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爾娟
《有效處理學生問題的25個心理學智慧》的書里有篇“關(guān)注行為前事,有效矯正學生的不良行為”的文章,想想自己班主任工作的實際。深深體會到,要從根本上改變學生,行為前事必須了解。
今年,接了一個初一年的班主任,遇到一個比較突出的學生。
軍訓第二天,他遲到了,等我打電話給他父母,卻說已經(jīng)到了。我很郁悶,讓家長去找,結(jié)果沒有找到,等到軍訓中途休息,再次清點人數(shù),發(fā)現(xiàn)人到了,后來找他談話,發(fā)現(xiàn)他對自己的遲到根本不當回事,沒有一般同學的不好意思,給他家長電話,發(fā)現(xiàn)家長有些圓滑,替孩子圓謊。至此,我就意識到,這孩子不是普通的孩子,這家庭不是普通的家庭。
軍訓結(jié)束,回到課堂,他的種種不良行為更是顯露無余了:坐不住,坐沒坐相,隨意講話,課堂玩手機,課外罵同學,跟老師唱反調(diào),作業(yè)潦草……更別說什么集體榮譽感!讓他留下了個別談話,更讓我明白他不僅是個不能遵守紀律的孩子,還是一個不把老師放在眼里,不懂禮貌,不講理的孩子,他站沒站相,問他哪里做得不對,竟然說“我小學就這樣!”如果不是時刻提醒自己是孩子的老師,提醒自己身上的為人師的責任,我罵人的沖動就爆發(fā)了,我知道,我遇到的是一個小學階段超級搗蛋,讓老師頭疼不已的的孩子了!
在一次班主任會上,有個班主任問“×××同學在哪個班?”提起他的名字總能讓我緊張,猜想他一定是在外面搗蛋惹事了,趕快說:“在我班上,什么事情?”沒想到那老師說:“聽說×××同學在小學時候很壞,還會打老師?!蔽覍λ恰俺墦v蛋”的猜測得到了證實,當時我就無語了……無語于×××的臭名昭著,無語于我的手氣,無語于我的無可回避……我感到身上擔子沉甸甸的,也充滿對未知而必定艱辛未來的擔憂:他,將如何折騰我?我該怎么辦?這時,心底的責任讓我對未知的挑戰(zhàn)只能選擇面對,只能選擇我必須贏,選擇去盡力去挽救,因為,他畢竟才13歲!還是個孩子,不能讓他身上背負的臭標簽過早地標定他的一生。
可是,轉(zhuǎn)變他的過程是很艱辛的。
我相信,任何一個孩子的表現(xiàn)都是有前因的,或許因為家庭,或許因為學校里的某些事而起,因此,我首先要做的就是家訪,了解他成為現(xiàn)在的他的前因。
通過了解,他的母親竟然是記者,按常規(guī)思維,有較高文化素質(zhì)的父母的孩子行為習慣都會比較好,可我看到的卻是一個經(jīng)常插嘴說怪話粗話,站不好,坐不好,自以為是,字跡不清,作業(yè)潦草的孩子,完全不把學校的紀律當回事,臉上的表情滿是戒備、不屑、傲慢……我實在想不通一個記者的孩子是這樣的!通過跟他母親的交談,知道家在外地的他從小寄養(yǎng)在農(nóng)村家庭,小學寄養(yǎng)在老師家里,在他身邊的時間很少,可是,年輕的父母哪里知道,幼兒時期和小學階段都是是孩子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關(guān)鍵時期,這不是只通過學校教育能解決的!我無語的同時,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嚴肅的告知家長,孩子的轉(zhuǎn)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們的配合關(guān)注不是用天計算,而是要用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來關(guān)注監(jiān)督教育才行。還好,家長還算明白事理,愿意配合,偶爾也會打個電話了解孩子的情況。但是,看得出來,孩子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根本無從下手,以后對這孩子的教育和轉(zhuǎn)變主要我自己主動了……
針對他犯的種種錯誤,我必須找他談話,從思想上解決他的犯錯根源,剛開始,他對待老師針對他的個別談話根本不當回事,只是一味的排斥,覺得老師是故意找他的茬,一再強調(diào)他小學就是那樣的,那架勢,很是強悍,大有天塌下來也不怕的氣勢,我嚴正的告訴他,現(xiàn)在不是小學,我也不再是小學老師,我不可能容忍他的錯,他也別想把小學的壞習慣帶到中學,他會大聲的跟我吼,甚至哭,做錯了事還覺得很委屈……通過他發(fā)泄情緒的話語,我知道了他在小學的表現(xiàn),也知道了可能有些老師對他的無理行為的無奈,也能理解他的被放棄……現(xiàn)在的我首先要做的就是讓他把他內(nèi)心的不良情緒宣泄出來,了解引起他諸多不良表現(xiàn)的來源,對他的教育才能對癥下藥,同時,我也必須讓他明白我的態(tài)度,改變現(xiàn)狀是他唯一的出路。結(jié)果是:一天天地,他的不良行為收斂了許多。
學校的文化藝術(shù)節(jié)初一年有個合唱比賽,班級的同學基本上都能積極練習,可是,他又表現(xiàn)得特別突出了,唱歌的時候嘴巴不開,或者只是嘴巴念念有詞,眼睛看自己的東西,手上邊玩點什么,排隊的時候更是慢吞吞,站沒站相,愛做不做的樣子,我又不得不批評教育他,說他沒有集體觀念,像他那樣怎么讓班集體像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結(jié)果他說:“我小學時歌詠比賽都不上臺參加的……”通過他的話語,我知道小學老師如果希望整個班級要有個好的團體表現(xiàn),他的表現(xiàn)足以摧毀整個團隊的努力!我知道我的責任,我也要讓他明白我的態(tài)度,那就是我不想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如果他還想是班級的一員,那么就必須像其他同學一樣參加班級的集體活動,同時也相信如果他按照我們的指導,在臺上,他也能夠成為一個出色的表演者!結(jié)果,合唱比賽上,他也能像其他同學一樣臉帶微笑,筆直的站立,放聲的歌唱,有他的我們也站在了復賽的賽場上,并且取得全年第三的好成績。
有段時間,他和同學的關(guān)系特別的僵,我問他為什么,結(jié)果他說同學都罵他,我就想,同學剛認識不久,我也不曾把他在小學的“壞名聲”在同學中擴散,同學們不可能會特別排斥他啊,經(jīng)過了解,他說同學故意在叫他名字的最后一個字“翔”的后面加了個升調(diào)的長音,說那就是罵他,他還說自己跟父母多次要求改名字,而他父母只說在老家他的名字挺好的,不肯給改,為此他沒少和父母吵架。這可讓我百思不得其解,那么叫怎么罵人了呢?我想了很久,自己對他的名字也念叨了很多次,后來才了解到,他老家在外地,不是泉州人,不會說閩南話,不明白“翔”的后面加了個升調(diào)的長音在閩南話中的含義其實是“誰?。俊钡囊馑?,以為別人罵他,他一生氣,同學就越喜歡那么叫他故意逗他生氣。后來我就跟他解釋了來龍去脈,他就再沒有提起名字的事了。由此也可以看出,后果總是有前因的,只有知道了前因才能真正地從根源上解決后果帶來的問題。
一個問題學生產(chǎn)生,往往是多種因素長期影響引起的,而問題學生的徹底改變,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現(xiàn)在的他,跟剛認識的他相比,作業(yè)基本完成了,坐相好多了,基本不會跟老師唱反調(diào)了,能較好的聽課了,和同學的關(guān)系也和諧許多了,臉上少了戒備,也學會聽取老師的意見改正自己的錯誤,講理多了,臉上也有了友善的笑容……可我知道,他的改變還不夠,他的身上還有不少缺點,真正改變他,還需了解更多的前因才能更好改變他現(xiàn)在的后果,任重而道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