課程教學改革成果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不足,模擬實訓的時間又過于集中,加上傳統(tǒng)課堂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大,使教研教改的思路難以真正落實到教學過程中,也就造成了教學改革的成效仍不夠明顯。
目前非常缺乏與課程教學目標非常符合的教材,所使用的教材或者理論知識陳舊,或者與行業(yè)現(xiàn)實脫離較遠,或者不適合本科層次的教學,而課程在教學改革當中還沒有進行教材的編寫,也造成了課程教學的教材使用問題,沒有恰當的教材作為依托,教學失去了支撐點,影響了教學效果。
為了將系列教學成果更好的應用于課程教學,體現(xiàn)教學成果在課程改革方面起到的積極作用,達到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理論能力與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問題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成為行業(yè)最需要的人才的教學目的,在課程下一步的教學改革工作中,應嘗試混合式的教學模式,即:將最新的教學模式——微課教學模式應用于《飯店服務學》課程的教學,同時將微課教學模式、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合理的結合。
充分利用目前教室能夠上網的教學條件改善契機,及時更新課程網站的內容,使網站知識部分更加緊密貼近行業(yè),并將學生平時的作業(yè)的主要部分改在課程網站的相關功能當中完成,教師及時在網站后臺進行作業(yè)的批改與評論,及時與學生進行互動。同時,依托課程的案例庫,在更新案例庫的同時,使案例部分在網站上能夠便捷的查詢,在案例部分增加評論的功能,并將評論的質量作為考核的一部分,增加課程網站的利用率。
與課程緊密關聯(lián)的旅游模擬訓練部分進行時間安排上的調整,不再僅集中在學期末的2周時間,而是在課程進行的過程當中,按照教學進度,及時安排學生進入實訓室進行技能訓練,同時在技能訓練當中加入更多的情景模擬與案例分析,多針對飯店基層崗位的管理者的要求,按照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的思路設計實踐教學內容與方法,并充分利用實踐教學管理平臺對學生的實踐部分進行管理與實踐成績的評價。同時,注重過程性評價,尤其針對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和技能操作的能力同等比例進行訓練與考核,使學生能夠真正重視實踐教學部分,更重視自身實踐能力的提高。
及時更新微課內容,盡量多的請學生參與到微課的設計與開發(fā)過程當中來,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學習興趣,不必在課堂上硬性規(guī)定禁止使用移動設備,而是引導學生將移動設備的使用更多的融入到學習互動中,使學生參與到微信公眾平臺的設計與管理中,使學生盡可能多的接觸真實的行業(yè)實踐,并督促學生能夠盡快調整心態(tài),為馬上到來的酒店實習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逐步摒棄期末閉卷筆試的考試方式,將學習的全過程表現(xiàn)如案例分析的思維、微課學習的效果、對行業(yè)的了解程度等評價,最終的成績評定以綜合評定的方式進行。制定出詳細、恰當的評價標準,從全方位考量學生的學習效果。
相對于行業(yè)對學生英語能力的要求,學生實際的英語水平仍有較大的差距。因此進一步加大雙語教學的比例,督促學生能夠按照酒店主要崗位的需求,具備相當的說、讀、寫等能力,掌握更多的專業(yè)詞匯,能夠運用英語撰寫酒店行業(yè)的報告、計劃、通知等文件。同時加大課程微課、網站、實踐教學管理平臺等內容的英語內容比例。將英語運用水平融入到考核標準當中,盡量讓學生開口說、動筆寫,養(yǎng)成運用英語的習慣。
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課程教學改革系列成果,設計與開發(fā)課程教材,使教學內容更加貼近教學目標、滿足教學需要,更加體現(xiàn)出本科層次教學的需要,體現(xiàn)作為基層管理者應掌握的技能與相關管理知識,并且使教材與其他課程資源形成完整的體系,更加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推動課程完全走向運用現(xiàn)代教育基礎并運用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思維的教學方式,利用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恰當的教學手段,使學生既具備理論知識又具備動手能力,為培養(yǎng)真正的應用型人才提供保障。
將課程的理論知識、實踐能力部分按照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的要求進行合理劃分,之后制定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計劃??s減理論部分的講授時間,增加實踐教學的內容。同時,實踐教學部分又按照不同崗位的實踐操作要求劃分出在實訓室當中的訓練內容與在微課與課程網站上的教學內容。如:服務質量管理部分在課堂講授,融入案例教學法;中、西餐宴會擺臺技能及中式鋪床技能等在實訓室內完成;酒店服務案例與高星級酒店服務文化、企業(yè)對技能型管理人才的需求特點等內容,依托課程網站完成。同時,在各部分內容中設定適合英語教學的內容,繼續(xù)保持雙語教學的模式。
依托《飯店服務學》課程系列教學改革成果,進一步按照行業(yè)發(fā)展、學生需求、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應用進行更加深入的教學改革,滿足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需要,為學生良好的職業(yè)發(fā)展奠定基礎。
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多種教學模式在《飯店服務學》課程中的混合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