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
摘要:幼兒音樂啟蒙教育是幼兒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實踐證實,音樂能夠培養(yǎng)孩子對藝術美的感受力、表現力與初步的鑒賞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還能夠提升幼兒認知系統(tǒng)的發(fā)育,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對幼兒進行正確的、科學的音樂啟蒙教育也是不可忽視的教育問題。我國現階段幼兒啟蒙音樂教育存在一些的問題有待改進,另外,幼兒音樂啟蒙教育需要一個連續(xù)性、實時性,因此幼兒園及家庭音樂啟蒙教育同樣起到重要作用。
關鍵詞:幼兒啟蒙音樂 音樂游戲 家庭教育
中圖分類號:J6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22-0110-02
一直以來,眾多學前教育及音樂教育學者、專家都大力開展了關于學前音樂教育對幼兒發(fā)展價值的研究,幼兒具有音樂能力和發(fā)展?jié)撃艿?,幼兒在對音樂的音高、?jié)奏以及音樂情緒的感知能力方面,遠遠超出了我們以往的想象。因此,音樂教學在幼兒啟蒙教育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對幼兒進行正確的、科學的音樂啟蒙教育也是不可忽視的教育問題。
一、音樂教育的價值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科學領域的造詣盡人皆知,實際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的小提琴演奏接近專業(yè)水平。除了參加慈善演出,還在家里經常上演音樂演奏會,他曾經說:“我一生的事業(yè)得益于童年時期的音樂訓練……”
音樂教育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即音樂本體價值與音樂教育的價值,所謂音樂自身的價值主要指音樂可以作為文化傳承的一種手段;音樂教育的價值就是指它具有育人的價值,通過對音樂教育促進個體發(fā)展,提升審美能力等。
孩子的生活中需要音樂這種載體創(chuàng)造性表達他們的思想和情感,音樂不僅能夠使孩子的身心感到愉快,而且還能夠助于孩子的全面發(fā)展。
例如:
音樂對于語言的發(fā)展有所促進,歌曲的演唱過程能夠幫助讓孩子了解語言的結構。
音樂對兒童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也有所促進,音樂學習中的節(jié)奏訓練也是數字的比例關系以及分數關系的學習。
音樂對于提升兒童社會性的發(fā)展能力也有所促進,能夠幫助兒童豐富各種情感,促進性格的健全。
經常參加各種音樂活動有利于發(fā)展兒童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以及對于自身和他人的理解能力。
音樂能夠幫助兒童提高抽象的推理能力,培養(yǎng)兒童的形象思維。
音樂能鼓勵兒童的自我表達能力和增強孩子的自信,增進兒童的感知和表達能力。
音樂能使孩子更富有激情和想象力,提升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
很多科學家已研究證實,能夠堅持學習音樂的兒童,智商明顯高于其他同齡兒童,日本幼兒開發(fā)協(xié)會的母親們也通過實驗證明,給寶寶聽莫扎特小夜曲能夠使他們的孩子更加活潑聰穎;美國議會員以及五百強企業(yè)的高級主管中,經調研,近九成的人,在幼年時接受過音樂教育。這都是音樂教育的價值所在。
二、我國現階段幼兒啟蒙音樂教育現狀
我國幼兒音樂啟蒙教育與發(fā)發(fā)國家相比較,起步有些晚,特別是在廣大農村,幼兒音樂教育還基本處于“盲區(qū)”,專職、半專職、早教機構以及家庭音樂啟蒙教育工作者也十分稀缺?,F有的幼兒園教學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急需解決:
(一)音樂教材實用性不強
幼兒音樂教學缺少本土特色的、完整的教育體制和教學大綱,教材的知識結構不夠系統(tǒng)、課堂教學內容不夠豐富,很難給兒童和教師留下拓展性的發(fā)展空間,與音樂學科本身的創(chuàng)造性特征背道而馳,不利于發(fā)揮音樂教育的優(yōu)勢。
(二)幼師的師資力量有待提升
幼兒教師雖通過師范院校培養(yǎng)后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但其學習能力大都水平有限,不能很好地將所學理論體現在實踐教學中,特別是年輕教師,不善于總結教學過程中形成的寶貴經驗,無法把握新的教學理論。教師大都缺少一定系統(tǒng)的音樂知識學習,因此在教學中對于較新理念的把握以及知識的融會貫通不夠完善。
(三)教學活動設計過于表象
現階段兒童啟蒙音樂教育課堂教學工作中教師對于教學目標及方法設計相對模糊。幼兒園音樂教育教學活動較為單一,過于表象的音樂欣賞、唱歌、跳舞等,沒有真正理解音樂學習作為一種教育手法應當與相應的教學設計相結合,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不能夠保證音樂藝術特色能夠充分凸顯。一味地對兒童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難以對幼兒的想象、直覺以及靈感進行頓悟,很難從根本上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
三、幼兒園及家庭音樂啟蒙教育的幾點建議
(一)在幼兒園教學中,發(fā)揮音樂游戲教學的作用最大化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及鈴木音樂教學法之外,音樂游戲越來越受到重視。音樂游戲活動是融合了音樂、舞蹈、游戲等多方面知識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方法,主要通過有主題的音樂為背景,設計各種游戲活動,鍛煉兒童的音樂能力,幫助其陶冶情操并且發(fā)展智力。
1.兒童在進行音樂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喚起其自身的學習興趣,感受音樂情景,啟發(fā)并思考從中學到相關知識,更加有利于兒童參與互動。一直以來的教學設計都是教師在講臺上一味的灌輸學生唱歌或跳舞的知識,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兒童很難保持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堅持專注并配合學習
2.在音樂游戲中兒童可以積極的參與游戲的創(chuàng)編,能夠提高兒童的課堂學習主動性。將教師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轉交給學生,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容易讓學生產生惰性,不積極思考。而音樂游戲活動中,孩子們積極參與其中則能有效激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在音樂教學中,也可以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3.在音樂游戲中融入生活,由于生活的環(huán)境、氛圍不同,每一個兒童音樂知識的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音樂、游戲以及生活中很多相關知識結合在一起,用日常生活中兒童經常接觸的事物進行比喻,作為切入點,這樣,既能幫助兒童更好的理解音樂,也能夠幫助他們對生活中的點滴增加一些思考。
(二)發(fā)揮家庭音樂啟蒙教育的重要作用
每天朝夕所處的家庭環(huán)境是對兒童身心發(fā)展影響最大的地方,家庭啟蒙教育能夠從另外一個側面到與學校教育相輔相成的積極效果。
1.像廣泛閱讀一樣,兒童需要廣泛欣賞各種風格、類別的音樂作品。家長需要根據兒童的性格特征及興趣愛好在眾多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中挑選出適合的音樂作品,只有兒童真正喜愛的音樂作品,他才會去深入感知。同時也需要有一定的計劃性,分類別整理,幫助兒童全面地感受來自不同地域、不同風格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這是進行家庭音樂教育中的一個重要一環(huán)。
2.重視訓練兒童的音樂聽覺。兒童時期是培養(yǎng)幼兒樂感的最佳時機,音樂作為一種語言,兒童本能性的對音樂有敏感度,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可以引導兒童注意傾聽生活中的點滴聲音,訓練兒童對聲音的分辨能力,例如:“周圍爺爺奶奶、小朋友的不同音色,傾聽大自然的聲音,鳥兒的豐富多彩的叫聲、小動物的叫聲,感受聲音的高低等”。在欣賞旋律優(yōu)美的世界經典名曲時,用心體會體會到樂曲中的一些元素,如節(jié)拍、音調及音色等。
3.多跟隨音樂舞動身體、動手動腦,提升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家長可以引導兒童做有節(jié)奏地拍手、敲擊等游戲,家長通過和兒童的互動引導孩子感受中的節(jié)奏變化、高低起伏以及感受音樂帶來的樂趣。對于兒童來說,音樂啟蒙教育不是一定要讓他們成為音樂大咖,而是通過音樂對于兒童的感官進行更為豐富的刺激和記憶,這種刺激和經歷能夠改善大腦神經通路的結構和功能,對以后各種學習能力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視的巨大影響。
四、結語
素質教育作為目前倡導的教學理念,主要希望能夠綜合發(fā)展兒童的各種能力,包括對于兒童的情感、身體以及智能力的提升。無論是家庭、學校還是社會,都應該充分認識到啟蒙音樂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積極為兒童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融洽的環(huán)境,讓他們通過自己感興趣的教學活動來對音樂進行傾聽或者理解,輔助兒童全面發(fā)展,實現心靈的進一步升華,從而保證實現啟蒙音樂教育的悅美、增智、陶性以及養(yǎng)性等綜合目的。
參考文獻:
[1]李榮輝.淺析音樂教學中游戲的意義和作用[J].遼寧教育,2010,(06).
[2]徐婷婷,王楊.幼兒音樂游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