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斌
(洛陽市中心醫(yī)院 檢驗科 河南 洛陽 471000)
·經驗交流·
兩種方法對血清降鈣素原水平的檢測結果比較
吳亞斌
(洛陽市中心醫(yī)院 檢驗科 河南 洛陽 471000)
目的比較分析降鈣素原(PCT)電化學發(fā)光法與膠體免疫層析法的檢驗結果。方法選取洛陽市中心醫(yī)院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70例ICU住院患者,依據血PCT水平分為A組(n=37,PCT>2.0 ng/ml)和B組(n=33,PCT≤2.0 ng/ml且>0.5 ng/ml)。將PCT>0.5 ng/ml(電化學發(fā)光法測定)作為陽性樣本。使用電化學發(fā)光法與膠體免疫層析法對兩組患者的血清降鈣素進行檢測,對比兩種方法的檢測結果。結果電化學發(fā)光法總陽性率[100.00%(70/70)]高于膠體金免疫層析法總陽性率[77.14%(54/7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陽性率[100.00%(37/37)]與膠體金免疫層析法檢測陽性率[97.30%(36/37)]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陽性率[100.00%(33/33)]高于膠體金免疫層析法陽性率[54.55%(18/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電化學發(fā)光法與膠體免疫層析法都可作為PCT的檢測方法,當患者體內的PCT水平較低時,電化學發(fā)光法優(yōu)于膠體免疫層析法,臨床上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1種或兩種方法對PCT進行檢測。
電化學發(fā)光法;降鈣素原;膠體免疫層析法
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一種膿性誘導蛋白,由胰腺、肺、甲狀腺組織表達,由11號染色體上的基因Calc-I編碼,可反映機體感染情況,廣泛應用于相關疾病的鑒別、診斷、病情判斷等,對抗菌藥物的使用、急診檢驗、疾病的預后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1]。電化學發(fā)光法和膠體免疫層析法是檢測PCT常用的兩種方法,本研究對兩種檢測方法的檢驗結果進行對比,為臨床選擇合理的PCT檢測方法提供參考,具體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洛陽市中心醫(yī)院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ICU住院患者70例,依據血PCT水平分為A組(n=37,PCT>2.0 ng/ml)和B組(n=33,PCT≤2.0 ng/ml且>0.5 ng/ml)。A組中男19例,女18例,年齡為28~69歲,平均(44.32±6.15)歲;B組中男17例,女16例,年齡30~70歲,平均(44.86±6.6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檢測方法采集兩組患者血液,均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和膠體免疫層析法進行PCT檢測。采用Rohe Diagnostics Gmbh公司的試劑盒和羅氏cobas E601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分析儀按照規(guī)范化操作對血清進行檢測;采用廣州萬孚生物科技公司的免疫熒光定量分析儀和配套試劑盒按照規(guī)范化操作對血清進行檢測。將PCT>0.5 ng/ml(電化學發(fā)光法測定)作為陽性樣本。統(tǒng)計兩種方法的檢測結果,并進行分析。
1.3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定性資料以率(%)表示,采用配對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電化學發(fā)光法總陽性率高于膠體金免疫層析法總陽性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陽性率與膠體金免疫層析法檢測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陽性率高于膠體金免疫層析法陽性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種檢測方法檢驗結果比較[n(%)]
正常機體中PCT水平微小,通常<0.1 μg/L,當受到感染時,非神經內分泌組織相關基因轉錄被激活,于甲狀腺濾泡旁細胞粗面內質網形成降鈣素前體,裂解生成116個氨基酸,氨基酸序列1~57的N-殘端、60~91的降鈣素、96~116的降鈣蛋白即組成PCT[2]。機體PCT水平不受體內激素及免疫抑制的影響,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和特異度,是診斷細菌感染尤其是膿毒癥與敗血癥的常用指標,血液中其濃度越高,提示感染越嚴重[3]。電化學發(fā)光法是一種定量檢測方法,膠體免疫層析法是一種定性檢測法,兩種方法均具有自身的優(yōu)點[4]。
電化學發(fā)光法采用雙抗體夾心二步法對PCT進行檢測,利用待檢樣本、釕復合物標記單克隆PCT抗體、生物素化的單克隆PCT抗體一起孵育,形成抗原抗體夾心復合物,在生物素和鏈霉素的作用下,復合體與帶有磁性的珠子結合,并在電磁和電壓的影響下產生化學發(fā)光,通過光電倍增測量發(fā)光強度和檢測結果,所受外界因素干擾較小,靈敏度高[5]。膠體金免疫層析法采用高度特異性抗體反應對PCT進行檢測,標本中所含的PCT結合PCT單克隆抗體,在毛細效應的作用下,結合物向上層析,并被固定于膜上的PCT單克隆抗體捕獲,復合物的顏色可判斷結果的陰陽,且被捕獲的結合物含量越高,標本中PCT含量亦越高,操作較簡便,采用免疫定量分析儀儀器的線性范圍為0.02~100 ng/ml,可檢測出0.02 ng/ml或以上的PCT,但快速法中0.5 ng/ml以上的PCT才可呈現出弱陽性反應,同時亦可能出現假陰性結果[6]。本研究中,電化學發(fā)光法總陽性率為100.00%(70/70),膠體金免疫層析法總陽性率為77.14%(54/70),電化學發(fā)光法陽性率高于膠體金免疫層析法,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PCT靈敏度高于膠體金免疫層析法。對于A組患者,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陽性率為100.00%(37/37),膠體金免疫層析法檢測陽性率為97.30%(36/37),兩種檢測方法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當患者發(fā)生嚴重感染時,體內的PCT>2.0 ng/ml時,電化學發(fā)光法與膠體金免疫層析法檢測結果基本保持一致;對于B組患者,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陽性率為100.00%(37/33),膠體金免疫層析法陽性率為54.55%(18/33),兩種檢測方法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當患者體內的PCT<2.0 ng/ml時,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較膠體金免疫層析法檢測準確率更高。
綜上所述,電化學發(fā)光法與膠體免疫層析法都可作為PCT的檢測方法,當患者體內的PCT水平較低時,電化學發(fā)光法優(yōu)于膠體免疫層析法,臨床上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或兩種方法對PCT進行檢測。
[1] 魯燕飛,姚堯.人降鈣素原定量檢測方法學評價[J].現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15,30(5):129-131.
[2] 吳金斌,鄭若洋,歐嘉文.定量檢測降鈣素原的方法學評價[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5,12(6):780-782.
[3] 陳世豪,李健茹,丘仲柳,等.血清降鈣素原兩種檢測系統(tǒng)相關性的分析及對菌血癥預示作用研究[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25(13):32-33.
[4] 王樹.電化學發(fā)光法和膠體金免疫層析法測定血清降鈣素原優(yōu)劣性分析[J].淮海醫(yī)藥,2015,33(2):131-132.
[5] 李魯平,于洋,谷海峰,等.降鈣素原上轉發(fā)光免疫層析定量檢測方法的建立[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14,37(2):144-146.
[6] 胡曉武,李之珍,田雪,等.膠體金法測定降鈣素原試劑盒的研究[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4,12(2):271-273.
河南省衛(wèi)生廳科技攻關項目(200803121)。
于慶凱,E-mail:HnszlyyYQK@126.com。
R 44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2.026
2017-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