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英漢跨文化交際過程中,禮貌用語屬于一種文化與語言現(xiàn)象,由于中西方在文化上具有較大差異,這就使得跨文化交際人員在運用禮貌用于時極易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誤用現(xiàn)象,從而引發(fā)一些誤會與尷尬事件。本文以跨文化交際的視角,就英漢禮貌用語的語用失誤及對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 英漢禮貌用于 用于失誤 有效對策
因為東西方存在較大的文化差異,所以中國人在使用英語禮貌用語的時候,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失誤。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中國人習慣用漢語思維組織英語禮貌用語的內容與表達方式,這就極易導致尷尬事件的出現(xiàn),不利于跨文化交際任務的順利完成。那么,從跨文化交際視角如何避免英漢禮貌用語的語用中出現(xiàn)失誤,是急需研究的重點內容。
一、英漢禮貌用語的語用常見失誤
1.問候用語用失誤。我們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很多中國人與外國人打招呼,不僅可以應用“Hi”、“Hello”,而且還可以用更具體的“How are you?”。然而我國中小學普遍選用的教材內的英語內容主要是英式英語。問候語的形式一般是“How are you?I am fine. Thank you,and you?”但是,在美式英語中,“fine”的意思為“還湊合,勉強還行”?;谶@一原因,一名到中國工作的美籍外教,其剛來中國和中國學生熱情打招呼后,得到的回應是“I am fine.”這就使得該外教感覺到不快與詫異,當其和學生們熟悉之后,就對他們的回答進行糾正。針對見面的問候用語,美國人的回答通常是“I am OK”或“I am great”。由于當前美國在國際上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因此與英式英語相比美式英語的應用更加廣泛,這就使得很多外賓與外國友人交際時都會使用美式的禮貌用語,而我方人員卻使用的是從教材上學習到的英式禮貌用語,這兩種表達方式在意思上的差異,就會導致一些語用失誤的出現(xiàn)。
2.稱謂用語失誤。稱謂用語一般在外交場合中主要用來介紹他人。結合我國的文化習慣,稱謂用語通常是強調名稱職務,像王董事長、李經(jīng)理、張總,或者突出親屬關系,像王姐、張哥等。但是,在英語文化背景中,稱謂用于表達的意思較為簡單,通常只有“Ms.”、“Mrs.”、“Mr.”加上被介紹對象的姓氏即可,還可親昵地直接稱呼其姓名。比如,一個翻譯人員為外賓介紹中方領導時,稱謂用語中包含有大量的“the head of a county Zhang”、“General Manager Li”、“he Dean Yang”等,這就讓外并非常困惑。由于外賓剛剛了解三人的姓氏,而翻譯人員卻又翻譯出了三種職務,這就使得外賓很難記憶,因此顯得一頭霧水,啟示翻譯人員只需要介紹出“Mr.Zhang”、“Mr.Li”、“Mr.Yang”即可,這不僅簡潔與好區(qū)分,而且還有利于外賓的記憶。該案例就是典型的稱謂用語失誤。
二、有效應對英漢禮貌用語語用失誤的策略
要想有效應對上文提高的幾種英漢禮貌用語的語用失誤,筆者人為應做好以下幾點:①加強個人學習。個人應主動而深入地學習西方國家的風俗習慣及文化背景等。借助對網(wǎng)絡、課堂、電視及書籍等載體上知識的學習,更加明確地了解東西方文化存在的差異性,特別是在禮貌用語使用方面的差異。針對兩種文化的忌諱與禮節(jié),很多知識載體都沒有明顯的提示。在這種情況下,個人就應主動加強和外國有人的學習與交流,及時察覺到一些細節(jié)問題,預防在實際交際中出現(xiàn)唐突及尷尬的情況。筆者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向外國友人學習禮貌用語,不僅可優(yōu)化自身的英語應用能力,而且還彰顯出尊重外國友人習慣的意思,也可幫助外國友人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②國家教育?;诋斍懊绹⒄Z的巨大影響力。中小學英語教材編寫人員應擴大美式英語在教材中的占比,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就美式英語與英式英語意思上的差異進行探究,從而在跨文化交際中更加準確與恰當?shù)剡x用禮貌用語,以盡可能降低語用失誤情況的出現(xiàn)。比如,我國大多數(shù)衛(wèi)生間的英語表達形式是“WC”,這是典型的英式英語表達法,其意思是抽水馬桶“Water Closet”的縮寫,然而很多美國人卻不很明白這個縮寫的意思是什么,因為在美式英語中,衛(wèi)生間通常用“Toilet”表示。
總之,恰當?shù)貞糜⒄Z禮貌用語,不僅是語言目標,而且也是文化目標。因此,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我方人員應透徹了解東西方文化的差異,還應明確英式英語與美式英語的差異,并盡可能多地學習西方文化知識,打破漢語禮貌用語思維模式的約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跨文化交際任務,才能真正提升自身的英語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于逢.從英漢禮貌用語的對比中看中西文化的差異[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3,04:24-26.
[2]林池容.漫談英漢禮貌用語的使用差異[J].大學教育,2013,18: 156-157.
[3]張煜.語用功能視角下的英漢委婉語對比[J].文學教育(下),2017,02:55-57.
作者簡介:肖麗(1980-),女,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際,英語教學。endprint