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霞
口語交際是人們交流思想、傳播信息、表達情感的重要形式,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重視口語教學已成為世界各地語文教學的共同趨勢。因此,加強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wù),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領(lǐng)導曾與教育國際中心主任威拉特·達吉特博士進行了一項調(diào)查:“在工作領(lǐng)域中,讀、寫、聽、說這幾項技能,你用得最多的是哪幾項?訓練最少的是什么?你測試得最少的又是什么?得到的答案都是聽和說。”從此項調(diào)查可以看出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老師對口語交際教學重視不夠。使得學生在受教育階段的口語交際能力普遍欠缺??缮鐣陌l(fā)展對人們口語交際能力的要求卻越來越高。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也將會更高,如果將兩個知識水平相當?shù)娜朔旁谝黄?,那么,當然思維敏捷,能言善辯的那個倍受青睞,由此可見,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既是社會的需要,也是個人價值實現(xiàn)的需要。同時小學階段是一個人知識與能力形成的最佳階段,如何很好地利用這個階段,全面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全日制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口語交際總目標是使學生“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备鶕?jù)這個總目標及小學生的特點,我總結(jié)出以下幾點有助于提高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教學經(jīng)驗。
新課程標準實施后,將原來的說話訓練改為如今的口語交際。要上好這門課,作為老師是得花一番功夫。俗話說得好,“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沒有付出,哪有收獲?然而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口語交際中來,卻是口語交際教學的難點所在。因此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熱情洋溢的“說”的成功實踐中,產(chǎn)生說的自信和興趣。我發(fā)現(xiàn),小學生年齡越小,思想越是最保守;年齡越大,越是不愿開口(他們考慮多,愛面子的思想嚴重)。因而如何營造這個“說”的氛圍,必須分高低年級進行。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好動,感性思維大大優(yōu)于理性思維。他們往往善于把自己看到的,觀察到的東西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作為老師,在課堂上可以利用實物,圖片,CAI課件等為學生營造一個“說”的氛圍,讓他們有話可說,想說且敢說。
一、口語交際教學存在的問題
第一,重視程度不夠。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雖然部分老師對口語交際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但是因為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因此并沒有重視口語交際的實際訓練。對于小學語文交際教學,更多的老師認為口語交際就是平常的口頭作文課,在課堂教學中,老師的普遍做法就是,先給學生安排訓練的理論題目,然后再對學生的練習結(jié)果進行瀏覽性的檢查,這樣錯誤的認識不僅沒有達到口語交際的目的還造成了教學時間的浪費。
第二,學生缺乏主動性。我國的教育模式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這不僅使老師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只單純的重視對學生知識水平的提高,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性能力,而且也限制了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并沒有主動的參與意識,這不僅不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第三,缺乏實踐性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設(shè)口語交際課程的目的是為了在日常交際的活動過程中促進學生綜合能力、行為習慣以及待人態(tài)度的培養(yǎng)。然而,實際的口語交際教學中對學生實踐性的交際訓練依然十分缺乏。這主要體現(xiàn)在,首先,老師沒有準確理解口語交際訓練的實質(zhì)內(nèi)容,大多時候老師都錯誤的將口語交際當作口頭式作文課,因此在口語交際的訓練中,不僅沒有發(fā)揮口語交際的實效性,還使學生的交際訓練僅僅是停留在表面上。
二、口語交際教學的策略
第一,創(chuàng)設(shè)合理的教學情境。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善于通過教學情境的設(shè)立激發(fā)口語交際的熱情和興趣,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培養(yǎng)自己思維的廣闊性以及發(fā)散性。因為思維的廣闊性不僅是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基礎(chǔ)條件,還是促進學生養(yǎng)成認真思考習慣的關(guān)鍵因素。老師要經(jīng)常性的給與學生表揚和肯定,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表述。如在學習《狐貍和烏鴉》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分別扮演狐貍和烏鴉的角色,從教學內(nèi)容出發(fā),給學生設(shè)定一個交際情境,如果第二天狐貍和烏鴉又一次相遇,那它們又會發(fā)生故事呢?老師要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將故事補充完整。通過這樣的情境對話,不僅有利于學生發(fā)散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還能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能力和交際能力的發(fā)展。
第二,提供足夠交流空間。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充分的互動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礎(chǔ),因此,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靈活運用多樣化的互動方式,如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這是通過學生間的交流,來達到思想意識交換的目的;也如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這個主要體現(xiàn)在老師和學生之間角色的互換來進行一種思想上的平等交流,而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老師處于課堂的主體地位,學生被動的接受老師口述的教學過程。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老師應該有意識的引導學生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體作用,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到口語交際的活動中。再如集體式互動,集體式互動包括小組學習模式的交流、全班學生的共同交流以及面向社會的廣泛交流等。這種集體式的交流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交際面,還能有效地促進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第三,引導學生掌握交際方法。在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時,老師應該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引導作用,通過傳授口語交際相關(guān)的方法和技巧,使學生在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的同時更好的進行口語交際。在學生的訓練過程中,老師應該積極地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在不斷地嘗試中,體會口語交際的實際價值。如在學習《木蘭從軍》時,老師可以先讓學生對花木蘭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和了解,然后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將“木蘭從軍”的故事表述出來,這樣不僅能促進學生理解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更能在提高課堂教學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的口語交際教學不僅是對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一種鍛煉,更是對老師教學方法的一種全新考驗、挑戰(zhàn)。針對我國目前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而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充分地認識到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性以及它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關(guān)鍵作用,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從存在的問題出發(fā),改進不足并加強學生的口語交際學習和實際訓練,這不僅能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性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協(xié)調(diào)發(fā)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