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冰
練好選人用人『基本功』
□韓曉冰
黎 青/ 圖
柳冕在《與權(quán)侍郎書》中說道:“昔唐虞之盛也,十六族而已;周之興也,十賢而已;漢之王也,三杰而已;太宗之盛也,十八學士而已?!笨梢?,古代每逢盛世,都少不了賢才的身影,而且他們更是締造盛世的中堅力量。新時代,辦好中國的事情,關(guān)鍵在黨,關(guān)鍵在人。建設(shè)高素質(zhì)專業(yè)化干部隊伍,事關(guān)黨和國家事業(yè)的成敗。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堅持德才兼?zhèn)洹⒁缘聻橄?,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事業(yè)至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標準落到實處。組織部門承擔選人用人的重要職責,組工干部必須練好精準選人、識人、用人的“基本功”,才能選出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要求的好干部。
不拘一格選人?!吧匈t者,政之本也。”黨和國家的事業(yè)發(fā)展,關(guān)鍵在黨、關(guān)鍵在人。組工干部要擔當起“知人善任”的責任,用好手中的權(quán)力,才能求賢得賢。練就“宰相”之肚。管仲曾輔佐公子糾,追殺過齊桓公,但齊桓公不計前嫌,拜管仲為相,終成春秋霸主。組工干部在選人時,要任人唯賢、至公至平,有容人之量,不能因個人好惡而影響對干部的客觀評價,要做好本職工作,及時舉薦賢才。常修“伯樂”之功。《尚書》提出“九德選賢”,諸葛亮的《知人》提出“識人七法”,曾國藩的《冰鑒》也寫出如何識人,正因為這些書的作者本身就是賢德之人,才能總結(jié)出選人識人之精要??梢姡胍蟮谩扒Ю锺R”,首先自己要是“伯樂”,方能“賢能舉賢,進賢為賢”。涵養(yǎng)“君子”之謙。古有“一沐而三捉發(fā)”“周公尚賢”“三顧茅廬”等求賢典故傳世。組工干部當“以史為鑒”,努力營造政治清明的環(huán)境、見賢思齊的風氣去感召他們,以謙虛恭敬、靜心誠意的態(tài)度去求取他們,實現(xiàn)群賢畢至。
火眼金睛識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苯M工干部識人要先識己,只有不斷修養(yǎng)自身,補齊短板,提高識人的技巧,才能精準甄別他人,善于分辨賢庸。明其標準。必須具有專業(yè)能力和專業(yè)精神,突出政治標準,真正把敢于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干部選出來,旗幟鮮明地為他們撐腰鼓勁。營造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劣者汰的氛圍,讓想干事、能干事、有擔當?shù)母刹棵摲f而出,無為、亂為的干部自慚形穢。察其德行?!洞髮W》講“德者本也,才之末也”。識人要把“德”挺在前面,察其利字當頭能否拒腐防變、思潮喧囂能否堅守黨性、艱難困苦能否擔當有為等,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干部,能夠于細微處、言行中捕捉他們的特點。視其親友。自己立身正直、德才兼?zhèn)?,則身邊多半聚集能力強、德行好的人。反之,無德無才,靠溜須拍馬、跑官要官上位的人,則身邊多是小人。識人、察人要從他們身邊的親友、同事、服務對象著手,了解他喜歡結(jié)交什么樣的人,在群眾中的口碑如何,借助外部現(xiàn)象看透人的內(nèi)在品質(zhì)。
揚長避短用人。“舉賢而不用,是有舉賢之名也,無得賢之實也?!敝挥卸糜萌?,方能發(fā)揮人才的作用。要重用能人。給予他們發(fā)揮才能的舞臺,讓他們有位有為,做到“任賢勿貳”,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不能聽信謠言、讒言,讓好干部吃虧。要防止“逆淘汰”現(xiàn)象,實現(xiàn)用好一人、激勵一片的目的,讓大家奮發(fā)有為干事業(yè)。要去除小人。有的干部不干事但善于投機取巧、八面玲瓏,往往給人留下較好的印象。組工干部在選人用人的具體實踐中,難免會遇到這樣的人來混淆視聽。因此,要時刻保持警惕性,繃緊精準用人這根弦,及時地剔除小人,否則用錯一人、打擊一片,影響整個干部隊伍風氣。要用人所長?!膀E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需辯證看待每個人的優(yōu)缺點,健全科學有效靈活的用人機制,用好干部的優(yōu)點,破除論資排輩、唯票取人、平衡照顧的不科學用人方法,把符合標準要求的干部放在合適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