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若蘭 高艷鳳
寧夏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 750001
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腦梗死患者的效果
崔若蘭 高艷鳳
寧夏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 750001
目的: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腦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研究對象來自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間收治的80例老年腦梗死患者,依據(jù)不同護理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運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運用早期康復護理,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后的各相關評估指標的差異。結果:在FMA、NIHSS評分上,觀察組各項顯著少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ADL評分上,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護理滿意率上,觀察組為97.5%,對照組82.5%,兩組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腦梗死患者有較好的恢復輔助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能力、神經(jīng)功能與運動能力,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
早期康復護理;老年腦梗死;效果
腦梗死屬于老年群體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之一,主要是因為腦組織血液循環(huán)受阻,導致腦部局部的缺氧缺血甚至組織壞死,同時容易引發(fā)多種功能障礙,包括活動能力、神經(jīng)功能與認知能力等[1],對患者生活構成較大的影響。本文通過研究對象來自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間收治的80例老年腦梗死患者,分析運用早期康復護理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研究對象來自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間收治的80例老年腦梗死患者,依據(jù)不同護理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范圍為61歲至79歲,平均年齡為(65.2±1.4)歲;觀察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齡范圍為60歲至81歲,平均年齡為(66.8±2.5)歲;所有患者均同意治療與研究工作的開展,簽署同意書;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基本情況上沒有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運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運用早期康復護理,具體護理服務內(nèi)容如下:
1.2.1 心理護理
患者疾病突發(fā)性情況較多,同時病情嚴重,恢復效果難以確定?;颊邥捎谏砩系木窒迣е滦睦砩系膲毫?,焦慮、抑郁等情況較為常見。需要針對患者不同情況做差異性的心理安撫,讓患者提升治療康復的信心[2],多提供康復良好患者來調(diào)動患者治療配合度。要充分調(diào)動家屬的配合作用,避免家屬不良情緒對患者構成的額外壓力,讓家屬提供給患者更好的照料與護理配合。同時要配合一定健康教育工作展開,讓患者與家屬對疾病恢復治療有更多的了解,相信積極配合治療的效果,認真的依照醫(yī)生指導做好患者飲食、運動、用藥、心理等各方面的照料。
1.2.2 生理護理
依據(jù)患者情況需要做好定時的按摩護理,每天2次,每次20至30min,有助于機體血液循環(huán),活動肌肉組織,提升生理舒適度[3]。做好體位管理,每間隔2h做一次翻身叩背,做好受壓部位的按摩,保證血運循環(huán),避免褥瘡。做好功能訓練,對各關節(jié)做活動訓練,從肢體遠端向近端逐步開展,避免肌肉萎縮與關節(jié)僵硬等問題,保證關節(jié)組織處于正常活動能力狀態(tài),每次時長20min,分為早晚各1次。當患者肢體功能逐步恢復后可以從被動活動鍛煉轉為主動活動訓練,可以進行雙手、膝關節(jié)、髖關節(jié)等各組織的活動,要做好患者活動訓練的監(jiān)護,保證安全性。此外要訓練患者坐位、站位、行走等功能訓練,同時要讓患者保持基本的生活能力,盡可能的讓患者自己從事自己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動,避免替代患者而導致患者自理能力下滑?;颊呷菀子衅c、認知功能障礙、吞咽功能障礙、言語功能障礙,要針對不同障礙情況做針對性的功能訓練。言語功能障礙要多與患者溝通交流,從簡單到困難做日常發(fā)音訓練。吞咽功能障礙需要多種口腔面肌活動與刺激來達到吞咽能力反射。認知功能障礙可以多與患者讀書看報、看電視,溝通交流與回憶生活,讓患者能夠不斷的訓練自己的認知能力。偏癱情況則需要做好肢體活動與平衡訓練等,保證患者肢體活動能力。
觀察兩組患者FMA(運動功能)、NIHSS(神經(jīng)功能)、ADL(日常生活能力)等評分,同時觀察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滿意度分為很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滿意率=很滿意率+基本滿意率。FMA、NIHSS評分越低代表情況越好,ADL評分越高代表情況越好。
將護理有關數(shù)據(jù)通過spss17.0分析,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使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如表1所示,在FMA、NIHSS評分上,觀察組各項顯著少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ADL評分上,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兩組患者FMA、NIHSS、ADL評分情況對比(,分)
表1:兩組患者FMA、NIHSS、ADL評分情況對比(,分)
注:兩組對比,p<0.05
分組 FMA NIHSS ADL觀察組(n=40) 44.76±12.45 10.13±2.52 45.08±7.79對照組(n=40) 58.21±8.04 15.62±3.48 32.91±6.52
見表2,在護理滿意率上,觀察組為97.5%,對照組82.5%,兩組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n(%)]
老年腦梗死患者中出現(xiàn)功能障礙的情況較為多見,需要針對患者不同的功能障礙做差異性的早期康復護理,讓患者從心理到生理都更好的接近于正常標準,保證患者正常的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生活質(zhì)量。具體操作上,需要做好對應的指導,要較好的調(diào)動家屬的配合度,讓家屬與患者保持足夠的耐心與信心,從而更好的維護護理工作成果。
[1]陳文姿,李琳,陳如凡等.強制性運動在腦梗死患者早期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09):146-147.
[2]袁莉,胡國榮,陳麗麗等.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在腦梗死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12):871-873.
[3]楊獻珍.對腦梗死偏癱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護理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1):121-122.
崔若蘭(1990-),女,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人。大學本科學歷?,F(xiàn)為寧夏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康復科護理。
高艷鳳(1972-)女,工作于寧夏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從事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