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三榮
失聰兒童由于聽力障礙,往往失去了獲得語言的能力,導致不同程度的語言障礙,造成大多數聾生自卑、自閉,他們交往的小圈子狹小單一,僅僅局限于聾人群體和少數的親人。因此,作為一名特殊教育老師,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愛心與耐心,春風化雨,用愛去澆灌祖國殘缺的花朵。
一、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發(fā)自內心地關愛學生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聾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條件之一,是教育中最珍貴的營養(yǎng)。聾生總是先感覺到別人對自己的愛,進而發(fā)展到愛自己,愛周圍的人。實踐證明,任何一個充分享受愛的人,總是充滿信心、朝氣蓬勃、積極向上;反之,遭到厭棄的人,則常自暴自棄,形成自卑和逆反心理。
曾經一位女生,父母因其是聾啞兒童,在她出生不久后就棄她而去,因此她自小與外公外婆生活。家庭關愛的缺失,使得她性格孤僻,不與人交流,疑心重,不參加任何活動。筆者發(fā)現后,主動與她交談,但剛開始她只是退縮;讓其他學生親近她,她也回避。無論筆者怎么努力,都走不進她的內心。偶然一次,筆者發(fā)現她完成的剪紙作業(yè)特別好,就讓她負責學校畫展的裝飾。起初她非常疑惑,不停地問我為什么選她來做,筆者認真地告訴她:“因為你剪得很好??!”她聽了非常開心,臉上樂開了花,從那以后,她不僅在學習上有很大的進步,性格也開朗多了。漸漸地,她與同學們的交流越來越多,有時還主動找我聊天……可見,教師要熱愛學生,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他們,去發(fā)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愛,樹立起他們的自信。
二、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科學正確地進行評價
聾校學生由于聽力方面存在一定缺陷,語言發(fā)展遲緩,自我認識能力欠缺,因此,教師應找準聾生與正常學生之間的差距,對其進行正確引導,改變課程評價重知識技能、輕態(tài)度方法,重學習結果、輕學習過程的現狀,充分發(fā)揮促進聽力障礙學生發(fā)展的功能。為促進聾生全面發(fā)展,我們應建立相應的評價體系,從多方面著手,不僅要關注學生在語言和數理方面的發(fā)展,而且注重發(fā)現和挖掘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他們發(fā)展的需求,幫助他們更全面地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聾生的“閃亮點”,多鼓勵、表揚,少批評、責備,同時在評價中,將絕對評價與相對評價結合起來使用。在聾校教育教學中,我們??吹揭恍┙處熃o學生制訂相關行為規(guī)范,并加以量化。如做操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否則就扣分,這是對學生的絕對評價。這種評價有一定效果,它明確了學生應該怎樣做,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但是一味堅持絕對評價,會使學生機械地適應那些規(guī)章制度,失去自己的個性。聾生由于自身的缺陷,理解問題的能力以及判斷事物的能力較為薄弱,因而在評價聾生時,應盡量給予正面評價,當然也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和保護聾生的自尊。
三、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滿懷期待地對待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是人與人心靈中的最微妙的接觸?!卑殡S著與學生的不斷接觸,教師會對每一位學生產生一個心理評價。在聾生的心目中,教師的話具有權威性,教師的手勢語言和表情等,都有意無意地對其產生影響。當學生感受到老師在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他或期待他某種較高的目標時,會引導他在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潛意識地靠近這一目標,進而不斷取得進步;相反,當他感受到老師用厭惡的眼光看待他時,聾生往往會在思想上產生抵觸情緒,從而失去動力。實踐證明,對聾生的期望值越高,聾生自我實現的愿望也就越強,但期望一定要根據聾生的實際,讓他們跳一跳能摘到果子。教師要給他們多一點時間,多一點鼓勵,多一點信任,多一點微笑。這樣會消除他們學習中的緊張感、對知識的恐懼感以及對教師的距離感。
四、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寬容地對待學生
寬容是一種原則,也是一種方法;是一種心態(tài),也是一份情感;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行為;是一種胸懷,又是一種教育。它昭示著教育者的大度與力量。教育的藝術在另一層次上可以看作是將問題轉化為機會。教師正是通過解決學生的各種問題,從而達到不斷修正自我、不斷進步的目標。要想更好地利用和把握這些契機,只有真心地接納學生。如看到聾生不會做題,若能俯身指點一番,聾生便能恍然大悟,提高學習的信心。當然,寬容不是撒手不管,否則,便失去了意義,反而變成了放縱。真正的教育手段,是在寬容的同時,不斷給予引導,給其創(chuàng)設改正錯誤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寬容,并在教師的微笑中心悅誠服地自覺改正自己所犯的錯誤。
總之,聽力障礙的學生是有特殊需要的學生,而這個群體正是一個需要社會予以關愛的特殊群體。作為特殊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將“以人為本”的思想貫穿整個教育工作中,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殘缺的花朵,正視自己,正視聾生,這樣才無愧于我們的職責,無愧于“辛勤的園丁”“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光榮稱號?!簦ㄗ髡邌挝唬航魇∮佬驴h特殊教育學校)
□責任編輯:胡波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