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良
(華潤武鋼總醫(yī)院,湖北 武漢 430000)
不同微創(chuàng)矯正術用于治療成人拇外翻的作用分析
王承良
(華潤武鋼總醫(yī)院,湖北 武漢 430000)
目的 探究不同微創(chuàng)矯正術用于治療成人拇外翻的作用。方法 特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成人拇指外翻患者80例,依據手術方式的不同將其劃分為A、B、C、D四組,每組20例。A組患者給予行Mayo術,B組給予McBride術,C組給予Keller術,D組給予McBride術,對四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結果 B組患者在IMA、HVA以及優(yōu)良率指標的改善情況上,相比較其他三組而言,改善明顯,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 針對于成人拇外翻患者,將McBride術應用其臨床治療中,對比其它術式而言,效果顯著,因此,可于臨床實踐中推廣和應用。
拇外翻矯正術;McBride術;作用分析
拇外翻作為拇指常見的畸形性疾病之一,其主要的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拇指的第一跖趾關節(jié)向外偏移。該病主要發(fā)病于中老年女性群體中。導致其發(fā)病的主要外因是穿鞋過緊以及長時期穿高跟鞋,而內因則是遺傳、扁平足以及其他疾病等[1]。該病發(fā)病后,常會由于劇烈的疼痛而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產生嚴重的影響,目前,針對該疾病進行治療的主要方法為手術,為探究不同微創(chuàng)矯正術用于治療成人拇外翻的作用,本文特研究如下。
特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成人拇指外翻患者80例,依據手術方式的不同將其劃分為A、B、C、D四組,每組20例。A組患者中男3例、女17例,平均年齡(35.78±1.21)歲,平均病程(2.17±0.24)年;B組患者中男4例、女16例,平均年齡(35.74±1.20)歲,平均病程(2.15±0.27)年;C組患者中男2例、女18例,平均年齡(35.76±1.23)歲,平均病程(2.16±0.28)年;D組患者中男4例、女16例,平均年齡(35.77±1.24)歲,平均病程(2.15±0.27)年。四組患者一般資料均使用SPSS軟件進行處理,無明顯差異(P>0.05)。
A組患者給予行Mayo術,B組給予McBride術,C組給予Keller術,D組給予McBride術。入選實驗研究的所有患者,均于術前1星期使用溫水每日浴足2次,借助X線對患者患足進行拍攝,并記錄患者的行走步態(tài)。A組:于患者的第1跖趾指關節(jié)的背面,做一弧形切口,將患者的靜脈和與之伴行的背脛側皮神經牽開,弧形切開囊炎背緣將關節(jié)囊,將患者的滑囊關節(jié)囊瓣掀開,使得唇樣增生骨于外側顯露,將節(jié)軟骨溝切除,對患者的外翻進行糾正,然后縫合。B組:將患者外側關機囊切開,同時,切斷患者的肌腱和拇外側,并將其移動至跖骨頭頸,將變形的籽骨摘除,實施內側關節(jié)囊緊縮術加跖骨頭內位骨贅切除,然后逐層縫合。C組:行腰硬膜外麻醉,取患者仰臥位,并將氣囊止血帶綁至患者大腿中部。選擇患者第1跖趾關節(jié)內側中線,做一“S”形切口,將患者的近節(jié)趾骨基底和第1跖骨頭骨贅切除,最后對內側關節(jié)囊進行重疊縫合。D組:取患者仰臥位,將收肌聯(lián)合腱切除,將外側關節(jié)囊切除,在B組操作的前提下,將患者第1跖骨內側的骨贅切除,然后對關節(jié)囊重疊縫合,并對拇指外翻進行矯正[2]。
觀察四組患者在IMA、HVA以及優(yōu)良率指標上的對比。
治療效果評價標準:優(yōu):畸形矯正良好,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拇指屈伸良好;良:畸形矯正良好,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拇指屈伸肌力減弱;差:畸形未矯正,臨床癥狀未消失,拇指屈伸受限。有效率=(優(yōu)+良)/n*100%。
B組患者在IMA、HVA指標的改善情況上,相比較其他三組而言,改善明顯,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四組患者IMA、HVA評分s)
表1 對比四組患者IMA、HVA評分s)
組別 指標 治療前 治療后 t P A組 HVA 30.13±2.26 25.13±1.02 12.013 <0.05 B組 — 29.53±2.06 24.26±1.36 18.542 <0.05 C組 — 29.88±2.15 20.13±1.02 221.411 <0.05 D組 — 30.46±1.32 15.26±1.46 16.542 <0.05 t—0.23119.547——P — >0.05 <0.05 — —A組 IMA 15.53±2.02 14.46±1.97 16.542 <0.05 B組 — 15.03±1.99 14.02±1.03 19.542 <0.05 C組 — 14.48±1.05 13.26±1.02 22.411 <0.05 D組 — 14.42±1.96 10.26±0.57 24.632 <0.05 t—0.14324.588——P — >0.05 >0.05 — —
A組治療有效率45%,B組治療有效率75%,C組治療有效率80%,D組治療有效率90。相比較其他三組,D組明顯治療有效率明顯較高。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 [n(%)]
拇指外翻是臨床常見的拇指畸形性疾病,患者發(fā)病后,常會出現(xiàn)拇指外翻畸形等癥狀表現(xiàn)。該病的主要發(fā)病群體多為中年女性,關于該病的發(fā)病原因,目前醫(yī)學界尚無明確的解釋,通常情況下,認為導致該病發(fā)生的原因有兩個:內因與外因。內因為受骨質結構、遺傳以及激素等影響,而外因則為創(chuàng)傷、鞋襪以及擠壓等。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不斷深入和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正所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因此,越來越多的女性群體開始鐘愛于高跟鞋,而高跟鞋的結構,使得女性在行走的過程中,足前方成為了主要的受力部位,長此以往,就導致了拇外翻的發(fā)生[3]。當然,若患病者存在家族遺傳史,那么也很有可能是其發(fā)病的主要因素。該病發(fā)病后,會使患者產生嚴重的疼痛感,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目前,針對該疾病進行治療的主要方式為手術。但是臨床上關于該病的治療的手術術式多種多樣,在此次試驗研究中,筆者通過對4中手術方式對該疾病進行治療所產生的效果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顯示,采用McBride術式進行治療的B組患者在IMA、HVA指標的改善情況上,相比較使用其他術術式的三組患者而言,下降明顯,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而在治療有效率上,相比較其他三組患者而言,也明顯較高,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由此可見,McBride術在拇外翻患者的治療中,可發(fā)揮較好的作用。
綜上所述,針對于成人拇外翻患者,將McBride術應用其臨床治療中,對比其它術式而言,效果顯著,因此,可于臨床實踐中推廣和應用。
[1] 閆世杰,付 強,侯熙智,等.不同微創(chuàng)矯正術治療成人拇外翻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學,2017(3):439-442.
[2] 姚庚華,董曉明.微創(chuàng)治療拇外翻畸形55例效果觀察[J].浙江醫(yī)學教育,2014,13(2):58-60.
[3] 高國慶,董 穎,溫建民,等.中西醫(yī)結合微創(chuàng)截骨治療重度拇外翻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6(1):132-134.
R682.6
B
ISSN.2095-8242.2017.068.13330.02
本文編輯:吳 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