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濤
【摘 要】
語文課堂提問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互動方式不僅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而且有助于學生在老師的思路指導下對文章有更好的理解。學習的原始動力來源于好奇心,知識的豐富拓展源于思考和創(chuàng)新。本文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從教師和學生兩個角度入手,簡要談一下自己對于提高提問藝術的看法。
【關鍵詞】
初中語文 提問藝術 教學改革
1. 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問藝術的原則
(1)提高初中語文教師的提問藝術需要教師有足夠的經(jīng)驗和能力
先要把握教學教材的重點難點,然后了解學生掌握的知識以及認知水平,在此基礎之上,設置有效的問題,才能達到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目標。
(2)提高初中語文教師的提問藝術需要教師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特點,把握重點
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一味地創(chuàng)新而忽視了自身的特色和優(yōu)點,將會出現(xiàn)“重形式,輕內(nèi)容”情況。
(3)提高初中語文教師的提問藝術需要以教學大綱為基準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在理解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對課堂上的提問進行用心的設計,反復的推敲,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心理需求和知識水平,在適當時間提出合適的問題,才能激發(fā)學生興趣,通過層層問題來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同時鼓勵踴躍發(fā)言交流想法。
2. 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問藝術的具體措施
(1) 提問要有趣味性
趣味性,主要表現(xiàn)在提出的問題可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趣味性的提問非常適合用在課堂導入,這樣在課堂的開始,便可以吸引學生對于課文的興趣,便于開展課文的講解工作。一個良好的開端有助于提高這堂課的教學效率。要想做到提問有趣,不僅要對文章內(nèi)容有足夠熟練的把握,還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比如在講解葉圣陶的《蘇州園林》時,可以借助多媒體放映有關蘇州園林的圖片或者小視頻。從視聽感官上來刺激學生的興趣。還可以在課堂開始讓同學主動發(fā)言,互相交流自己旅游過的景點,談談印象最深的景物。這樣課堂氛圍可以被充分地調(diào)動起來,學生也會對接下來要講解的課文更有興趣。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學以及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經(jīng)歷入手,可以將一篇比較枯燥的說明文變成一堂有趣的課程。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2) 提問要有針對性
針對性,關鍵在于提出的問題應該是對于理解文章的重點、難點有所幫助的問題。不能提出與文章主要內(nèi)容無關的問題,因為這些問題對于教與學都是沒有價值的。畢竟提問的目標是更好的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思考,達到教學質(zhì)量的要求。所以在設置問題時,應該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要求的重點、難點以及需要掌握的修辭手法和寫作手法等。比如在講解《最后一課》時,讓學生掌握人物描寫的方法和體會愛國情感是教學目標。就可以讓學生找到文中所有對韓麥爾先生描寫的片段,并分析每一段的描寫都是哪種手法,然后再提問這些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在提問與講解的過程中,學生自然會慢慢理解韓麥爾先生特殊的穿著以及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來源于深深的愛國情懷。
(3)提問要有層次性
層次性,主要表現(xiàn)在提問應該層層深入,不是直接一個難題難住了學生。要根據(jù)學生本身的知識水平來設計問題,當學生對于每一層的問題都可以理解時,對于最終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不難了。同時層次性還體現(xiàn)在因人而異,就是應該根據(jù)每一個學生的認知水平設置問題,畢竟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不同,不能以一個固定的標準要求學生,應該因人施教。以朱自清的《背影》一文為例,如果提問學生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可能學生難以回答,那就需要將問題分解為小的問題,文章描寫景物有什么特點,人物有什么特點,這些特點折射出作者當時怎樣的心情,這樣一步步引導,學生便可以逐步把握文章的中心情感?;蛘咴谟龅奖容^難以理解的問題時,可以分成討論小組,這樣可以幫助理解較慢的同學更快地掌握問題的答案。
(4)提問要有啟發(fā)性
啟發(fā)性,主要是指提出的問題的答案不只是來源于課本,還應該讓學生從課本延伸到實際生活。這樣的問題,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而且讓學生明白,學習語文,不僅僅是學習知識,更是學習理解生活,并根據(jù)學到的語文知識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比如在講解《最后一課》時,可以讓學生分析小弗朗士學習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的原因。他是為何從一個調(diào)皮的男孩瞬間愛上學習并專心聽講的?是對祖國的愛。通過討論小弗朗士的轉(zhuǎn)變來引導學生的愛國情。讓學生聯(lián)系小學時期學習過的愛國英雄的故事體會愛國情感。同時,讓學生明白成長并不是充滿歡聲笑語的,也是伴隨著各種無奈和痛苦。小弗朗士的瞬間懂事和成長是因為國家的重大變故。讓學生提前明白這個道理,對于以后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幫助。
(5)提問要有開放性
開放性,顧名思義,問題的答案不是標準的,根據(jù)不同的理解就會有不同的結(jié)果。參考答案或是標準答案很容易禁錮學生的思維,甚至當學生的思路跟標準答案不一致時會打擊學生思考的積極性。開放性的問題,可以讓學生更多的去思考,思考多種不同的答案,這種類型的問題,非常有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打破思維慣性,客服思維惰性,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開放性的問題是最容易通過交流進行思想碰撞的,而且問題的開放性特點也會讓學生更加自信和坦然的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對于提高學生的表達和創(chuàng)新都有很好的幫助。
【參考文獻】
【1】于文明.初中語文語氣詞教學探析【J】.才智,2016(32)
【2】曹瑞清.淺談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學周刊, 2014(05)
【3】徐麗.試論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構(gòu)建與運用【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