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紀雪純 楊桂蘭,吉林工商學院
會計準則及其國際趨同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
文/紀雪純 楊桂蘭,吉林工商學院
公司編制和提交的財務報表通常遵循專門指導其準備的外部標準。這些標準在全球不同,通常由該特定國家的私人會計專業(yè)與各政府監(jiān)管機構的組合進行監(jiān)督。 各國的變化可能相當大,使跨國評估財務數(shù)據(jù)具有挑戰(zhàn)性。公開上市的公司通常都要遵守最嚴格的標準。中小企業(yè)通常遵循更為簡化的標準,再加上具體貸款人和股東所要求的任何具體披露。有些公司采用現(xiàn)金記賬法,這種方法往往簡單而直接。大公司通常使用權責發(fā)生制。會計準則相當詳細地規(guī)定了必須做的應計項目,財務報表如何列示,以及需要哪些額外的披露。本文對會計準則及其國際趨同對會計質量的影響。
會計準則;國際趨同;會計信息質量
會計準則涵蓋的一些重要內容包括:確定正在報告的確切實體,討論任何“持續(xù)經(jīng)營”問題,指定貨幣單位和報告時間框架。會計準則主要是寫在第二十一世紀初。世通和安然等大型公司的巨額會計違規(guī)行為表明,盡管作出了種種努力,廣泛的欺詐行為仍然存在,甚至被外部審計師所忽視。
一些國家缺乏透明的會計準則被認為增加了在其中從事業(yè)務的困難。特別是1990年代后期的亞洲金融危機,部分歸因于缺乏詳細的會計準則。一些亞洲國家的巨型企業(yè)利用其設計不善的會計準則來彌補巨額債務和損失,產(chǎn)生集體效應,最終導致整個地區(qū)陷入金融危機。
許多國家使用或正在融合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建立和維護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 在一些國家,當?shù)貢嫓蕜t適用于正規(guī)公司,但上市或大公司必須符合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因此法定報告在國際上可比。
所有上市和分組的歐盟公司自2005年以來一直被要求使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其他國家采用本地版本。
在美國,雖然 SEC發(fā)表聲明,表示繼續(xù)支持一套高質量,全球接受的會計準則,并承認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最有可能發(fā)揮這一作用。”但進步不太明顯。
我國會計準則是中國大陸的會計規(guī)則。截至2010年2月,中國會計準則制度由“基本準則”,“38個具體標準”和“應用指引”組成。
我國的會計準則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們起源于國家是行業(yè)唯一所有者的社會主義時期。因此,與西方會計準則不同,它們不僅僅是一個損益的工具,而是一個公司可用的資產(chǎn)清單。與西方資產(chǎn)負債表相反,我國的會計準則不包括公司所持有的債務會計,而不適用于管理控制,而不是納稅。
這種會計制度被廣泛認為不適合管理市場經(jīng)濟中的公司。2006年,我國政府出臺了修訂會計法。這是相當多的討論和持續(xù)的辯論的結果,涉及財政部,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成員和一些中國企業(yè)的代表。
經(jīng)修訂的法律為世界貿(mào)易和資本市場的持續(xù)整合邁出了重大一步,中國采用了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制定的大量會計準則。舊的中國會計準則(CAS)在很大程度上被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所取代,使中國更符合世界其他地區(qū)。新的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之間的相似性幾乎是90-95%。
這已被證明是一項巨大的任務。因此,在美國提供股票的我國公司以前需要準備三套陳述書,一份使用中國會計準則(中國會計準則),一個使用國際標準(IFRS),一個使用北美GAAP標準(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然而,自2008年以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允許外國私人發(fā)行人使用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制的財務報表。
在加拿大,專業(yè)發(fā)展與美國并行。1936年,加拿大特許會計師公會(CICA)的術語委員會成立并被要求采取措施,鼓勵會員國更多地統(tǒng)一使用會計條款。1939年,與皇后大學建立聯(lián)合研究計劃,于1946年成立了會計與審計研究委員會。委員會的目的是提高會計和審計中的判斷質量,并提供溝通財務信息和經(jīng)濟事實以及審計程序和技術的指導方針。
1973年,會計和審計研究委員會(AARC)讓位于兩個新的委員會 - 會計研究委員會(ARC)和審計標準委員會(ASC)。擴大結構的主要目的是繼續(xù)尋求增加會計和審計研究的重點和范圍的方法。 1982年,ARCs名稱更改為會計準則委員會(ASC),1991年更改為會計準則委員會(AcSB)。
1968年以前的幾年,研究委員會發(fā)布了財務披露、會計原則、術語、報告和審計程序公告。在1968年,這些公告被合并成為“CICA手冊”的主要部分。自1968年以來,“手冊”不斷更新,包括關于現(xiàn)有主題的批準的征求意見稿。
該手冊目前由多個團體更新,其中包括為贏利而不是利潤組織的AcSB,公共部門的公共部門會計準則委員會和審計部門的審計準則委員會。
2006年初,AcSB決定將加拿大公認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International GAAP)完全融合,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B)為國際會計準則(IFAS)設定了符合AcSB標準的多數(shù)實體。對于公開負責的企業(yè),2011年1月1日以后的財政期間,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將在加拿大成為強制性規(guī)定。[1]私營企業(yè)可以選擇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也可以選擇一套新的私營企業(yè)會計準則(ASPE)標準。
法國普遍接受的會計原則,稱為“計劃可持續(xù)發(fā)展計劃”(PCG),“會計政策委員會(Comité de la Réglementation Comptable,簡稱CRC)”第99-03條規(guī)定,由2009-79號法令創(chuàng)建的會計制度管理局(Autoritédes normes comptables,簡稱ANC)將會提出變更,并將之前的CRC和CNC的功能相結合。
適當?shù)臅嬙瓌t部分和部分不成文的會計規(guī)則,主要基于科學和實踐以及經(jīng)濟協(xié)會的建議。其使命是保護債權人和業(yè)主免受未經(jīng)授權的數(shù)據(jù)、信息和潛在損失。
會計必須在合理的時間內向專家第三方提供公司交易和職位概況。每個商家都必須按照適當?shù)脑瓌t保存帳簿,進行交易交易和資產(chǎn)狀況記錄。定期會計記錄包括:
聯(lián)邦財政部為妥善管理和存儲電子形式的記錄和文件以及數(shù)據(jù)訪問(GoBD)制定的原則使原先的原則更加準確。
盡管“商業(yè)法典”納入了許多重要原則,但仍然有法律規(guī)定的原則(例如適當?shù)慕M織)。這種規(guī)則被稱為不成文原則。年度財務報表框架內的會計估價法定規(guī)定特別重要。然而,即使是不成文的原則也會對商家產(chǎn)生約束力。不正確的會計信息可導致稅務機關由財政部門估算誤差。年度財務報表中不準確的復制或偽裝資產(chǎn)可以通過監(jiān)禁或罰款處罰。破產(chǎn)的情況下,違反行為將導致監(jiān)禁。
印度會計準則(簡稱Ind-AS)是印度公司采用的會計準則,由會計準則委員會(ASB)監(jiān)督和控制,1977年作為一個機構組成。ASB是一個委員會,印度特許會計師協(xié)會(ICAI)由政府部門,院士,其他專業(yè)機構的代表組成。ICAI,ASSOCHAM,CII,F(xiàn)ICCI等代表
Ind AS以與相應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相同的方式命名和編號。國家會計準則咨詢委員會(NACAS)向公司事務部(MCA)推薦這些標準。 MCA必須明確適用于印度公司的會計準則。
根據(jù)國際共識,監(jiān)管機構將分別通知銀行,保險公司等的Ind-AS實施日。計算稅的標準已于2015年2月通知為ICDS。
在英國或英國公認會計準則中普遍接受的會計實務是建立公司賬戶如何在英國做好準備的全面監(jiān)管機構。公司賬戶也必須根據(jù)適用的公司法(對于英國公司,“2006年公司法”,“渠道群島公司”和“馬恩島公司”適用于這些司法管轄區(qū)的公司法)進行編制。
普遍接受的會計實務是英國稅法中的法定術語,簡稱“英國通用會計準則”也被接受為其他司法管轄區(qū),普通接受會計原則或公認會計政策中使用的術語。
會計準則源自多個來源。主要的標準制定者是會計準則委員會(ASB),會議標準委員會(ASB)頒布了“財務報告準則”(FRS)。ASB是財務報告委員會的一部分,財務報告委員會是由上市公司征收的獨立監(jiān)管機構,并取代了1990年經(jīng)過多次批評工作后解散的會計準則委員會(ASC)。如果ASC的聲明(稱為標準會計實務聲明(SSAP))未被FRS取代,則它們仍然有效。
2006年“公司法”規(guī)定了英國報告的主要法規(guī),其中納入了歐洲法律的要求?!肮痉ā睘楣疽?guī)定了一些最低報告要求,例如,要求有限公司向公眾提供公司注冊處處長。
從2005年起,由于歐洲法律要求所有上市的歐洲公司根據(jù)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進行報告,因此該框架發(fā)生變化。在英國,未列出的公司可以根據(jù)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或英國通用會計準則報告。無論如何,最近發(fā)布的英國FRS都會復制相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從而大大減少了兩組標準之間的差異。
新的財務報告框架于2015年1月1日在英國生效。
英國財務報告理事會(FRC)發(fā)表了五項標準,這些標準一起形成了英國新制度的基礎。 “小企業(yè)財務報告準則”將繼續(xù)適用于有資格使用財務報告準則的人員,暫時保持基本不變。
2013年3月,F(xiàn)RC(現(xiàn)在負責在英國發(fā)行會計準則)發(fā)行了FRS 102“適用于英國和愛爾蘭的財務報告準則”。這是遵循財務報告要求和FRS 101應用財務報告要求和2012年11月的“減少披露框架”的問題。這些標準將會計師通常被稱為新的英國公認會計原則,從會計期間開始強制執(zhí)行或在2015年1月1日之后。主要目的是使報告要求與實體規(guī)模相稱,并且還包括對披露,計量和識別的更改。
會計準則國際趨同是指在國際上建立單一會計準則的目標。某些形式的融合已經(jīng)發(fā)生了幾十年,而今天的會計國際趨同旨在減少會計準則差異的項目。
趨同是由幾個因素驅動的,其中包括認為單一會計要求會增加不同實體會計數(shù)量的可比性,這將有助于國際投資的流動,并有利于各種利益相關者。趨同的缺陷包括其成本、速度及收斂與可比性之間的聯(lián)系可能不強。
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是指在國際上建立單一的高質量會計準則的目標,以及標準制定者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所做的努力。趨同在各國發(fā)生,100多個國家作出公開承諾,支持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的融合。趨同的措施包括旨在提高各自會計準則的項目,以及旨在減少差異的項目。
歐盟議會于2002年7月通過了一項規(guī)定,要求在歐盟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根據(jù)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制合并財務報表。允許歐盟國家對非上市公司和未合并控股公司的財務報表進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采用,并允許在2005年對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采用作出若干例外,例如僅有上市證券為債務證券的公司。
在英國,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于2005年年底通過,截至2011年,上市公司需要使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作為合并賬目。其他公司也被允許使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但大多數(shù)人選擇不這樣做,并繼續(xù)使用2005年以前主要開發(fā)的英國會計準則。根據(jù)英國“公司法”認為小的公司可以使用“財務報告準則”(FRSSE)。
對于不是上市公司的中型實體,會計準則委員會提出將英國普遍接受的會計原則(英國公認會計原則)替換為中小企業(yè)財務報告準則(FRSME),該準則基于“國際財務報告準則” 和中型實體。
在美國,財務會計準則理事會(FASB)正在與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B)合作,以減少或消除美國公認會計準則(US GAAP)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差異,特別是根據(jù)2006年諒解備忘錄規(guī)定的融合方案,2008年更新。
這些群體活動形成了會計的思考:教育計劃;期刊出版;贊助出版的專門研究和研究專著。特別活躍于專著出版的是由加拿大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在1979成立的研究基金會,旨在促進和促進會計教育和研究的發(fā)展。該協(xié)會還出版通用會計準則指南,總結和比較加拿大、美國和國際會計準則。
趨同的動機包括相信會導致財務報表之間的可比性增加,這將有利于各種利益相關者。例如,F(xiàn)ASB認為,“投資者、公司、審計師和美國財務報告制度的其他參與者”將從融合標準中受益,因為這將導致不同公司的財務報表之間的可比性提高。
普華永道(PwC)的2008年報告指出,會計準則的融合將有助于國際投資的流動,并使“所有資本市場利益相關者”受益,因為:使國際投資與投資者更相似;降低符合全球業(yè)務會計要求的成本;可能建立一個更加透明的會計制度,更有責任心;減少會計師事務所的“經(jīng)營挑戰(zhàn)”;給標準制定者“改進報告模式”的機會。
此外,國際會計師聯(lián)合會進行的一項調查發(fā)現(xiàn),89%的會計專業(yè)領導人表示,趨同對于各自國家的經(jīng)濟增長來說,非常重要。
綜上所述,會計準則國際趨同一方面可以提高會計信息的整體質量,但由于一些新內容的引入,可能會對信息的可靠性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這就要求制定一套高效的會計管理制度,并進行嚴格的執(zhí)行,與此同時還要健全和完善相應的會計制度基礎。
[1]王永海. 財務會計信息質量評價的若干問題探討[J].會計師,2011(4):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