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艷
摘要:幼兒歌曲教學是幼兒教師必備的一項崗位基礎技能,是聲樂、鍵盤、舞蹈、幼兒教學活動等各專業(yè)技能體系的融合。而在目前的中職類學前教育專業(yè)中,關于幼兒歌曲的實踐教學僅限于聲樂和鍵盤兩門課程,其中大部分的內容都在聲樂課中得到完成,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很難使學生到幼兒園后具備幼兒歌曲教學的能力。為了使我們的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就業(yè)崗位需求,實現學校教學與就業(yè)崗位的順利接軌,我們需要在學校教學中不段探索和創(chuàng)新。本文從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聲樂課中的幼兒歌曲教學現狀出發(fā),提出了一些教學的改進策略。
關鍵字:中職、學前教育、聲樂課、幼兒歌曲教學、探索、創(chuàng)新
一、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聲樂課以及聲樂課中幼兒歌曲教學的現狀:
目前,大多數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的音樂課仍然按照學科教學任務來進行,音樂教學的課程設置主要以聲樂課、鍵盤課及樂理課為主,這就把音樂課具體細分到了幾個獨立的學科。而在聲樂課中,大多數學校又把聲樂課分為了三大部分來進行教學,即:藝術歌曲教學、合唱與指揮教學和幼兒歌曲教學。其中,藝術歌曲教學主要包括:歌唱的發(fā)聲技巧和氣息的基礎訓練、藝術歌曲表演唱、音樂欣賞等用于提高學生聲樂演唱能力和音樂基礎素養(yǎng)的相關教學;合唱與指揮教學主要包括:合唱排練以及合唱曲目的指揮等相關內容的教學;幼兒歌曲教學主要包括:幼兒歌曲的歌唱、韻律活動和樂器演奏等。
幼兒歌曲教學這部分內容是中職學前教育聲樂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學生在進入幼兒園后運用最多、最廣的一部分內容,它有著其他專業(yè)課程不具備的獨特的融合性,能融入大部分的幼兒園教學活動,比如幼兒舞蹈活動、幼兒體育游戲活動、幼兒園語言類活動等教學,都可以與幼兒歌曲教學做到很好的融合。所以,加強學前教育專業(yè)聲樂課中的幼兒歌曲教學是勢在必行。
一直以來,大部分中職類學校對學前教育聲樂課程的教學都陷入了一個誤區(qū)——那就是把專業(yè)課變成了技能型的教學模式,重技能輕教法。大部分的聲樂教學都圍繞學生能夠具備一定的聲樂演唱能力展開,卻忽視了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科特性——以教育為目的。說到底,學前教育的學科目的就是為一線的幼兒園輸送具備幼兒教學能力的幼兒教師。既然是教師那就存在教育職能,也就是說我們的學生在學校學習的一切相關知識都是為了在進入幼兒園后能進行教學活動,音樂教學也不例外!學前教育專業(yè)之所以開設聲樂課,并且將聲樂課作為重點專業(yè)課來進行教學,其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的學生在進入幼兒園后能進行符合幼兒園需求的音樂教學活動。在長期的聲樂教學過程中,我們都偏離了這個教學的最終目標。
二、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課中幼兒歌曲教學的實踐探索:
我們的大多數學生在學校期間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歌唱能力,也能對一定數量的幼兒歌曲進行背唱??墒菍W生走進幼兒園以后卻出現了無法書寫音樂教案,不能進行音樂教學活動的尷尬局面。這樣的結果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中幼兒歌曲教學的單一性教學模式就是主要原因。針對這一問題,我對學前教育專業(yè)聲樂課中的幼兒歌曲教學部分做了以下嘗試:
(一)、在教學過程中,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注重學生對知識的實踐運用:
傳統(tǒng)的幼兒歌曲教唱大多數教師會采用教師教授、學生接受的模式來進行教學,像這樣的教師教唱→學生跟唱這種直觀的教學方法,雖然教學效率會很快,但是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學生的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對于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很不利的。很多學生甚至會出現畢業(yè)后只能演唱教師所教授過的歌曲,對于一些新的歌曲完全沒有辦法入手的現象。
采用“引導與校正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行幼兒歌曲教學是很不錯的選擇。因為幼兒歌曲較之于藝術歌曲,無論是歌詞、節(jié)奏和旋律都相對簡單,用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再恰當不過。簡單來說就是幼兒歌曲不是由教師直接進行教唱,而是先把學習幼兒歌曲的方法教授給學生,然后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最后再由教師來進行校正。學習方法很簡單:第一步:熟悉歌曲歌詞,對歌詞進行朗讀,期間注意吐字咬字準確;第二步:熟悉歌曲節(jié)奏,將歌曲的節(jié)奏型進行梳理,采用圖示的方式標寫出來,然后再用手打著基本拍,嘴巴用“達”的方式對歌曲節(jié)奏進行讀唱;第三步:學習歌曲旋律,用“走音階”的方式準確拼唱出歌曲音高,再加入節(jié)奏進行視唱。采用拍—小節(jié)—樂句—樂段—樂曲的方式進行簡譜視唱;第四步:帶入歌詞進行演唱。第五步:對歌曲進行藝術處理,根據歌曲所要表達的思想和內容,對歌曲進行表演唱。簡單的五個步奏,對學生的鍛煉卻是極大的。它能讓學生更好的利用樂理和視唱練耳里面的知識,這樣既鍛煉了學生自學歌曲的能力,又鞏固了學生對樂理與視唱練耳知識點的掌握,一舉兩得。由于中職類的學生音樂功底相對薄弱,所以教師最后的校正也是必不可少的。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我們就能真正的做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二)、根據幼兒園音樂教學的特點,發(fā)揮幼兒歌曲獨特的融合性,與其他有聯系的學科進行聯合教學:
幼兒園的幼兒歌曲教學不是單一進行的,它往往可以融入舞蹈、鍵盤,甚至美術、手工等與之相關聯的學科內容。只有這樣的幼兒歌曲教學才是豐滿的,才能吸引小朋友的目光,激發(fā)小朋友的學習興趣。所以相應的,我們在幼兒歌曲的教學過程中也應該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將與之有聯系的課程進行相應整合,以便為學生進入幼兒園后開展幼兒歌曲教唱提供更多的教學素材和方法。以幼兒歌曲《走路》為例:
當我在聲樂課上把歌曲的演唱部分教授完畢后,我們的鍵盤老師就會在鍵盤課上對這首歌曲進行即興伴奏的教學,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對這首歌曲做到彈唱自如。同理,我還會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對歌曲進行創(chuàng)編活動,如:舞蹈創(chuàng)編、故事創(chuàng)編,更有好一點的學生甚至能把美術和手工很好地運用進來。這樣一來,我們的幼兒歌曲教學就變得豐富多彩了。試想,如果每一首幼兒歌曲我們的學生都能做到能唱能彈、能跳能畫、甚至能做故事創(chuàng)編和手工創(chuàng)編,那我們的學生在進入幼兒園后,怎么還會覺得幼兒歌曲教學活動沒有內容和素材呢?
(三)、對幼兒歌曲進行基礎教學與成品教學的有機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教學能力:
在幼兒歌曲的教學中,基礎知識的教學固然重要,但是進行相應的成品教學也是不能忽略的。在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幼兒歌曲教學基礎以后,我便要求學生開始試著書寫音樂類的教學活動教案。一開始學生寫得很慢,可能兩周才能書寫一份完整的音樂教案,而且內容不一定完全符合幼兒園教學特征??墒峭ㄟ^不斷的分析與完善,我們的學生開始能夠在《幼兒園活動設計》這門課程的幫助下,寫出符合幼兒園教學活動需求的合格教案。這讓我們的學生離幼兒園幼兒歌曲教學又進了一步。
當學生的教案書寫得相對成熟后,我便開始在教學中加入幼兒園幼兒歌曲教學模擬課堂的內容。將學生分為5人一組,由組員輪流進行“我來當老師”的實境教學活動。通過這樣一個學期的反復練習,我們的大多數學生在畢業(yè)時都能拿出幾個幼兒園幼兒歌曲活動的成品課。這樣的學生怎么可能會在進入幼兒園后不能正常進行幼兒園幼兒歌曲的教學活動呢!
結語:
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yè),由于生源關系,學生音樂基礎普遍薄弱,沒辦法像普通大專院校一樣進行系統(tǒng)化的專業(yè)學習。作為聲樂教師,如何讓學生高效掌握扎實的專業(yè)技能,畢業(yè)后能勝任幼兒園的音樂教學活動顯得尤為重要。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課中幼兒歌曲教學的不成熟性,也要求我們教師要不斷探索,不斷實踐!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職業(yè)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推薦教材配套用書——中等職業(yè)學校幼兒教育專業(yè)教學用書《幼兒歌曲彈唱教程》李倩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教學的現狀及對策》 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qū)職業(yè)技術學院 文春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