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芬
摘要: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把計算機實際操作和理論結合起來講授,使學生邊學邊練,同時通過計算機操作練習來促進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通過對知識的深入探究來保證操作的正確性。教師通過激發(f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使他們體會到通過自己努力獲得的提高,增強對計算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使學生主動去學習計算機知識,去建構自己的計算機知識體系,并能把知識運用在實際動手操作上,提高學生計算機的綜合運用能力。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教學;現(xiàn)狀;建議
近幾年來,由于計算機和網(wǎng)絡的普及,學生在進入職校之前,就對電腦和網(wǎng)絡有所了解,甚至有的學生感覺對電腦已懂得很多,也很感興趣。所以,他們進入職校之后,就報考了計算機專業(yè)。然而,隨著專業(yè)的學習,他們才感覺到學習計算機專業(yè)遠不是自己想象那么有趣。因為,中職學生面對的是計算機對口升學,對計算機專業(yè)理論知識要求熟練、準確地掌握,對專業(yè)技能要不斷進行強化訓練。而對計算機專業(yè)的編程課,由于有些中職生英語和數(shù)學知識基礎比較差,所以,他們對編程課的學習感到很困難,有的甚至干脆放棄。面對這種情況,作為一名計算機專業(yè)的教師,就要想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 中職計算機教學現(xiàn)狀
1.1.生源質量參差不齊
中職學校的生源層次存在較大差別。新生主要是未達到重點高中以及普高線的畢業(yè)生,尤其還存在一定數(shù)量的初中未結業(yè)學生。這些類別的學生在已學知識、學習能力、思維方式上均存在明顯的差異。中職學校學生在計算機課程學習中的接受能力不統(tǒng)一,無疑加大了計算機教學的難度。
1.2.教學方式單一,理論與實踐相脫離
教師的教學方式跟“90后”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相悖,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甚至是知識需求。教師教學模式僵化、死板,并且具有強制性,不僅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抹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此外,計算機教學中有相當多的理論課,教師在布置與教材相符的教學任務時,學生需要參照教材來驗證例題,程序出錯時往往不會進行獨立思考,而是渴望求助于教師,導致計算機操作變成了打字練習。如此下去,導致部分學生學沒所得,課程結束后并不懂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2 中職計算機教學改進建議
2.1優(yōu)化教學方法,設置課堂導入
“巧妙的課堂導入意味著課堂教學成功的二分之一”。在中職學校計算機課堂教學中,必須要重視課堂的有效導入對課堂教學效率。眾所周知,中職學校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等相對普通高中生要稍薄弱一些,很多學生上學并非自愿,而是受家長的“逼迫”,因此學習的熱情相對低一些,學習積極性也不高。而設置巧妙的課堂導入,則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導入的形式各種各樣,可以是精美圖片展示、一則小故事、一小段視頻,或者一個生活情境等。課堂導入只要做到與課堂內容密切關聯(lián),都可以進行靈活的運用。
2.2注重實踐,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就表明計算機教學不能僅僅注重對學生知識層面的灌輸,還應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只有進行教學模式改革,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與時俱進,不斷地在社會發(fā)展潮流中學習與補充科學先進的網(wǎng)絡知識,才能使計算機教學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那么,在中職學校計算機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們能真正將學到的計算機理論知識運用到具體的計算機操作中,增強學生學習電腦知識的能力,從而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2.3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中職學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旨在要培養(yǎng)一批操作能力強、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技術型人才,并且計算機本身的特點就是具有應用性和實踐性。因此,在計算機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學以致用,加強學生的實踐練習,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例如,教師在講授常用的辦公軟件后,可以讓學生協(xié)助宣傳部門進行設計、制作相關的宣傳海報等。
2.4制定有效的教學評價
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極強、應用范圍極廣的學科,教學內容的深度與廣度完全能發(fā)揮學生的綜合知識水平。因此,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應注意評價標準和考核方式的科學性,要以多種形式、多角度的全面考察,真實、客觀地考察學生的學習成果。首先,教師要注重形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又叫過程評價,是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知識掌握和能力發(fā)展的評價。為了保證評價的公平合理,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針對不同學生,突出內容的層次性,尤其是對基礎較差、理解和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要不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以增強其學習的信心;還要增加知識的趣味性,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享受學習帶來的樂趣。其次,就是總結性評價,是對期末或單元學習結束后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與反饋。在計算機教學中,每個單元教學結束后,教師可在班內進行作品展覽展示學生作品或舉辦各種形式的比賽,并進行恰當點評指導,也可讓學生互評,通過交流討論,拓展思維。還可以為了讓學生對自身學習有更加準確的了解,教師可以為每個學生準備檔案袋,記錄學生每個階段的學習成果。最后,還要關注學生的品德養(yǎng)成,要將品德評價納入評價體系,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和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這也符合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觀。
3 結束語
未來社會人才的競爭無非就是人才信息素養(yǎng)的競爭。目前,我國也認識到信息化對促進整個社會科學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支撐作用。要想更好地實現(xiàn)信息推動經(jīng)濟發(fā)展,必須在教育過程中努力培養(yǎng)出一批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教育的快速發(fā)展。而計算機教學就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中職學校學生學會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術將為學生進行更高階段的計算機學習打下基礎。因此,提高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質量,仍需教師和學生持之以恒地奮斗。
參考文獻:
[1]曹澄.對職業(yè)中學計算機專業(yè)建設的一些看法[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09年24期
[2]李俊玲.中職計算機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5年20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